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立慧
用心做好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感悟
文│张立慧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作为一名教育者,你一定觉得身处大时代之下,教育者面临的问题太过纷繁复杂,无法应对。其实,教育无外乎两点:提升自我、奉献爱心。掌握这两点即使面对再复杂的局面,也能轻松应对。
在22年的教师生涯中,笔者有20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不仅用心感受着班主任事业的甜美和甘醇,更享受着班主任工作的无穷乐趣与幸福,同时,又将笔者的温暖与美好传递给每一名学生。笔者深爱着学生,悉心捕捉着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为他们解决成长中的每一个困惑,与他们学在一起,玩在一起,用丰富多彩的情境活动,唤醒学生的本善,努力使他们成为品行高尚的人,引领着孩子们在收获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会生活,懂得做人。
每一个学生,都像夏日清晨荷花瓣上的露珠一般,晶莹剔透,纯洁美好。但他们的美好需要每一名老师悉心捕捉。就班主任主任而言,了解孩子,对学生真诚的关爱是一切工作的起点。有了爱,有了师生间的相互关心、帮助,你的工作就会事半功倍,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啊!
作为班主任,光靠在校对学生了解是远远不够的,家访是深化教育的最佳途径。家访使笔者与学生、与家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一次家访都给笔者带来了成功的启迪。当你真正走进孩子的生活环境,当你真的和家长们捧着一杯热茶聊天,你会发现孩子们眼睛里流露出的是无尽的快乐与骄傲。观察与倾听,是班主任的必备素质,它会让你及时地发现问题,巧妙地解决问题。看到王苏苑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哭了,笔者会轻轻拍拍她的肩膀,告诉她:每个人都有考不好的时候,重要的是弄懂出错原因,不犯同样的错误,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听到孩子们谈论魔兽争霸电脑游戏,笔者会组织孩子们召开主题班会“神奇的电脑”,让孩子们学会查阅信息、建立邮箱、制作手抄报、写读书笔记……
孔子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是学生模仿的主要对象,每一个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所以教师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用教师的身教带动学生行为的转变。
为了培养孩子们无私奉献,多为他人着想的品质,笔者会在生活中的小事中以身作则:每天中午,为孩子们擦地,因为这样既保证值日生有足够的时间读书,又不至于把刚扫好的地踩脏;为了使学生早操和眼操动作标准,和孩子们一起做操,每个动作都标准到位,及时检查、纠正学生的动作……在笔者的影响下,孩子们渐渐形成了好的品德。做值日的时候,常常会出现许多帮手;乘车参加活动时,男生总是最后上车。最感人的是一次下大雪,笔者急急忙忙赶到学校扫雪时,孩子们已经把门前的雪清扫了一大半,教室门口整齐地铺着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防滑纸板……看着这一系列的变化,怎能不让人感动呢?用自己的言行唤醒了孩子们自身的真善美,这不正是一名班主任最大的快乐吗?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制度管理班级,才能让学生对自身的行为有一个评价标准,接受批评、改正缺点时才有章可循,使学生心悦诚服。因此,每学期伊始,笔者都和学生一起制定适合本班实际的班级管理制度,作为对校规校纪的补充或细化。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家庭作业,班级制定了自己记录、家长核查、反馈评价的规则。带低年级时,笔者每天负责批阅作业记录本,对于做得好的同学,奖励一张小贴画贴在本上,以示表扬;对于做的不理想的同学,直接把评语反馈在作业记录本上,以便和家长及时沟通,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带高年级时,让学习委员每天检查,分类整理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反馈给家长。每两周做一次优胜小组评比,以促进同学整体进步。习惯的养成就是把琐碎的事制度化、常态化,点点滴滴,习惯成为自然,好习惯可以为搞好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在班主任工作中,笔者不仅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赢得了家长的赞同,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更让笔者感到了班主任工作的神圣与责任。笔者相信每一位班主任,只要用心地去面对它、思考它,就一定会品尝到更多的乐趣!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