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离异家庭子女的成长探究

2016-04-12 21:41朱海瑞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离婚率单亲家庭子女

朱海瑞

(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45)



【法律与社会】

中国城市离异家庭子女的成长探究

朱海瑞

(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45)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离婚率的逐年攀升不可避免地成为当代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而除了探讨为何当今社会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离婚家庭子女的心理发展问题,特别是年幼儿童的心理发展越来越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

离异家庭;子女;成长

有研究表明,世界各国的离婚率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呈现上升态势。而对于中国,离婚率也符合这一走向,根据国家民政部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仅在2014年就有363.7万对中国夫妻离异,比2013年同比增长3.9%。这意味着我国自2003年以来,离婚率已经连续12年递增。就2015年上半年(自1月1日至6月30日),作为中国一线城市之一的广州市,平均每天有64对夫妻离异。在居高不下的冰冷的数字背后,庞大的离异家庭女子数量也同样让人堪忧,而其成长道路中心理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成为社会各界探究的焦点。

父母离婚后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不再婚者,这种家庭也称之为单亲家庭。这种家庭常常为孩子的归属发生各种争执,有时甚至在孩子面前大大出手,并以孩子作为与对方的斗争工具,而男方与女方各自家庭成员的介入也无疑是火上浇油,因此对于该种单亲家庭为孩子完善人格的构建和健康心理的发展无疑是很困难的。第二种情况则是离婚后再进行重组新的家庭,即为重组家庭,而由于重组家庭成员的复杂性,亲生父母,继父母,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也让离异家庭子女的成长环境变得非常复杂,这也毫无疑问的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造成了重大隐患。由以上几点来看,探究离异家庭的女子心理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离异家庭对孩子所造成的影响

(一)对性格的影响

离异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性格一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讨好”型,另一类是“冷漠”型。对于第一类“讨好”型,此处引用温尼科特和科胡特理论:当孩子说我很饿时,孩子的母亲可能会有两种回答。第一种是:好的,你饿了我就喂你吃东西。第二种是:当我准备喂你吃东西的时候你才有的吃。对于以上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温尼科特和科胡特认为,如果母亲给予了孩子恰到好处的回应,孩子就能感觉自己是强大的,感到自己的母亲回应了她的愿望,并能轻而易举的满足,但如果母亲的回应是后者,则表明母亲不断的要孩子进行调整来适应自己,最后孩子就发现,当她提出的要求会被母亲拒绝,而如果母亲也因为此时而抱怨,母亲可能的举动就是冷漠,生气或者甚至因为不高兴而惩罚小孩。此时,小孩就会在心理上倾向于向“假性自体”发展。而这一现象在离异家庭的子女中更是尤为普遍,离异家庭中的父母,大多主观意识认为自己是婚姻的受害者,相对于婚姻幸福,家庭和睦的父母而言,这些父母在性格上会显得更加的急躁,做事更加的冲动,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主观意识会明显不足,而这类父母的子女为了让自己的父母微笑而非皱眉,对自己温暖而非冷冰冰,他们不得不学会隐藏自己的情绪,学会随和,学会通过尽量满足父母的要求来取悦和讨好父母。而这无疑使得离异家庭的子女们逐渐的与自我的真实感受和情绪失去联系。对于这类孩子而言,他们的心理处于一种极度自闭和内向的状态,但是他们还要必须让外人认为自己是开朗的,是外向的,是具有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的。所以,在他们长大之后,多数都是成功人士,可能是企业家,银行家,或者社会各界的精英人士,他们站在人类阶级金字塔的中上端,他们有赫赫功勋,显著的业绩,但是他们却无法因为这些外部因素来取悦自己,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是孤独的,抑郁的,因为该类离异家庭的自己都伴随着“假性自体”长大。因此,在他们中很多年轻的成功人士都存在大小不同的自杀倾向,看似无法解释,其实顺理成章。

对于第二类“冷漠”型,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的耶鲁儿童研究中心主任阿尔伯特就指出:离婚率是影响80代儿童最严重和最复杂的心理与精神问题之一。而在现今中国,这一现象更为普遍。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的性格改变的同时,他们的性格也在一直潜移默化的发挥着改变。从最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的无奈接受,再到后来的见怪不怪,以至于最后的习以为常。在时间的饕餮中,离异家庭的女子性格逐渐变得冷漠。而对于重组家庭中成长的离异家庭子女而言,面对各种复杂的关系,他们大多也是一种放任的态势,他们鲜少与自己家庭的新成员沟通,大多主观臆断的认为这些所谓的新成员就是导致他们父母婚姻不和睦的元凶,进而主观性的减少与家庭新成员的沟通,家庭内部和家庭外部双重压力的产生,致使这类孩子的性格孤僻,冷漠。综上的两类离异家庭的子女都大多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主观上保持着与外界隔离式的联系。由此可见,离婚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性格造成了无法修复的重创。

