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林 刘晓瑞 杨红梅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杨凌 712199)
师德建设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张晓林刘晓瑞杨红梅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99)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培育人、塑造人、实现青年学生思想觉悟、认知水平极大提高的系统工程。就高校来讲,不仅要重视对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知识的教育,更要重视和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言传身教的楷模作用,这对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青年学生树立远大思想,培养优良品德,促进校园乃至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等学校;思想;文化;职业道德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教育人、培育人、塑造人和实现青年学生思想觉悟以及认知水平极大提高的系统工程。就高等学校来讲,育人是首要的职责和使命。学校育人是一个全方位的工作,其中校园文化建设也是育人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师德建设则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在学校育人工作中不仅要重视对青年学生思想文化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而且更要重视和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师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言传身教的引领作用。这对于加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青年学生思想认知觉悟水平,帮助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促进校园乃至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师是学校的主体。在我国,高等学校不仅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地、传播文明、播撒智慧的摇篮;而且也是青年学生最集中的地方;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对象、生力军和重要阵地。学校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育人工作的主导者,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导师。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文化、政治素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成败。高等学校工作的中心和对象是青年学生,工作的主体是教师。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和主导者,是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践者。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直接面对着学生,教师的言行举止,道德品质、思想文化素养等,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觉悟、行为方式、价值判断等起着启迪、引导和示范作用。
教师是育人的主体。在校园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教师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技能素养的提高者,而且也是培育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养和道德品德的辛勤园丁,更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者和示范者,肩负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在教师的工作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师德。师德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保障,同时,师德建设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引领、示范的作用。师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对校园思想文化建设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在新兴媒体迅速发展、各种文化思潮杂陈、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背景下,绝不能忽视作为先进文化体现的教师师德在学校思想文化建设中现实而又突出的作用。我们必须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教师要牢固的树立阵地意识、责任意识,自觉践行职业操守,坚守职业情怀,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导自己的言行,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武装学生,占领高校意识形态这块阵地。
师德是育人的根本。教书育人是教师神圣的天职,也是教师成为人类社会最崇高职业的伟大之处。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学习做人、做事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言传身教,都会对学生成长成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要在思想认知上,道德品质上,学术学风上给学生以正能量的示范,自觉做到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引导学生,做学生的楷模。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是什么东西推动学生去追求高尚的美德呢?是教师的精神和道德方面的表率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说明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性。青年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智力水平和体魄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教师的工作状况和水平,教师的一言一行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文化方面的教育,就是要重视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教师师德建设。从具体行为习惯的养成抓起,从一点一滴抓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在反复多次的实践和训练中,使良好的行为规范在他们身上扎下根来,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要求。
师德是育人的灵魂。教师的言传身教就是师德的体现。教师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以自己的身体力行,为学生做榜样,引导、教育学生。师德的榜样示范,也就是教师展示给学生的行为模式,人格力量,道德品质,精神境界,他们都对学生思想生成和发展、人格形成、品质提高、行为养成等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乃至影响学生的一生。这种人格力量,实际上是教师职业道德精神的外化和体现。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往往是学生的第一偶像,是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人,整天面对学生,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大、最直接的人,教师的师德、职业行为取向、价值判断等会在不知不觉中作用于学生的灵魂,启迪和陶冶着学生的精神世界,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不仅如此,师德影响还有深刻的广泛性,它不仅影响学生,还可以通过学生影响其家庭以至于影响社会。由此可见,教师的师德与人才的培养有着天然直接的关联。因此,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有意或无意地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导向作用。加强高校校园先进文化建设,教师尤其要加强思想品德、人文知识的修养,特别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发挥其职业优势,去自觉的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服务社会。
师德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主要内容。实现中国梦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劳动者,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教师的责任艰巨而光荣,对教师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师师德的建设。师德建设不仅是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具体体现和重要力量,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属性在高校的要求。在经济新常态下,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既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更需要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引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在中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造性发展和丰富,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贡献。在中国,市场经济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在高校,师德建设是与先进文化建设相一致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学校的体现。
