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更加合理的幼儿奖励机制
——以幼儿园“小红花”奖励制度为例

2016-04-12 17:20潘祺蓉陶志琼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妮妮小红花小朋友

潘祺蓉,陶志琼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构建更加合理的幼儿奖励机制
——以幼儿园“小红花”奖励制度为例

潘祺蓉,陶志琼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评选小红花是幼儿园最常见的一项奖励制度,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幼儿的学前教育,目的在于肯定、激励幼儿向善学习,强化幼儿正面行为,是幼儿各方面积极成长与进步的直观体现。小红花在幼儿园实践中,短期确实会使幼儿变得积极向上。然而,研究者在幼儿园实践过程中发现过度依赖小红花的奖励模式,对幼儿长期发展来说也具有很多不良影响。通过剖析小红花奖励制度的利与弊,在肯定小红花奖励制度的基础上,建议幼儿教育过程中不能“滥用”小红花,避免约束幼儿的求知、探索欲望。同时,积极探索更加有利于培养幼儿德智体全面成长的激励机制。

小红花;奖励制度;过度依赖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10.031

教师给幼儿“小红花”是幼儿教育里常见的一种奖励方式。在幼儿园里,听老师的话,按要求做好,就能得到小红花,就是乖孩子。不听老师的话,没有做好事情,就得不到小红花,就不是乖孩子。这简直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正确的不能再正确的道理。“小红花”的奖励方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儿童,直至今天,评选“小红花”、奖励“五角星”“贴贴纸”等仍然是幼儿园中重要的奖励方式之一。诚然,“小红花”作为传统的奖励手段,沿用至今,必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研究者经过幼儿园工作过程中的长期观察、实践和思考后,发现了“小红花”奖励制度在幼儿教育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是导致幼儿园老师教育幼儿方式的简单化、模式化、标准化。幼儿的“一举一动(玩耍、说话、吃饭、穿衣、睡觉)”都通过小红花来量化评比,在儿童天真烂漫、充满探索与求知欲望的背景下,这种模式缺乏了与儿童“灵性”相匹配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灵活性。如果说幼儿是幼儿园的产品的话,那么这种模式培养的幼儿,就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标准化产品,而非“工匠”手工打造的让每件胚料都能物尽其用的个性化产品。其次,也发现奖励幼儿“小红花”“贴贴纸”在短期的确能让幼儿听话、懂事。然而,渐渐的有些孩子逐渐对“小红花”不那么热衷了,比原来更加难以管教;而有些孩子为了得到“小红花”,拼命向老师表现自己的良好行为,发现老师不在了,依旧我行我素;更甚者,幼儿被“小红花”深深地吸引着,为了得到“小红花”,不惜委屈自己的身心健康,小红花成了孩子“要命”的劳什子了。最后,幼儿家长也可能以幼儿的小红花数量来评价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好坏,从而在幼儿园与家长的双重作用下,完全按照成人的一套标准来规定幼儿的行为,也可以说是对幼儿的天性,以及思想的开拓性和延展性的压制与破坏。

笔者通过选取研究者观察到的几个典型案例,分析其中的儿童表现及其心理,透析幼儿园中“小红花”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教育问题,对今后教师和家长科学鼓励孩子的方式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案例分析

(一)失去吸引力的“小红花”

小杰是一名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他非常调皮、好动,而且还爱捣乱。平时在活动区活动时,他总爱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有时还会碰伤小朋友。这个“小霸王”是班级里最难管教的孩子,其他小朋友总是向老师来告状,老师为此也很头痛。

有一天早上,老师对小杰说:“如果你今天表现好,不欺负小朋友。我就奖励给你一朵小红花。”这一天小杰的表现很好,他愉快地得到了老师的奖励。从那天开始,老师承诺小杰只要不打人,表现好,每天都会有一朵小红花给他。这个奖励措施似乎很有效果,小杰表现天天都不错。

然而不到半个月时间,小杰的老毛病又犯了,“小霸王”的苗头又显露出来。当老师继续说表现好奖励小红花时,小杰不屑一顾地说道:“我不要小红花了!”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明显观察到“小红花”原本对于调皮捣蛋的孩子是有吸引力的,然而时间久了,“小红花”的魅力大大降低,孩子又变回了原来的老样子。“小红花”作为鼓励幼儿向善行为的一种奖励手段,从长期来看效果大打折扣。

