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慧颖杨筱柏
(河北广播电视台1)河北石家庄 050012 石家庄铁道大学2)河北石家庄 050043)
改革开放以来乡愁文化在大众传媒中的话语表达
车慧颖1)杨筱柏2)
(河北广播电视台1)河北石家庄 050012 石家庄铁道大学2)河北石家庄 050043)
作为一种眷恋家乡的情感状态,乡愁承载着我们记忆中温暖、传统、斑驳的文化基因。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在为我们展示多元乡村文化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留住乡愁”的情感意义和文化进路。在大众传媒中,乡土文化的传统价值是留住乡愁的关键因素,乡贤文化的教育引领是留住乡愁的重要力量,敬天畏地的生态文化是留住乡愁的自然之道。
乡愁文化 大众传媒 话语表达
2013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一种眷恋家乡的情感状态,是远离故乡的游子对故土的思念、对家乡的感情,是故乡记忆的片断,是人们对故乡一生都不曾割舍的情愫。记得住乡愁,就是要记住本来,延续根脉,传承几千年来深藏于我们文化基因中的家风祖训、传统美德和家国情怀。近年来,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无一不在为我们展示中国丰富而悠远的乡愁文化。以《记住乡愁》、《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的优秀纪录片、以《老农民》、《李向阳下乡记》等为代表的农村题材的影视作品、2015年春节期间在微信朋友圈中被频繁转载的《一个博士生的返乡笔记》等,不仅为我们展示了温情、传统、多舛、斑驳的多元乡村文化,更让我们看到“留住乡愁”的情感意义和文化进路。
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表达的是文化情感,传递的是对这一方风土人情永难割舍的眷恋,厚实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人是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形成特定的文化形态最终积淀为文化记忆,长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编织起人的文化成长之路,甚至伴随人的一生挥之不去。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这样表述:“不管怎么说,中国的思想都是人类的故乡之一,一到某种时刻,有意无意地就在讲述着对它的乡愁。”
作为乡愁的重要载体,乡土文化包括山水风貌、乡村聚落等物态文化,生活习惯、传统文艺表演等行为文化,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乡约村规等制度文化,孝文化、宗族文化、宗教文化等精神文化。可以说,要留住乡愁就要重建乡土文化,让乡村文化生活真正活跃起来。我们看到,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以及大众传媒的摇旗呐喊下,乡土文化以或留存或消解或重构等存在姿态演绎着现代性的转型与嬗变。而在大众传媒中,关于乡土文化的传播也经历了传统乡土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到乡土文化的现代性追求再到乡土文化的神话与危机的转变过程。
改革开放初至上世纪80年代末是以影像叙事的方式表现乡土文化发展和衍变的重要时间节点,在这一时期,传统乡土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人们交往与互动的人际关系形态是大众传媒的叙述核心。一方面,自然静谧的村落、纯美质朴的乡民、富有道德和传统的乡村秩序……宛如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神话”,显现出恬美、暖意的文化意蕴;另一方面,生产方式的辛劳贫弱、乡村图景的凝滞落后等的描述又显露出凄美的文化趋向,看到乡愁的渐行渐远。上世纪9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伴随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用工制度的变革,以及乡土社会自身危机的爆发,封闭落后、凝滞昏然的乡土社会开始了对外界(城市、他者)的观望与凝视。这一时期的大众传媒站在城市文化中心主义的角度,渐渐表现出对城市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尊崇,但同时也在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撞击的过程中叙述了传统乡土生产方式和乡村景观的变化,发现了乡村劣势以及传统乡土文化的现代性改造与转型,从而表现出了对中国传统乡土文化价值式微的担忧。
2005年10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被写进《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由此,“乡村”也再次被置入到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框架中。大众传媒对乡愁文化的传播进入了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框架下的“新农村建设”影像叙事时期。各种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呈现了更为多元、丰富的生产方式,农业、 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等生产方式在农村题材电视剧中频频出现, 展现出生产蓬勃发展的新农村文化景观。在一系列的纪录片中,我们深刻的感受感知到了乡愁的味道。例如《舌尖上的中国》、《记住乡愁》等,不仅用故事化的表达方式记录着真实故事,更梳理了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最为人称道的美德,把活在乡村里的传统文化和长在老百姓心里的价值观,以中国故事特别是乡村故事的形式挖掘、展示出来,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基本元素,深刻体现了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与契合承担起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折射中国精神,进一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例如,在纪录片《记住乡愁》中对“仁义兴家”“节义立家”、“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和合湘乡”“世代尚和”、“大诚止于信”“诚信立也”、“积德行善”、“百善孝为先”等理念的展现。强调“耕读传家久”“守礼德自高”,主张“崇文向善”“立规守德”,重视“读书明理”“教养有道”,体现了文化的力量和教化功能。这些家风乡规、处世原则、至理名言仍对生活在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商业化环境下的人们养成思维范式、生活自觉、做人底线有着深刻影响,也因此成为人们不断回忆的乡愁文化。
