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卫红,孙利斌
(山东省石油化学工会委员会,山东 济南 250001)
对新形势下加强产业工会建设的思考
——以山东省石化医药系统产业工会为例
姜卫红,孙利斌
(山东省石油化学工会委员会,山东 济南 250001)
产业工会是中国工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事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当前,从产业工会现状看,产业工会存在着组织体系不健全、覆盖面不广、职责定位不清晰、工作渠道不顺畅及自身建设滞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工会在凝聚产业职工队伍、维护产业职工合法权益、推动社会和谐建设等方面作用的发挥。新形势下加强产业工会建设,就要准确把握产业工会的职能定位,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形成自上而下、工作贯通、覆盖不同所有制组织的产业工会组织体系;把握产业特点和规律,理顺工作关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团结广大产业职工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实现国家富强中发挥产业工会独特的优势。
产业工会;地方工会;组织体系;创新发展
中央和省委两级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提供了行动的指南和根本遵循。近期,全国产业工会工作会议的召开对新时期产业工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山东省总工会制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工会建设的意见》,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我省产业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文以山东省石化医药系统产业工会建设为例,分析了当前产业工会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产业工会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山东是一个化工、医药大省,截至2014年,全省石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6000余家,职工117.3万人,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6万亿元,占全国石化和全省工业的20%左右,连续23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省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782家,职工23.4万人,201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16亿元,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前列[1]。山东石化医药系统职工人数较多且企业分布较为广泛,是产业职工的一支重要力量。山东省石油化学工会成立于1984年,是直接隶属于山东省总工会的省级产业工会,负责指导全省石油、化学、炼焦、橡胶、医药等行业的工会工作。目前人员编制10人,实有人员5人,设主席1名,副主席1名。人员、经费均由山东省总工会直接管理,与省总工会同在一处办公。1998年机构改革之后,各市陆续撤销了市级产业工会,石化系统产业工会出现组织断层,上情难下达、下情难上通,开展工作呈现出一种“缺胳膊断腿”的无奈和尴尬,严重制约了产业工会作用的发挥。
全国产业工会工作会议要求“对本地区经济结构中的主导产业、形成集群化发展的产业、职工队伍比较集中的产业要建立健全产业工会”,“努力形成自上而下,工作贯通、覆盖不同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和相关社会组织的产业工会组织体系”。山东省总工会去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工会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工会的职责定位、组织原则和主要任务,对健全产业工会组织体系做出了具体部署,为推动产业工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山东省石化工会积极响应,抢抓机遇,坚持以产业发展实际为基础,哪里产业集聚度高、产业职工规模大就在哪里建会,不求上下对口,但求工作贯通。经过一年多不懈的探索,基层产业工会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已建立市级产业工会6家,县级产业工会6家,乡镇产业工会1家,许多市县产业工会的组建工作正在进行。总结各地做法,主要采取了以下四种模式:一是依托当地总工会建立产业工会组织,由当地工会选派人员担任产业工会负责人,吸纳本地区行业内企业参加。这种模式便于协调地方工会与产业工会的关系,有利于工作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二是依托行业管理部门建立产业工会,由行业管理办公室的人员担任产业工会负责人,组织行业内企业建立产业工会组织,在行办驻地办公。这种模式建立的产业工会行业联系比较紧密,业务工作容易开展。三是依托地区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骨干企业集团工会组建产业工会,产业工会的主席由骨干企业集团工会主席兼任,办公地点设在企业。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在行业内影响力较大。四是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建立产业工会组织。