(二)“掩耳盗铃”的“小红花”

妮妮是一名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平时经常穿着一条公主裙,扎着小辫子,文文雅雅的样子。妮妮在老师的眼里,表现的也是十分听话懂事乖巧。因为老师对孩子们说过:“哪个小朋友一周内不调皮捣蛋,打骂其他的小朋友,上课时能认真听老师讲话,就能得到一朵小红花。”妮妮表现良好,在老师眼里俨然一个乖乖女,所以经常能得到“小红花”。但是,似乎妮妮在人际关系交往方面不太尽如人意,经常一个人玩耍。

一次幼儿园放学后,老师在门口听到很大的哭喊声,好像是哪个小朋友在闹脾气。闻声赶去,发现妮妮正坐在地上,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喊着。奶奶在一旁劝说,根本就没有用。老师仔细询问情况,才大吃一惊。原来今天妮妮看见班里有个小女孩的芭比娃娃了,虽然她家里也有,但是她喜欢今天看到的那个娃娃,硬要奶奶给她去买。奶奶和她说我们先回家,晚上吃完饭后再去买,可是妮妮不肯,硬要奶奶立马去买,就上演了这一幕。

老师很惊奇,认为妮妮文静的样子和在园反差太大,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妮妮在家和在园的表现简直是天壤之别。在家里,大人什么事情都要依着她,要是没有满足她的要求,她就整天哭闹不止,脾气差得很。但是由于家里就这一个宝贝,而且平时妮妮在幼儿园表现良好,常常得“小红花”,所以大人很多事情都顺着她的心意,才会导致她在家人面前脾气越来越差。

后来,奶奶拗不过妮妮,哄了她好一阵子,答应立马陪她去买芭比娃娃才作罢。望着祖孙俩远去的背影,老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这个案例中,主人公妮妮在幼儿园和家里的反差如此之大,不禁让我们深思。在幼儿园里,她是小淑女,很文静高雅。而在家里,她唯我独尊,俨然一个“小霸王”。我们不能不承认在幼儿园里之所以会表现的那么好,“小红花”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在家里,大人们也因孩子在幼儿园得到较多的小红花而表扬她。然而,“小红花”的奖励机制却只是让幼儿在老师面前假装表现良好,却没能让孩子在内心里接受这样的素质培养,“小红花”成了目的,再加上孩子家长在家里把孩子当成小皇帝来养,这种巨大反差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和人格的培养。

(三)“要命”的小红花

兰兰是一名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因为她的妈妈也在幼儿园做老师,兰兰既有优越感,又有竞争意识,在幼儿园里的各项活动中,回回都能拿名次。平时在幼儿园里乖巧懂事,老师和其他小朋友都非常喜欢她。

有一天晚上在家,兰兰像平时一样很快吃完饭就在沙发上看起图画书来。可是没过多久,肚子莫名的痛了起来。父母都很慌张,急忙把她送到了医院。

经诊断,兰兰是因为吃饭太快,消化不良胀气积食引起的肚子痛。虽然现在没有什么大碍,但是如果长此以往,肯定会对幼儿稚嫩的肠胃消化功能带来很大的负担,造成疾病。父母都不解为什么兰兰吃饭要这么快,在家里从来都没有人催着她吃饭啊!

原来兰兰中午在幼儿园吃饭,老师有一项规定,哪个小朋友吃饭最快,吃的最干净,就能在墙上贴一个小红星,等到攒满了6个五角星,老师会给那个小朋友带上一朵漂亮的“小红花”。“小红花可漂亮了,亮闪闪的!”兰兰眨着大眼睛,开心地说道:“我已经有一朵小红花了,现在还差3个五角星,我就能再拿一朵了。在幼儿园,我吃饭可快啦!老师经常表扬我。王嘉雄也吃得很快!老师也表扬他。”父母这才注意到前段时间兰兰带回家的那朵小红花,还以为是孩子日常表现好老师奖励的。