师德建设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在当前,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新兴媒体迅速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各种思想、文化力量相互激荡;各种社会思潮纷繁杂陈;各种价值取向交相渗透。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不仅冲击着学生的思想,也影响着学生的观念,同样也影响着教师,也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特别在社会精神生活的一些领域,道德沦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假冒伪劣,弄虚作假,欺诈勒索等消极现象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成为社会发展的公害,障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社主义先进文化意识形态受到消级、颓废的文化思潮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年学生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在这种色彩斑澜的时代背景下,要肩负起培育新世纪的合格人才,承载起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教师师德建设的引领、身体力行的示范作用就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
用先进理论指导师德建设。先进理论的作用在于它符合时代发展的实际,解决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具有现实性,是社会经济文化伟大实践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来自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在于它能及时的给予人们思想上、思维方式上的指导,为人们及时的指出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政治基础,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在新时期从事和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也是中华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基本遵循。全面、正确、积极地学习和坚持运用这一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实现中华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在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两个一百年”实现中华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条件下,要充分有效地发挥教师师德在学校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引领、楷模作用,就必须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教师。使广大教师在思想上、认知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眼界宽阔,思想解放,与时俱进,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中国文化,把培育人的工作做好做实。
用科学理论推动师德建设。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一定要更加努力地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提高到新的水平,特别是广大教师要自觉用这一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从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高度,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下功夫,深刻理解和把握其精神实质。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便没有正确的行动;理论上的清晰,才能带来行动上的自觉;才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不断创新前进;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坚定地肩负起培育“四有”新人的重任,为实现中华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
师德建设势在可行,势在必行。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体和主人,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策划者和具体实施者。没有教师就没有学校,就谈不到人才的培养。一所学校的好坏在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在教师,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在教师。在新时期,教师在学校的地位不能否定也不可否定。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对于学校、国家、学生、民族和社会发展的未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我国全面实施“四个全面战略”,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势在可行,势在必行。
用制度建设推动师德建设。建立切实可行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建设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一个问题。它关乎师德建设的常态化和规范性的问题。师德建设规章制度是实现师德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根本保证。因此,为了切实有效的加强和推进对师德建设的管理,应该把建章立制作为师德建设的工作重点,逐步建立和形成相互联系、相互配套的规章制度,使师德建设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守。在建章立制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建立有利于师德建设的激励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促进和推进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手段。
推行聘任制,合同管理促进师德建设。打破教师职务终身制,大力推行聘任制,实现师德建设动态化管理。实行合同管理,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和体制,实施目标化管理,明确双方在聘用期内的权、责、利,确立受法律保护的劳动关系推进师德建设。
加强师德建设监督机制建设。加强师德建设监督机制建设就是要实现师德建设的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新机制。师德建设监督机制包括:行政监督、学生监督、社会监督,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等。同时,设立师德监督热线和师德信箱、师德监督网站、举行形式各异的座谈会等方式,实现对师德建设、践行全方位监督,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师德监督的目的是要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践行职业道德的过程中,促进师德建设,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及其工作性质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都决定了教师师德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引领作用。只要我们重视这种作用,充分发挥这种引领作用,就一定能够加快学校乃至全社会先进文化建设和发展步伐。
[1]汪庆华.现阶段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2]刘华明.论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3).
[3]姜志远.简论高校师德规范的内涵[J].泰安师专学报,2002,(4).
[4]王桂荣,张砚秋,张洪义.高校师德建设的紧迫性及其目标定位[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2,(12).
[5]许茂伟.谈大学教师的品德结构[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出版),2001,(3).
The Study on Campus Culture Oriented by Teachers’Morality Cultivation
ZhangXiao-lin,LiuXiao-rui,YangHong-mei
(The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yvtc,Yangling Shaanxi)
All in all,developing campus culture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to reshape and cultivate people and improve students’ideological consciousness and recognition level.As for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es,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not only to the education of ideology,morality and science,but also to the exemplary role that teachers play during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because this is practically important in terms of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young students,helping young students to aim high,developing good qualities and promoting the cultivation of ideology and culture on campus and in society at large.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es;ideology;culture;professional ethics
2016-3-9
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WH125YB39)。
张晓林(1963-),男,陕西岐山人,教授,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及研究工作。
【高职教育教学】
G715
A
1674-2885(2016)02-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