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一
(山东财经大学 财政税务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浅析
王正一
(山东财经大学 财政税务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目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模式优劣的直接标尺。现阶段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创新能力培养意识缺失、招生模式不利于选拔具有创新潜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僵化、考核标准不规范问题,妨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应构建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将招生、培养和毕业三个阶段各分其责而又依次递进的一体化的全生命周期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培养模式,有效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
研究生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经济结构深度转型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党中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研究生作为国家高素质创新人才,在“创新”与“创业”过程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自1978年以来,我国研究生在校人数由1万人上升到超过180万人,年增长率超过15%。与数量的逐年上升趋势相比,研究生的素质提升相对缓慢,尤其是创新能力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是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对创新能力培养存在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制度基础,研究并构建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习惯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从目前有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学者一致认为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创新培养模式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就具体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的构建而言,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具体包括三类:第一,针对国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成熟经验研究,王衡生(2003)分析了英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六大特点,提出了针对我国国情且具有借鉴性的改革方式[1];杨广建(2012)分析日本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特色是重视实践和加强交流[2]。第二,针对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普遍性理论研究,朱荣生等(2008)分析了现有培养模式中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制约作用,提出从内在动机和外在机制两方面入手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水平[3];陈红等(2009)通过“基于行动的学习”的创新教育模式,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4];吴菲等(2011)通过产学研合作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与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平台[5]。第三,针对不同类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研究,段海滨等(2012)分析了影响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提出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新模式[6]。任志安(2014)借鉴产学研合作,提出针对经管类研究生的“1+PIE”创新能力培养模式[7]。何方(2006)构建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由思想品德、业务理论和实践能力三要素组成[8]。
借鉴上述研究成果,本文对此进行进一步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并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意识缺失
作为国家各项事业创新的重要力量,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就我国目前研究生的培养情况来看,创新能力的核心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相当数量的学生考研并非继续进行学术研究,而是通过更高的学历扩展就业空间、提高就业层次。他们往往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获得学分、考证和实习上,轻视了学术和课题研究,毕业论文以“通过”为目的,毕业后的职业生涯中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薄弱。课程设置上往往以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为主,与本科教学内容有较大程度的交叉重叠,与从事学术研究和创新的方法、技术存在脱节。授课教师“填鸭式”教课之后是僵化的考试制度,即使以论文作为评判成绩的标准,也一定程度上存在“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导师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第一主体。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导师制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尚存在不小差距,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导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再加上导师往往需要完成学术、授课甚至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任务,进一步分散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精力和关注程度。
(二)招生模式不利于选拔有创新潜力的学生
我国研究生招生按照形式可分为考试选拔制度和非考试选拔制度,按照阶段可分初试阶段和复试阶段。目前,大部分研究生招生采取考试制度,在规定的录取名额内,通过初试与复试相结合,最终以两轮测试的总分加权确定录取名单。这种招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研究生创新潜力的测度。通常而言,高校或研究机构通过招生制度选取具有创新潜质、创新意愿和创新精神的研究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并从事学术研究。但目前的招生模式以考察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学生不得不将“知识累积”作为研究生入门的主要途径。这种招生模式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并不稀奇。名额上限制度同样体现出招生模式在选拔具有创新潜力生源方面存在的弊端,研究生招生数量一般是依据国家规定、招生单位自身特点以及学科建设要求等方面的因素在招生工作进行前确定的。导师在选拔过程中的自主权受到限制,不能根据考生创新潜力、生源情况等进行灵活调整。
(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僵化
首先,导师作用发挥有限。导师对学生的培养注重格式规范,忽视研究精神的激发、创新意识的培育和创新思维的建立。有的导师直接依据自己目前承接的课题内容给学生选题目、定方案,学生充当了“学术民工”,学术研究成了“作业”,扭曲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本质特征,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其次,科研实践不足。我国研究生教育方面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较为严重。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费巨大的校际间不均衡性,导致相当数量的研究生培养机构可利用的资源捉襟见肘,不少研究生在校期间从未参与过研究实践,而只是纸上谈兵照葫芦画瓢,这就无法从根本上发掘研究生的创新潜质。再次,缺乏交流合作。学术交流是营造学术氛围、激发研究兴趣、拓展知识体系、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学术交流合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研究生普遍缺乏开阔的学术视野,对前沿问题的掌控和把握能力不足,只关注本专业或领域内的内容,忽视学科间的关联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四)研究生毕业考核标准不规范