这个案例中,小朋友兰兰是一个听话懂事,备受表扬的小孩子。为了得到“小红花”,受到老师的表扬,她十分听话。孩子还小,自然不知道吃饭吃得快会导致肚子痛,长久以往会对她的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然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得不深思,孩子的成长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不带来麻烦,听话懂事就行了吗?“小红花”奖励孩子的本意是引导幼儿健康成长,积极向善。然而在这个案例中,小红花不但不能帮助幼儿健康成长,反而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害命的劳什子了。

二、案例反思

(一)行为主义与“小红花”现象

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al psychology)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在西方心理学界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其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方法论上深受进化论问世以来的动物心理学的影响[1]161-165。“小红花”奖励作为一种激励评价方式可追溯到行为主义理论。华生曾强调人的行为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当孩子表现出一种积极的行为时,马上就给孩子一个正性强化物(如小红花、五角星之类)来强化出现的行为,这样就会巩固这个行为,这就是为什么“小红花”奖励方式在短期能够见效显著的原因。

然而行为主义的前提之一,就是不问差异。无论这个孩子的气质性格、能力如何,无论这个孩子前一分钟是在哭还是在笑,老师、家长或者试验实施者都会执著地按照预先的要求,对孩子进行奖励和惩罚。

现代教育认为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情感和思维,他们有自己独立而又独特的世界。教育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他们喜欢什么,想学什么,成人才适时地以适当方法予以引导。在这种教育观的指导下,孩子的身心才能不受压抑,拥有独特的生命张力。教师(成人)应该用科学的教育观陪伴儿童成长,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性。2012年我国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教师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达到某一水平的呈现方式也是各异的[2]。由此可见,教师对每个幼儿的评价奖励模式,也应充分考虑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差异,如果单单依从行为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幼儿评价方式是机械刻板的,也不是长久有效的。

(二)幼儿“潜意识”的成长与“小红花”现象

“潜意识”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1]135-138。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又将潜意识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有的又译为前意识和潜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人不仅有意识,还有潜意识,那些被意识压抑或遗忘的东西会进入潜意识,伴随我们终生,潜意识中得来的道理,极大地决定了我们的所作所为。

精神分析学派的大师荣格认为,人并非自己的主宰,而主要受一些不为我们所知的力量控制。而这些力量来源于自己的潜意识部分;而我们的意识部分仅仅是潜意识中的沧海一粟。潜意识并非只是生长发育阶段压抑作用的总和,潜意识具有负面效应,同时也具有积极作用,这赋予人创造力,能帮助人确立生活的意义,并且指导人追求个人独立。正是人的这种意识,构成了每个人的独特性格[3]。对于幼儿而言,童年的经历,尤其是周围的人对待他们的模式,会逐渐进入其潜意识中去,这对于其今后的性格、行为发展等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哲学家菩德曼说过:“播种一个行为,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由此可见,儿童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极大,教师对待幼儿的奖励方式,不应一刀切、一风吹,不应以“小红花”作为所有幼儿的奖励方式。

(三)“小红花”对幼儿成长的误区

上述三个案例,不禁让我们重新审视“小红花”的价值及意义,“小红花”本身并没有对与错,只是我们怎么来使用“小红花”这面旗帜引导幼儿。“小红花”奖励制度原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克服或改正错误,激励幼儿向善学习,促进儿童各方面积极的成长与进步。经过这么多年的传承,这一奖励制度的确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也是较受孩子欢迎的一种奖励方式。

然而,上述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从失去对幼儿的吸引力,到使得幼儿变得自欺欺人以及最后更甚者要危害幼儿身体健康的“小红花”背后,警示我们不能将原本用于鼓励幼儿向善行为的“小红花”,更多的变成了管束幼儿行为的工具,使得激励与管束的界限变得混淆和模糊。甚至这样的“小红花”背后体现着幼儿教育“威逼利诱”的因素,行为主义“刺激——强化”理念,无不与“威逼利诱”有着相同的目的,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较大的危害。