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业工会在固有的历史遗留问题之外,又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认识不清、职责不明、关系不顺、组织断层、机制不全、资源匮乏和自身建设滞后等。这些问题已严重制约了产业工会在凝聚产业职工队伍、维护产业职工合法权益、推动社会和谐等方面作用的发挥。
(一)对产业工会工作认识不到位,组织建设滞后
全总于2008年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产业工会工作的意见》,提出“切实加强对产业工会的统一领导,分工负责、明确责任,将产业工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的要求,明确“属于产业特色的工作和特殊性问题,主要由上级产业工会负责,地方总工会支持配合;属于工会统一性要求和地区性问题,主要由地方总工会负责,上级产业工会支持配合,避免职责交叉、工作重复”。省总工会也把产业工会的建设列入年度重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和完成时间。但从实际情况看,很多地方贯彻落实的并不理想,对产业工会的认识,没有形成共识,很多问题依然存在,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是一些地方工会对加强产业工会工作,没有实质性措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满足于文件上。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说起来重要,想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的情况。二是对产业与地方相结合的组织领导原则,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未形成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属地”管理原则和经费等仍然是地方工会和部门领导的心理症结,很多市县工会总认为没有产业工会它们的工作也没耽误开展工作,不需要再另外建立组织,致使建会工作踟蹰不前。
(二)工作范围界限不清、关系不顺
一是产业工会之间工作界限不清。产业工会工作范围脱胎于计划经济的行业分类,行业划分基本上是以原有行业厅局的业务范围来区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行业划分日益细化,部分行业日益萎缩,同时新兴的行业大量涌现。一些行业分属不同的产业工会指导,一些新兴行业又很难划分到原有行业分类当中,造成部分产业工会因为工作范畴“明争暗斗”,许多新兴行业游离于产业工会服务之外。我们在基层调研中发现,一些产业工会存在以企业的业务范围来界定产业工作范围的情况,造成一个企业被纳入多个产业工会工作范围,进行多头管理,组织体系混乱。二是产业工会与大企业工会之间的关系没理顺。产业工会是以行业来划分,不应以企业层级和隶属为标准。部分央属、省属重点企业工会基本是全委或省总工会的委员或常委单位,认为与省级产业工会组织级别不对称,不屑于参加产业工会组织,一直游离于所属产业之外。三是产业工会与地方工会之间的关系没理顺。《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中明确规定产业工会与地方工会相结合是中国工会的组织领导原则。地方工会在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而产业工会缺乏这些体系保障。产业工会与地方工会相结合的文章做得不好。地方工会习惯于“一把抓”,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却又因人员少工作多而叫苦不迭,造成许多工作侧重点不清。地方、产业齐上阵,工作重复布置、重复检查,产业特色也没有发挥出来,同时加重了基层的负担。
(三)产业工会作用发挥不到位
一是产业工会开展工作缺乏有力依托。随着一些产业工会对口行业协会的消失,产业工会对全省产业发展情况很难全面掌握,开展相关工作缺少依托,致使源头参与缺少渠道、维护职工权益难以发出声音。二是产业工会资源手段有限。省总工会在评比表彰名额分配和推荐程序上存在着“重地方、轻产业”的现象。自中央规定减少评比表彰以来,产业工会进行产(行)业评比表彰的资格大部分被取消,导致产业工会开展工作更加缺少“抓手”,号召力和凝聚力下降。三是缺少市地工会配合。产业工会往往直接联系到企业,同市工会少有联系与沟通,无法借助市级工会组织开展更多工作,市级工会对待产业工会的工作,也缺少积极主动的支持与配合。四是新成立基层产业工会缺少保障。基层新成立的产业工会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建立,普遍面临开展工作缺少经费、人员以及谁来管理、如何考核等难题。五是产业工会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多年来,在干部管理使用上,存在重部门、轻产业的现象,产业年轻有为的干部留不住,机关部门使用不顺手的干部往往被交流到产业,长此以往,产业工会干部的素质和积极性都受到严重影响。
进一步加强产业工会工作,推动产业工会体制机制创新,有利于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有利于建立增强工会活力的体制机制,有利于维护广大职工利益,有利于充分发挥产业工会和地方工会两个积极性。在坚持党的领导不变、上下级隶属关系不变、经费收缴渠道不变的原则基础上,把服务基层、服务职工作为产业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方式方法,改进工作作风,使产业工会更好地反映基层和职工的愿望,进一步增强产业工会活力。要立足打破定势、科学合理调整工作模式,破除弊端、优化整合配置资源手段,创新改革、打牢产业工作基础,携手共进、共同再创工运事业辉煌。