(二)对行为的影响

大多离异家庭的子女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行为障碍。他们大多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识显得更为复杂,在人际交往中,为尽量的保护自身不受到伤害,他们考虑的问题多且更加全面,但是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其他人会觉得他们心机重而不愿跟他们做朋友,而他们自身又会认为其他人不喜欢自己所以自己也没有必要跟这些人交朋友,其结果就是,他们没有朋友,或者仅有的几个朋友都是和自己有相同遭遇的人,他们认为只有同样是离异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才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同身受,才能理解在他人看来在自身身上所存在的行为障碍。朋友鲜少,沟通面自然大打折扣,所以这些离异家庭的子女多数选择逃避现实,他们沉迷网络中的虚拟世界,以此来排遣自己的空虚与寂寞。而对于这些特殊的孩童,他们的行为犯罪率也相比同龄孩童要大了很多。2009年8月,南京一名15岁少年在爬楼偷窃时被抓。从他身上搜出其刚偷的一条女性内裤及一副胸罩。据了解,该名少年出身单亲家庭,长期随父亲生活,专家认为少年所谓的“恋物癖”其实是是希望从偷窃的女性内衣物上满足自己恋母的需要。2001年,鞍山市公安局擒获一涉嫌抢劫,盗窃30起案件的少年团伙,5名成员中最小的年仅14岁,最大的也不过才17岁,且均出自单亲家庭。2002年2月,清华大学学生李海洋用硫酸破熊,事后调查得知刘海洋出生56天父母便分居了,3岁时,其父母正式提出离婚。20年来,刘海洋由其母亲抚养,父亲虽然近在咫尺,但却没有任何往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家庭中父亲所扮演的严厉角色实际上是在从小潜移默化的培养小孩对法律与权力的认同。而母亲所扮演的温柔细腻的角色也同样在培养孩子对人性之善,人性之美的发掘。但是对于离异家庭中成长的子女而言,或多或少的在这一部分的培养上存在着缺失。因此他们很难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所存在的问题,而促使了一幕幕悲剧的发生。

(三)对心智发展的影响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都说父母扮演着子女第一代老师的角色,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很多孩子心智的发展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对于离异家庭,家庭气氛不和谐,或父母无法为自己的自己营造相对安逸的学习环境,无异于对其心智的发展造成巨大阻碍。这些孩子整日将自己的注意力贯穿于父母离异,家庭不和睦的态势中。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不按时完成作业。课余时间就沉溺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刻意的逃避现实生活。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习习惯越来越差,学习成绩也严重下滑。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在他的随笔中写道:‘上课时,别的同学都在认真的听讲,而我却一个人考虑着晚上回家去如何安慰自己因为离异而终日郁郁寡欢的妈妈……为什么我要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为什么在我那么小的时候就要去承受其他同学所不必承受的委屈和伤害’。知识的不充实,严重影响着心智的发展,而心智的发展又反过来作用于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因此,家庭离异不仅给孩子带来了无数物质上的伤害,更为其心智的发展设下了重重阻碍。

(四)对“三观”塑造的影响

第一,对于“世界观”的影响:我们通常人认为这个世界是物理的,是可认识的,可证实的。这些物理包括实体物理,比如建筑,河流,树木等等。当然,同样也包含了很多相对的实体,比如信息。相对于正常婚姻家庭中的孩童而言,离异家庭的子女对世界观的认识往往存在不正确性,比如他们对于一个陌生人通过客观的诸如外帽,穿着等,而主观的在自己心里对其产生相对的认识,以至于很多人在还未跟他们接触沟通时,就已经在他们心中被打上了零分。

第二,对于“人生观”的影响:很多离异离家的子女由于自己的成长经历,对于自己人生的婚姻问题就更为敏感,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怕自己不能够完美的处理自己日后婚姻中的问题,而给自己子女带来伤害的同时,也再一次给他们自己带来二次伤害,所以他们更多的倾向于选择逃避,选择一直单身,直到古老,也不愿意给自己的人生一次机会去进行尝试。亦或者,离异家庭的子女在选择配偶时,更倾向于选择同样是处于离异家庭的人,因此认为两人在一起更有话说,更有情感上的共鸣。而“非完整”型的双方的结合也势必为其自身日后的生活以及其后代的培育带来不可磨灭的隐患。

第三,对于“价值观”的影响:众所周知,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一个客观个体而言,非常重要。它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意识,但是离异家庭中子女的价值观往往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扭曲的。诸如上述中,南京男子偷袭女性内衣裤事件,在大数人看来,这是有违道德伦理的事情,但是对于这名长期在单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男子而言,其被外人所称的“恋物癖”实际上是其对母亲的需要。