1.盲目从众,缺乏主动性、创造性

人人都有追求快乐,逃避烦恼的原始动力,尤其是对于稚嫩的幼儿而言,他们就像是一张白纸,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幼儿是非观的形成依赖于周围的环境,在与父母、老师、同伴的互动中产生。老师给她小红花就证明她是对的,她要想对,就必须听老师的话,才能得到小红花。于是,老师或家长的话代替了真理,孩子们不会认为“我做,因为那是对的。”只会认为“因为老师(家长)让我这么做”“我那么做了老师就给我小红花,老师就能表扬我了!”久而久之,在孩子们的潜意识中,就只有权威而没有真理了。外在的要求取代了内心真正的需要。只要听话就好,孩子们放弃了自己的思考,盲目的顺从权威。他们的内在动力被外在动力消磨殆尽,他们没有主动性,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创造力。

2.诱导幼儿形成目的性过强的思维

每个人都有本质的需要,遵从各种内在需要无可厚非。然而,在“小红花”的“威逼利诱”之下,孩子们浅浅的需要变成了深深的欲望。每做一件事,孩子们都会思考:我能得到什么?我做乖宝宝,你必须表扬我!案例二中,在家里,妮妮唯我独尊,什么都想要,大人什么都得满足她。在幼儿园,为了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妮妮表现的非常好。幼儿在这种目的性较强的思路下学习生活,久而久之,对其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的判别能力的提高,心智的健康发展极其不利。

三、探讨更加科学合理的幼儿奖励制度

(一)幼儿教师首先应建立科学的“儿童观”

张雪门先生(1891~1973)以毕生的精力致力于我国幼稚教育,在幼儿教育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张雪门先生学前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儿童观,就像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个体的思维和行为的重要指导作用一样,指导了其幼儿园行为课程、幼儿师范教育思想的发展研究。

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儿童教育观,儿童观是儿童教育观的依据。张雪门的儿童观,充满了人文关怀,充分尊重理解儿童,追求儿童自身心理、生理的健康自由发展,反对儿童的成人化、附属化。给予儿童安全感、关心爱护、快乐与满足,让孩子在与老师、与同伴、与父母、与家庭、与社会的视野中,构建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完整的思想空间[4]。张雪门先生的儿童观指导贯穿于幼稚园的行为课程里,他提倡幼儿教育生活化,幼儿生活教育化,课程内容就是儿童自己在生活中的实践,通过自己与环境的接触过程来学习。张雪门先生的儿童观体现在“个体和环境的接触”中从无知无能变为有知有能,儿童是成长的有机体,儿童不是“小大人”,学前教育应以儿童为本位,儿童身心发展有其规律,学前教育应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与需求。张雪门一直强调“幼儿教育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仅仅注意到了成人社会的需要,却忽视了儿童现在的身心”,成人功利、抽象、孤立的特性和儿童为了游戏而游戏的天性根本就相差得很远很远,成人在指导儿童时经常忘记自己所面对的对象是儿童。

张雪门先生的儿童观以及儿童教育观,时至今日,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幼儿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不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完善幼儿教师科学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如何使用好“小红花”这根“指挥棒”,本质上也是对幼儿教师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的考量。

(二)进一步明晰“激励”与“管束”的分界

适当的奖励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向善。但是,单纯的使用、过多的使用“小红花”,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奖励便不再是激励幼儿进步的手段,而变成幼儿一切行为的目标。他们会根据奖励物品的大小、多少来决定是否去做、投入多少。至此,奖励初衷与原来的本意完全背道而驰了。

国际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丽莲·凯兹认为:“由老师诱发的兴奋会养成幼儿依赖或期待老师再度刺激的习惯,而老师也需要一次次加重刺激兴奋物的程度,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这类会增强幼儿依赖老师的兴奋式活动,只能鼓励幼儿成为兴奋的“消费者”“旁观者”或刺激的“寻求者”,而不能引发幼儿主动地探索、延伸自己的经验[5]。对于幼儿园来说,如果“小红花”过多的应用于儿童学习生活的考核和管理,使幼儿凡事围着“小红花”这根指挥棒转,那么“小红花”就成了一种管理工具。明晰“激励”与“管束”的分界的关键点,在于明晰“小红花”使用范围,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小红花,应该经过缜密的研究。小红花的使用应突出激励,鼓励幼儿的探索求知、良好心智品德等方面,而不能应用于诸如,哪位小朋友上课时坐得纹丝不动,不交头接耳,吃饭吃的又快又干净等纪律管束上来。

(三)以“自我强化”代替“外部强化”

