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营
(江苏理工学院 体育部,江苏 常州 213000)
管窥武术教学与普通体育项目的差异
刘 营
(江苏理工学院 体育部,江苏 常州 213000)
普通体育院校应当提高招生标准,而政府应当在中华传统武术进入学校的传播上下功夫.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武术教育与体育项目的差异,论述了新时代国家武术教学与普通体育项目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所面临的挑战,通过我国武术教学与普通体育教学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种种武术传承的问题,进一步探讨武术教学与普通体育项目的发展趋势存在的差异.
武术教学;教学内容;普通体育教学
由于我国民众通常会把体育简单地认为是竞技运动,又因为国家长期宣传的“为国争光”而导致了我国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现象.虽然单独从竞技体育的获奖情况来看我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但是我国的大众体育却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低的地位.时至今日,这种轻视大众体育重视竞技体育的做法和观念仍然在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流行.主要表现在我国高等院校对该校体育项目的投入以及设置上.我国目前高等体育院校所开设的体育项目往往都跟大型赛事,比如奥运会,亚运会或者全运会有关,然而那些大众喜欢的、社会所真正需要的运动项目却没有开设,即使有院校开设了却没有办法得到重视.能不能“为国争光”的荣誉观念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在极大程度地影响着一项体育运动的兴衰,这也是我国武术逐步衰退的主要原因87-89.
相对于普通体育项目而言,武术教育逐步走向简便与灵活的趋势.2001年以来,我国体育教育主张“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五十年”的观念向着“健康第一”的方向进行实践探索.我国武术教育相对于历史来说出现了从未出现的自主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武术院校进入了生机勃勃的发展时期,尽管在发展时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问题与困难,但纵观过去武术教学的发展趋势依然是向前的.武术教育发展至今笔者认为依然存在如下的问题:没有涉及武术教学项目中的对抗搏击;提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武术套路往往得不到重视或表现;学校武术不能与竞技武术相等.
2.1 武术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将学校武术等同于竞技武术,导致了我国高校院校往往将武术教学的内容与竞技武术相混淆.因为学校武术是普及大众武术的关键,所以学校不应将竞技武术强制性地推给学生,这样只会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武术的内容感到枯燥无味从而丧失了学习兴趣66-67.我国高等院校应当清楚地认识到竞技武术与学校武术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别.学校武术教学的目的与竞技武术存在着极大的区别,学校武术教学是以学术为主体传播武术文化,其教学目的为传承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普及武术知识.在这一点上竞技武术却截然相反,竞技武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比赛中创造出优异的成绩,获取比赛胜利,并且在最大程度上挑战人类潜力的极限,在一场竞技比赛中要求选手发挥出人类潜能的极限以获取胜利.换句话说,竞技武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而学校武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普及武术文化.由于我国长时间以来对学校武术和竞技武术并没有很明确的区分或界定,才导致了学校武术与竞技武术的混淆现象.虽然我国武术教学从开国以来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至今为止,我国武术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展并不乐观,虽然我国从1915年开始大力呼吁传统体育能成功进入学校,但是至今为止仍未达到预期效果.最主要原因是中华传统武术进入学校得不到大众关注,因此,一直以来武术进入学校的问题往往只是一些学者专家在关注,从而导致了学校武术的推广结果不尽人意.然而,中华传统武术如果无法进入学校便意味着我国传统武术无法得到真正意义的普及.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如果没有国家政府的强力支持或者政府机构的推广,我国武术进入学校将异常难实现.
当代传统武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丢失,意味着中华传统武术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相较于中华传统武术,韩国盛行的跆拳道却在中国大江南北流行起来.对于中华传统武术现如今所面临的尴尬境地,首先要承担责任的应该是处于武术界教学的我们自己,由于我们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合理地整合出一套适合群众、适合奥运会等大型竞技比赛以及真正适合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只是简单地运用了竞技武术的教学模式,从而造成了当代中华传统武术在我国学校教学中难以传播的尴尬境地.如果作为祖国未来的青少年继续趋向于接受国外体育文化,长此以往,将会导致中华传统武术逐渐走向没落.笔者认为中华传统武术的重新振兴与崛起,政府的态度起到了决定性因素,如果政府有决心,相信中华传统武术的振兴将指日可待.
2.2 我国武术教学的误区
相关资料表明,中华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中小学当中的开展十分不乐观.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有70%的学校并没有开设武术课1399-1401.不仅如此,许多学校非但没有扩展中华传统武术教学,反而增长了泰拳等一些国外传入中国的武技项目.这是我国学校武术教学的一个极大的误区,并且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将竞技武术等同于学校武术而导致的.虽然竞技武术的国际地位不可否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竞技武术可以代表学校武术面向广大学生.由于竞技武术的学习周期长以及学习过程十分枯燥并且学习难度相当大,导致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受到了影响.笔者认为学校武术教学如果想要得到更好地发展,更好地传承,就必须将学校武术教学竞技化,做到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开发一种更适合当代学生学习并锻炼身心的教学方式.
3.1 上海政府采取的措施
根据相关报道,上海中小学生可在政府机构指定的培训组织享受到免费的十大培训,而这十大培训正是能反映我国民族文化精神以及民族特色的中国书法、国画以及武术等.据了解,上海政府已经规划好每一年培训学生300名,并且所有的培训都要依照各个区的特点,每一个培训都要分别让每一个区以及相关教育部门来承办.举办一场能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培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相信经过这一次培训的学生将会受益终身.
3.2 上海政府采取措施的指导意义
我们可以肯定上海政府所采取的措施,然而笔者认为,我们的武术相关部门以及教育部门应当由此学会反省与学习.相较而言,我们多年以来都没有真正的整理出一套合适中小学生学习的武术教学模式,也并没有创造出一种宣传中华传统武术或者包装中华传统武术的体系.由此造成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在学校中无法得到传播并逐步流失,最终导致中华传统武术在学校丢失.上海市正在将武术学习列为必修课,这是一个中华传统武术在学校得到传播的一个良好的体现.我们应当反思并抓住这种难得的机会,去创造出一种能让全国学生喜欢并接受的武术教学模式并推广向全国,只有这样中华传统武术在学校的发展才有可能转变,相信也只有这样中华传统武术教学在学校的尴尬境地才能得到改善.
[1] 黄力生.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的演进与发展历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5).
[2] 蔡 纲.中国武术的分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5).
[3] 王智慧.对我国近现代学校武术内容及活动变迁过程的综合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
[责任编辑 冰 竹]
2016-06-13
刘 营(1979- ),男,江苏徐州人,江苏理工学院体育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1671-8127(2016)05-0134-02
G85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