所以综上看来,家庭婚姻悲剧对于生于该家庭中的无辜孩子而言更是一种人生悲剧。所以如何正确的诱导,也变得愈发的重要。

二、离异家庭的孩子成长的正确诱导

对于很多离异家庭的子女而言,由于从小缺乏正确的诱导,而使得很多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的被当代社会人所视为奇怪的举止也如雨后春笋般。根据2004年至2013年国家民政局所颁布的中国离婚率数据,该数据毋庸置疑的呈现为递增趋势。高的离婚率背后使得各种对于离异家庭子女的成长诱导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一)父母的正确定位

作为离异的父母,在离异后虽然情绪与性格不能避免的存在大幅度的波动,情感上也深受重创,但是同样不能忽视自己还在孩子父母的这一正确定位。作为父母应该更多的把正能量的东西传递给自己的孩子,离异父母应该意识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风波中,受到最大伤害的是自己的子女而非自己本身。不应将个人的思想包袱以及个人的不满情绪发泄到自己的子女身上。而更应该缕清思路,了解到自己的家庭和别人不一样,但是不能让自己的孩子也特殊化。并通过时间的延长,来尽量抚平孩子内心的创伤。对于重组家庭而言,这一点就显得更加重要,父母除了在开始自己幸福人生的同时,也应该真正的让自己的孩子也得到他们这个年龄段所应有的幸福,应该主动的与孩子沟通,打消他们身上所存在的顾虑,使其感受到父母亲选择重组家庭是为了给他们营造一个更好的生活氛围,而并非在他们无选择的情况下,强行的剥夺他们被爱的权利。

(二)外界的细微呵护

和离异家庭的孩子相处时,外界一定要考虑到这类孩子心理敏感的特点,在对其进行教育时,既要对其进行更细致的关怀之外,又要使其不产生自己是特殊人群的想法。适量的合适的引导,而非特殊化的对待。在和这类孩子交朋友时,要多站在他们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来审视问题。同等的事件,尽量的考虑如何描述或者如何处理才能对他们的伤害降到最低。真正使得这些“花儿”能在阳光下快来的成长。

(三)离异家庭子女自身的正确定位

由于家庭的成长环境,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承受着常人不能肆意揣测的煎熬。但是他们应该有正确的人生定位,认识到父母的婚姻,自己的成长环境已经是一个不能改变的事实,而他们能做的就是完善自身,自己为自己的未来铺路。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在自己特殊的同时为自己活出大众人的生活态度。有事情多和外界沟通,向外界求救,而非一个人孤守着一份自己的心灵净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摘夺八枚金牌的美人游泳飞人,迈克尔 菲尔普斯,他来自美国巴尔的摩的一个单亲家庭,父亲是一名警察,母亲则是一名中学女教师,7岁家庭离异的现实并没有使他变得消沉,反而促使他将其所有精力放在游泳上,最终为世界诞生了一位游泳飞人。

三、小结

离异家庭的子女是社会中看似与众不同但又很普通的群体。在当下,面对居高不下的离婚率,这个群体应该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这个群体的成长也应该更多的被赋予被爱的权利。而对于其人生的成长,也应该分别从家庭破裂对其自身的性格发展,行为发展,智力发展等等多个方面进行合适的诱导。

[1] 陆士桢,王玥.青少年社会工作[M].2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 曾仕强,刘君政.亲子关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9.

[3] 常艳春.离异单亲家庭对子女成长的不利影响[J].家庭与家教,2004,(4):24-26.

[4] 许莉亚.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潘允康.家庭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6] 民政部:2014年就有363.7万对比上年增长3.9%.[J/OL]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06-10/7335667.shtml.

[7] 广州平均每天64对夫妻离婚,80后居多,90后增多.[J/OL] http://china.huanqiu.com/hot/2015-07/6832682.html.

Explor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in Chinese Urban Divorced Families

ZHUHai-rui

(School of Politics,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330045,Nanchang,Jiangxi,China)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ra,the divorce rate’s gradual roaring has inevitably become an extensive concerned focus problem,while except exploring why social divorce rate always maintain higher rate,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ssue of divorced family’s children,especially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younger children has caused the entire society’s concern.

Divorced Families;Children;Development

2016-10-20

朱海瑞(1992-),男 江苏连云港人,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C913.5

A <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1674-2885(2016)04-93-04

1674-2885(2016)04-93-04

猜你喜欢
离婚率单亲家庭子女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单亲家庭儿童相对剥夺感与心理适应的循环作用关系:一项追踪研究*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单亲家庭,风雨前行
离婚率与房价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离婚率逐年攀升 是什么让婚姻变得脆弱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
卫生学校不同类型单亲家庭学生心理行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