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新媒体 坚守新阵地
——试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2016-04-12 20:11赵亦菲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赵亦菲

用好新媒体 坚守新阵地
——试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赵亦菲

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教育手段方式,都要符合时代变迁的要求。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主阵地,在探索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理所应当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而利用好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新媒体应该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须手段;利用新媒体本身所具有的灵活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敏性;运用新媒体,增强大学生接受正确思想引导的主动性;利用好新媒体,建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平台。

新媒体新媒体平台大学生 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都应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变化发展。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教育手段方式,都要符合时代变迁的要求,只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不久前,国家教育部党组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从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再一次明确强调了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性和重要性。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主阵地,在探索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理所应当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因为大学生是全社会当中生命力最强、思维最活跃的一个巨大群体。他们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健康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把他们造就成为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同奋斗的人才,这是高校宣传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大历史任务。尤其是在高科技迅猛发展,信息爆炸时代来临的新形势之下,如何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和高科技前沿技术手段解决传统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作为一个从事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工作为时不久的新兵,根据自己粗浅的工作实践,深感利用好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并就此笔者提出几点意见。

新媒体应该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需手段

根据2011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数量达4.85亿,世界排名第一。其后几年,这个数字更是以几何倍增速度上升,而其中大学生是关注利用新媒体的主力军和先锋队。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看到,网络生活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互联网在为大学生提供便捷信息来源和智能服务的同时,也在为他们提供了游离与社会现实的虚拟空间。大学生思想活跃多变,他们不但快速接受具有正能量的新事物,也非常容易受到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仅凭课堂教学或者报告会以及不定期活动等传统教育手段已经无法满足造就国家良才的迫切需求。如何让新媒体充分发挥其特有传播功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须手段,是时代摆在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而且艰巨的任务。要完成好这个任务,就必须要了解掌握新媒体在教育工作中的特点和优势。首先要看到和接受的是,新媒体完全打破了长期以来学校以课堂传授为主要教育方式的传统,任何信息内容都可以以交流、探讨、沟通甚至碰撞的方式进行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受教育者随时随地可以把自己的好恶质疑表露倾诉出来,对其他人形成影响。教育模式因此变得自主、平等、交互、开放。这种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也给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问题和高难度。作为教育者来说,我们不但要学会和适应这种状况,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主题明确且手法多元化,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轻松活泼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当中去,让他们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并且学会正确与人分享成果。

利用新媒体本身所具有的灵活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敏性

新媒体较之传统媒体具有不可同日而语的自由选择性和不可控性,或者叫做灵活性。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先于受教育者把握和利用这一特点对教育内容进行及时更新汇总,不断创新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方式方法,准确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倾向和动态,对其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和引导。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新媒体平台走进大学生的心灵,化作促进他们成长进步的力量。思想政治课教师可开通个人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与思想政治课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参与互动交流,设置问题要求学生参与回答,并在课上进行提问。

运用新媒体,增强大学生接受正确思想引导的主动性

网络的开放性使它拥有海量信息和超强的传播速度,这是年轻一代特别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水平的大学生所青睐的。网络如同一个万能的宝库,可以给予你所想要的一切,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极具诱惑力。网络里的信息大大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的思维变得多维而且活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已经由原来的客体地位转变为主体,因此调动他们学习和接受的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激发出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这种教育才不会沦为形式,才会收到预期效果。当前多数高校开通微博、微信,是利用网络传播信息最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大学生通过关注自己学校的新媒体,可以第一时间学习掌握学校传播的正能量信息。

利用好新媒体,建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细致复杂而艰苦的工作,不仅仅是通过几门几节课就能够一蹴而就的。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络深入社会生活每一角落的当今社会,在高校这块人才聚集的高地上,应该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建立起生动活泼符合青年大学生思维认知特点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用符合时代特色的形式和内容吸引学子们主动加入到这个平台上来,在这里汲取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的人生经验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各方面的信息和知识,帮助他们提高判断是非,辨别正误,塑造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主动性和能力,牢牢坚守好高校这块培育社会主义有用人才的阵地。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于高等院校新媒体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支持,高校本身也在这一方面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努力并且也已显现了明显成果。但是,网络发展毕竟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扑面而来,很多东西还在熟悉了解探索适应的阶段,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可以说也是一个比较新而且具有一定难度的课题。据了解,目前很多高校在这个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总结起来无非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比较滞后。大多数院校的网络思政教育还是处于利用新手法,传播老形式老内容的阶段,而面对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忽视理论学习,重业务轻政治等问题没有卓有成效的解决之道。其次,是能够驾驭新媒体的思政教育力量缺乏,急需培养一支既懂思想政教育又精通高科技网络技术的新型师资队伍。目前各高校除了时政课上的思政教育之外,基本实行的是辅导员制,由他们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而很大一部分辅导员因为待遇、名分等问题并不安心和稳定,极少有人会主动利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思政和道德素质教育。可以说从事思政网络教育的专职人员少之又少。第三,是舆论导向管理难度大,可控性差,容易导致畏惧心理。众所周知,网络的虚拟性特征和超强的传播时空,往往使得管理者产生观望和等待心理,这不能不说也是高校利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思正教育推行比较缓慢的原因之一。一些高校甚至不愿建立或者开放新媒体平台,潜在的心理因素往往是惧怕如同时空穿梭版的巨大信息量可能带来的麻烦和问题。

在我看来高校思正教育新媒体平台的建立应该成为高校当前政治思想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个平台建造过程中,应该本着以下几方面的原则。第一,以人为本原则。大学生是一个自主意识极强的群体,他们对周边一切事物有着极强的探究兴趣和能力。关注他们的关注,解决他们的精神诉求,帮助他们提升识辨透析事物的能力,教会他们用正确世界观价值观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完善丰富自己人生的各种能力。当然,这绝不是说我们的思正教育可以随波逐流,恰恰相反,是要用符合大学生各种特点的方式引导他们走上健康正确的人生道路。第二,贴近生活原则。大学生群体绝非是一个绝缘体,他们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会对他们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他们的心里留下痕迹,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学业和成长,那么我们的新媒体应该以其快速便捷开阔的有利特点向他们传输正确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及时帮助他们,保持头脑清醒、心理健康。第三,沟通互动原则。新媒体最有力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它的互动性。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定期或者即时发布来自某一或某些方面的题目交由某一年级学科学生展开交流讨论,形成对这些问题的正确看法,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的目的。交流互动,也是师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建立了解沟通和相互信任的最好方法,在这个基础之上,教育的效果毋庸置疑会放大出来。第四,寓教于乐原则。这是自古而来先师哲人都在推崇认为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娱乐不管教育者爱与不爱,都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随时随地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的新媒体思政教育如果引入娱乐因素,把抽象僵化的东西变得生动有趣,其教育效果必然也会大大显现出来。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党委宣传部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