乡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乡贤引领创造遗留下来的人文美景,自然美景,生态美景,环保美景。乡贤,顾名思义,就是乡村中贤德之人,虽然在动态的历史进程和特色不一的地域文化中,其认同的标准和资质或有所差异,但其德行高尚且贡献于乡里却被广泛认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乡贤是对有作为的官员或有崇高威望、有重大贡献的社会贤达的尊称,是对去世者予以表彰的荣誉称号,也是对其人生价值的肯定。纵观历史,乡贤从乡村走出去后,或衣锦还乡,或叶落归根,成为乡民津津乐道的榜样、道德教化的楷模、社会稳定的力量。在历史的演进中,他们不仅成为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的主导力量,其精神对敦厚民心民风、恢复乡村生机、激发乡村发展潜力也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价值,正所谓“乡有贤、化育人”。而独特的乡贤地域文化通过历代乡贤名流的德行贡献,凝聚成民众的共同精神,对于提升本地区民众的文化自信心、自尊心,敦厚民心、民风,激励社会向上,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作用。可以说,乡贤文化是联系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构筑了群众理解事物的基础,是培育乡村文化、社会道德的平台,是引导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然而,随着城镇化浪潮的汹涌而至,在现代城市文化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农村精英进入了城市、留在了城市,在造就了城市繁荣的同时也加剧了农村的空壳化。今天,虽然农耕文明正被取代,农耕文化正在消逝,但乡贤治村的现象、乡贤文化的影响,仍然存在并不容忽视。
刘奇葆说,要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近年来,大众传媒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乡贤的力量。中央电视台的《走基层——我眼中的乡贤》栏目通过镜头为我们讲述了新时期的“新乡贤”的道德引领与社会治理的作用,解读了乡贤文化的传统价值。譬如,湖南大学教授夏昭炎退休后回到家乡,依然保持农民本色,与乡邻打成一片,亲自开课授业并创办农家书屋,解决了乡亲们精神文化饥渴的问题;马来西亚华侨廖乐年回到祖籍广东梅县,义务为孩子们教授外语,教育村民和谐分享,共同致富;甘肃定西西凤县的刘山三老人安贫乐道,带领全家多年为乡亲义务唱戏,通过表演地方戏陇曲,传播中华传统道德。纪录片《记住乡愁》的开篇就以《培田村——敬畏之心不可无》对培田村的村名进行解析,所谓“培田”体现了“以田地培养子孙,靠教育培养后代”的以耕读为本的传统文化和理念。在代代相袭、生生不息的家族血脉继承流转中,常由德高望重的乡贤以各种形式,传授家族的自身历史,讲习土地的根本意义,从而达到追根寻源、延续传统、发扬光大的目的。《光明日报》推出《新乡贤·新乡村》专栏,讲述当今时代乡村与乡贤的故事,呼唤乡贤回乡,建设乡贤文化。《农村大众报》在报纸上先后开设“乡村儒学”、“乡贤榜”、“功德录”等专版专栏,报道乡贤文化。
从现实情况来看,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正日益成为“新乡贤”的主体。此外,从乡村走出,如今返回故乡的文人学者、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海外华人华侨等,也是留住乡愁的新乡贤群体。他们以自己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财富以及文化修养参与新农村建设和治理,用身上散发出来的文化道德力量教化乡民、反哺桑梓、泽被乡里、温暖故土。留住乡愁,就要建设美丽乡村,繁荣乡村文化,其中新乡贤所起的作用不可或缺。因此,既要深入挖掘传统乡贤文化中的精神要义、价值精髓,还要充分发挥“新乡贤”在村庄治理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调动新乡贤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新乡贤成为乡村治理的主心骨,凝聚起乡村力量,留住乡愁。
习近平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中国的农耕时代历史悠久,形成了极富特色的耕读文明。乡愁文化根植于传统农耕文明,一脉青山、一方绿水、一座小镇、一处村落、一间老屋都承载着人们浓浓的乡愁记忆。由于地域环境不同,各地农村都有地域文化特色浓郁的农业景观,呈现出不同的魅力,因此在南方可以享受到水乡的秀美,在北方可以感受到高原的壮美,在山乡可以体会到黄土的醇美。这些景观既是当地居民的栖居环境,也是他们的精神所系。传统乡村的天人合一、低碳低耗的生活方式是有价值的幸福生活模式,成为乡愁得以附着的根基。中国广大农村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但是几千年来顺应自然的美景,更体现着对地域生态的尊重。留住乡愁就是要呼唤留住故乡的青山绿水,留住这些曾经的美丽以及人与自然最朴素的关系。
但是我们看到,在追逐现代化与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农村地区进入了贝克和威尔姆斯所谓的“风险社会”,自然环境与生态遭到极大破坏。由于化学肥料、农药和部分劣质塑料地膜的使用过多过滥,造成农业立体污染。随着国家经济的转型,使得很多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不得不向欠发达的西部和农村转移。初期,很多乡镇工矿企业和农村家庭作坊式企业,随意排放工业污水废水,倾倒固体垃圾,极大地加重了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当地村民由于旧有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强大历史惯性,使其对于环境的破坏处于不自知的无意识状态。据环保部发布的《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称:个别地方因环境污染出现癌症村;因为污染问题而导致的牛羊绝育、庄稼歉收等屡见不鲜。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能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只有增强农村地区的环境传播,让环保意识深入每个人的内心,才有可能留住乡愁。