能否顺利毕业是研究生关心的头等大事,理论上说,研究生毕业考核是考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情况和创新水平的主要依据和最终环节。但现实情况是,研究生毕业缺乏科学合理、完整规范的考核标准,无法起到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激励约束作用。现行的研究生毕业考核主要包括学分和毕业论文两个方面。学分设置上主要针对课程的完成情况,即以考试或课程论文形式考察研究生对教授课程的领会程度,而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考察不足。这种设置方式使学生、导师和学校的关注重点偏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无法体现出将培养和提升创新能力作为评价研究生是否合格、能否顺利毕业的主要依据。毕业论文作为研究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创新成果,贯穿选题、调研、资料收集整理、实验、分析、写作到最终答辩的全过程,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直观体现。我国研究生毕业论文考核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对毕业论文中应当体现的创新素养考查不足,没有形成有效的创新能力倒逼机制。传统毕业论文考核制度过分重视研究生如何写作而不是如何进行研究,评判标准设定为论文的写作规范性而不是研究能力、对研究问题的解决程度,导致研究生毕业论文往往以书籍、文献、资料为起点而不是从实际问题出发的经院化套圈,一定程度上成为想当然的产物。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贯穿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应当构建以研究生入学考试为起点,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的全生命周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全生命周期是指包括研究生入学、课程设置与教授、学术研究、硕士论文写作与答辩、毕业等各个阶段的、具有递延性和密切关联性的系统培养过程。全生命周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主体包括研究生、导师、授课教师、学校以及教育部等国家教育部门,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理顺关系、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形成合力。构建全生命周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目的的职责清单制度。通过清单合理划分各主体的作用与职责关系,优化职能与责任分配,增强全局观念与竞争意识,提高培养效率;明确考核标准,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监督提供依据。基于规范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与灵活性原则,可按照不同阶段建立不同主体职责清单。这不仅有利于从宏观角度强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还有利于从微观角度明确相关主体在各阶段的职能和责任,从而形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体系。
(一)研究生招生阶段。首先,以目前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分类为基础,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理论创新型人才与实践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充分尊重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考试中增加更多关于创新能力、创新潜质和研究方法的测试内容。其次,加强导师在招生选拔过程中的作用,建立导师责任制度,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与导师评级绩效待遇直接挂钩,激励导师发掘具有创新潜质和创新精神的研究生进行培养。最后,建立多种研究生录取制度相结合的招生体系。传统研究生招生制度过分单一,不能满足研究生选拔的特殊性、灵活性和适应性,需要建立以考试选拔为主,以审核、推荐免试为辅的综合招生制度,提高选拔的质量和效率。在审核、推免制度中,完善各环节、各阶段的流程细则,对学生需要提交的相关材料进行明确规定,包括学生研究能力自述、研究意愿与研究计划、推荐人评语等,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避免因机制漏洞和权力寻租造成公平缺失。
(二)研究生培养阶段。第一,调整研究生课程设置,重视研究方法、研究案例和前沿性理论的教育,提高选修课和学术讲座比例,增强交叉学科知识、方法、成果的互动,构建有利于研究创新的差异性知识结构体系。创新授课形式,增强互动性,如扩展研究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学术沙龙和科研报告的领域和范围。第二,改革导师终身制问题,完善导师聘任制度,按照导师思想道德、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水平等方面构建导师遴选指标体系。引入导师集体培养制度,由校内学术、校外实践、跨专业等不同方面的导师组成研究生培养团队,全方位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第三,强化科研实践,以参与导师课题或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为主要形式进行学术研究,明确研究的目的性,研究生在这一过程中寻找自己的研究兴趣,增强创新研究的敏感性、规范性和系统性,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写作能力。完善校企合作,注重产学研结合,为具有研究意愿、研究潜力和研究能力的研究生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实施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如扩大科技创新、学术论文比赛的比例和范围等。
(三)研究生毕业阶段。第一,改革学分制度,包括课程学分、研究创新学分和毕业论文学分三类,每类学分按照一定权重比例进行划分,将提高创新能力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其中,课程学分包括基础课学分、专业课学分、讲座学分,研究创新学分包括研究时间学分、理论创新成果学分、应用创新成果学分,毕业论文学分包括选题学分(开题阶段)、研究方法学分(中期检查阶段)、规范性学分(论文完成阶段)、研究价值学分(答辩阶段)。第二,完善毕业考核制度的相关配套及保障措施,建立以学分制为基础的相关行为主体的职责清单制度,通过各环节公示制度提高透明度,强化责任主体行为的监督管理。引入研究生淘汰制度,对于创新能力不足、无法修满学分的研究生给予警告处分并延迟毕业,仍无法达到学分标准的研究生将失去获得学位的资格,同时建立相应的导师处罚机制,如申请课题及科研经费受限,失去导师资格等。
[1]王衡生.论创新教育与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英国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3,(1):34-37.
[2]杨建广.日本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中国冶金教育,2012,(2):52-54.
[3]朱荣生,陈明.我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5):129-131.
[4]陈红,杨凌霄.高等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9,(8):99-102.
[5]吴菲,张红.产学研合作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2,(7):106-109.
[6]段海滨,魏晨,武建文,任章.北航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06-109.
[7]任志安.经管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6):53-56.
[8]何方.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8-103.
(责任编辑:韩清恩)
本文为山东财经大学“学生工作研究专项”资助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G643
A
2095—7416(2016)06—0139—03
2016-10-20
王正一(1979-),男,山东济南人,硕士,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