文│陈秋梅
还童年以纯净
文│陈秋梅
老子的《道德经》上有一句话: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意思就是大道理都是很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明白。卢梭在《爱弥儿》中反复强调“把儿童当作儿童”。他认为“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如果孩童时的美好感觉被成人化,那么孩子单纯的童年会被缩短,提早在复杂的情感中进行历练,真正到了成年人时,又因童年的缺失而少了许多应有的快乐。差异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小学阶段,男女生在注意力、言语、思维方面都有明显差异。这种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能消失的,如果利用好这些差异,让男女生通过合理交往,起到智力互偿、情感互慰、个性互补、活动互激等作用,双方都得到和谐发展,岂不美哉!
对于女生,学校应重视她们的生活经验,满足她们的特殊学习需要,为她们创造健康的、安全的、具有保护性和激励性的学习环境,为她们树立性别学习的榜样。家长不能把做家务看作是女儿的“本性”,不要动不动当着女儿的面夸她长得漂亮,也不要议论其他女孩的长相。对于男生,学校应该多引导他们参与体现男性力量的运动,开设适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课程。家长对儿子不能偏爱,平常不能让儿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教师也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成绩而偏爱女生。当男女生发生矛盾时,不要习惯性地把错误算在男生的头上,要理智耐心地询问原因,然后解决问题,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应该给予公平的回答问题的机会,并且给予客观公正的表扬与指正。教师一定要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要做到爱心、耐心、细心“三心”俱到,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
加强男女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交往,对于他们心理上的扬长补短是十分有益的。教师应鼓励学生与异性同学一起进行各种活动,比如,特意安排男女生相互合作来完成某项任务,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他人的优点并及时发扬;教师也可以在排座位时让男女生混合,使他们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弥补不足。多向的人际交往可以使差异较大的个性相互渗透,更能丰富学生的个性,使男女学生的性格变得更为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更为丰富,意志也更加坚定。
男女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要教育他们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发扬长处,弥补短处。教师可以指导男生阅读他们喜欢的军事或者科幻书籍,举行科技、体育、创新等比赛,将他们的智力、体力优势充分表现出来;对于女生则鼓励她们多多参与到各项比赛中,从而拥有更多的思维发展空间,还可以通过开展比如“我是女生我骄傲,我是男生我很棒”的主题教育讲座等进行自我教育。
教师要教育男女生正确认识性别差异并正确对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特别要帮助女生了解和正确对待历史和现实中女性的弱点及作用,要以女英雄、女科学家的先进事迹教育学生,激发女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去认识自己,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认识自己,从自我反省中认识自己,从榜样中认识自己,从活动表现和活动成果中认识自己。
小学生男女交往是学生心理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只有学会了男女正常交往,注意向异性学习,弥补自己性格上的弱项,才能学会合作,才能在学习方面共勉,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小孩子有自己的孩童思想,自有属于他们的美好,我们能做的,就是引导守护。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又是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就不复存在。”我们应向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期待每一次、每一朵花开。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