近些年,大众传媒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地位。通过对新近发生的环境事件进行报道,聚焦于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将人类环境的现状告知受众,从而引发社会的关注和警示。同时,以其独特的公共领域特性扮演着生态文明理念播种机的角色,向公众普及生态环境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教育和引导公众,培养环境友好型公民。目前,许多颇具影响力的报纸媒体,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均开设与环境有关的专栏或专版。广播电视方面的环保栏目也有很多,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相约绿色时空》、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和《动物世界》、河北电视台的《绿色家园》、湖北电视台的《幸运地球村》等。而在纪录片《记住乡愁》中更是讲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崇尚和敬畏,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思想。例如,《记住乡愁》围绕桃坪羌寨的地下水网为主要线索,讲述寨子里人们和“水”的故事,将桃坪羌寨的地下水网、迷宫以及人与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一一呈现。桃坪羌寨羌人的“智”表现在祖辈们遵循天道,巧妙地引用雪山之水,铺设地下水网,从而在高山峡谷间滋养出了天人合一的古老羌寨。他们这样的“水之智”也较好地融入了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之中。而在岜沙,每生一个孩子家人都要种上一片树,让树伴随着孩子一起成长,到老死后就砍下一棵树做棺木,在墓穴上又种上一棵树,让生命在自然中继续延续。他们祭树、拜树,连成人礼上的仪式也是与树相关,男子的发型要像养护树木一样剃掉四周的头发,让头顶的发髻长得浓密且长。
在大众传媒的视角里,乡愁还蕴含很多文化特征,可以是农村居民居住的美学问题,因为中国乡土社会的村落文明蕴含着人们在居住环境里的认同感、幸福感和归属感;也可以是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活动同样是一代又一代的精神依托和文化记忆,帮助他们找到生存的根和精神归属。例如,纪录片《记住乡愁》就将固态性的村落和活态性的村落结合,将中华民族的美德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相衔接,展现了在传统古村落中生活的当代人对历史文明的活态传承,是具体的可感知的“中国特色”。
大众传媒中的一个又一个镜头或一段又一段文字启示人们:留住乡愁就是要留住曾经的美丽。因此,正在开启的新型城镇化应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既应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也应该融入现代元素,传承、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要求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实现与旧环境的契合,保留地域的历史感,保护传统农村的聚落文明,避免大拆大建将农村的记忆拆除。
[1]王先明.“新乡贤”的历史传承与当代结构[N].光明日报,2014-08-20.
[2]薛国林,张艳丽.绿色传播.大众传媒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角色担当[J].新闻实践,2013(7):5
[3]蔡之国.论改革开放后中国乡村题材电视剧的乡土文化衍变[J].现代视听,2014(4):26
[4]奚水.我们该如何让影像“记得住乡愁”[N].中国摄影报,2014-03-11
Discourse Expression of Nostalgia Culture in Mass Medi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E Hui-ying1)YANG Xiao-bai2)
(Hebei Radio and Television Station1)Shijiazhuang Hebei 050012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2)Shijiazhuang Hebei 050043 China)
As an affective factor of hankering hometown, nostalgia bears the factors which involve warmth, tradition and mottles in our memor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traditional media and new media have displayed multiple rural cultures, affective meaning and culture route to retain nostalgia to us. In mass media, the traditional value of local culture is the key factor, the education of country squire is an important force, and the ecological culture of awe is the way of nature to retain nostalgia.
nostalgia culture mass media discourse expression
中国分类号:G206.3A
1673-1816(2016)02-0110-05
2015-10-13
车慧颖(1973-),女,河北保定人,学士,主任编辑,研究方向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