幼儿社会性行为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并伴随着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些结果和反馈体验会对幼儿后续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称之为强化。儿童会根据结果和情感体验(强化)的性质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对于儿童而言,带来益处和愉快体验的行为会增加,带来坏处和消极体验的行为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改变儿童行为的结果和体验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可以是外部强化,也可以是内部强化。

教师在幼儿做好事、遵守纪律时,可以不采用“小红花”的奖励方式,而换成能唤起儿童内在的自尊和自我满足感的奖励方式(内部强化),那么对幼儿今后向善行为有着更大的激励作用。西方国家教师的“奖品”并不仅限于奖状或者口头表扬,而是丰富多彩,花样繁多。这些“奖品”,或许我们不能完全借用,但仍会有很大的启发,如做老师的座位,让他们体验荣誉;排队时站在最前面,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荣耀;在游戏中做主持人,体验权威感等。奖励更多的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和塑造,避免了以物质驱动孩子,更多的是以责任感、荣耀感、成就感等等来驱动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起内在的驱动力[6]。

(四)因材施教,避免“小红花”的标准化考核而产生负面效应

现有的“小红花”鼓励机制,一个较大的弊端就是在集体里进行大量的横向比较,幼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身心发展水平都处于稚嫩的阶段,更需要老师的悉心呵护。每个幼儿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避免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教师应注意给每个幼儿表现自己的机会,使得老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氛围。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和家长进行沟通,并帮助其确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同时,教师还应真心肯定、关注每一个幼儿。对幼儿的表扬应留有余地,不能过分夸张地表扬幼儿。对于孩子而言,其行为塑造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的,因此对于有不良行为的幼儿,教师要仔细观察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对他们予以真诚的肯定。注重孩子的个性和内心感受,注重孩子的完整人格的培养[7]。在受到激励后的愉悦心情状态下,幼儿较容易信任教师,愿意在老师的帮助下改正不良行为,由此而言,奖励就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意图。

(五)重视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小红花”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恰当的情景鼓励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奖励的效果而言,集体教育方式无疑比个别教育方式更能打动幼儿,振奋幼儿的心理。集体表扬方式除了能够使被表扬的小朋友有自豪感之外,对于未被表扬的小朋友而言也是一种激励。然而集体表扬方式也容易使个别幼儿滋生骄傲自大的情绪,引起其他小朋友的嫉妒、不满。因此,教师在进行“小红花”奖励时,应该权衡当时的情境、幼儿的情况和所要达到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方式、时机表扬幼儿。

[1]理查德·格里格.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287-288

[3]荣格. 荣格的智慧:荣格性格哲学解读[M].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34-36

[4]戴自俺.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上)[M].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119

[5]丽莲·凯兹. 与幼儿教师对话[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23

[6]还在用“小红花”奖励孩子?看看欧美是怎么做的吧![EB/OL]. http://club.qingdaonews.com

[7]孙瑞雪.爱和自由[M].天津:新蕾出版社,2004:45-47.

[学术编辑唐海朋]

[责任编辑朱毅然]

To Explore a More Reasonable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Children—A Case Study of “Little Red Flower”

PANQi-rong,TAOZhi-qiong

(NingboUniversity,Ningbo315211,China)

The best behavior reward of small red flowers is the most common reward system in kindergarten, 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hildren’s pre-school education for a long time. It can stimulate the willingness of children’s learning ability, strengthen children’s positive behavior, children’s diligent growth and progress of visual expression. In kindergarten practice, small red flowers really make children become positive in the short term. However, researchers found that “small red flower” reward model for children’s long-term development is not effective, but will have a lot of bad effec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little red flower incentive system, this paper suggested that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an not be “abused” with little red flow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explored more incentive mechanism to encourage children’s all-round development.

small red flowers;reward system;excessive dependence

2016-05-20;

2016-08-23

潘祺蓉,女,浙江宁波人,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陶志琼,女,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学前系主任。

■学前教育管理

G617

A

2095-770X(2016)10-0141-05

猜你喜欢
妮妮小红花小朋友
LlBERATlON DAY
党的一朵小红花
送你一朵小红花
妮妮猪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和爸爸一起折小红花
妮妮猪
妮妮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