(一)加强顶层设计
1.进一步加强对产业工会的领导。省总工会应加强对产业工会工作的研究,定期听取产业工会汇报、分析形势,部署任务、提出要求,及时研究解决产业工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常态工作机制。针对产业工会组织设置多样,驻会与不驻会、直管与委托并存的现实情况,建议省总工会每隔半年或在重大工作节点上,召开产业工会办公会议,加强对产业工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和具体指导。
2.建议制定出台山东省总工会《关于加强产业工会建设的意见》的实施细则。针对制约产业工会工作健康发展的问题进行细化和具体规定,进一步明确产业工会职能定位、组织体制、领导方式、运行机制、经费保障、重点工作等内容。使产业工会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重点明确、责任清晰。
3.建议建立基层产业工会经费保障和考评机制。采取经费返还、重点工作项目补助等办法,对基层产业工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将产业工会工作纳入对地市工会的考核评价体系当中,切实增强基层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4.赋予产业工会开展工作更多的资源和手段。在开展产业特色、行业特点突出的活动时,更多地交由产业工会组织实施,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并在经费保障上给予具体实际支持。在各级劳模选树、先进评比中,加大从产业工会推荐的名额指标;各级产业工会要做好发现典型、宣传典型、树立典型、表彰典型的工作,真正把产业职工典型和工会先进典型树立起来、推广出去,发挥典型的模范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产业工会工作,扩大产业工会影响,为产业工会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和氛围。
(二)理顺工作关系
1.明确产业工会与地方工会的关系。建议省总工会进一步明确地方和产业相结合的组织领导原则,对地方工会和产业工会的主要职责作进一步的界定,明确各自任务、工作重点,理顺相互关系、搞好工作分工,形成工作各有侧重、任务有所区别,便于彰显各自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合力推进工作的良好格局。地方工会主要进行政策研究、沟通协调、指导服务,推动工会工作面上拓展;产业工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产业(行业)特点,开展特色工作,将重点工作进行纵向落实。要明确各级地方产业工会是推动地方工会工作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加强地方工会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地方工会服务科学发展及产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尤其是产业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抓手,产业工会与地方工会不是“两张皮”,而是工会工作的“两只手”,加强产业工会不是削弱地方工会,而是推动地方工会工作方式的转变,即从一般号召、一般布置、一般推动向重点落实、有针对性的操作转变。产业工会开展产业特色工作时,地方工会职能部门要提供具体指导、支持和服务。
2.理顺产业工会与大企业工会之间的关系。建议推动驻鲁央企、省总直管企业参与产业工会工作,提高产业工会的影响力,增强省级产业工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真正承担起产业工会职责任务,履行产业工会对所属企业工会的职能,更加有力、更加有效、更加有为地为企业工会服务。
3.理顺产业工会之间的关系。根据我省产业发展实际整合省级产业工会设置,在省总工会的层面进一步界定好各产业工会的工作边界,避免省级产业工会之间的业务交叉。在基层产业工会组建工作中,严格按照行业相近原则组建,切实发挥基层产业工会的作用。推动改变省级产业工会名称和工作范围不符的问题,建议将省石油化学工会委员会的名称更改为省石化医药工会委员会,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三)完善组织体制
一是积极推动依托当地总工会建立产业工会组织。依托地方总工会建立产业工会,由当地工会选派人员担任产业工会负责人,吸纳本地区行业内企业参加。其模式类似于省级产业工会的驻会模式。这样便于协调地方工会与产业工会的关系,有利于产业工会的上下贯通,工作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工作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产业工会可以成为地方总工会开展工作的载体和联系职工的桥梁。
二是对依托行业管理部门建立的产业工会进行调整充实。依托行业管理办公室建立的产业工会组织,在行办联系的企业之间组织开展工作较为顺畅,但在企业覆盖面、组织号召力及人员业务素质等方面存在很大欠缺,地方总工会可按照委员会制的原则派员加入并帮助其进行组织建设,将地域范围内的行业企业纳入服务范围,在活动开展、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补助,促进建立的产业工会能够正常运转、发挥作用。
三是减少依托地区行业骨干企业集团工会组建产业工会的模式。产业工会的主席由骨干企业集团工会主席兼任,办公地点设在企业的模式有利于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但往往存在职责不清、工作不畅、协调困难等问题,依靠自身力量很难解决,不建议地市采取此种模式组建产业工会。
四是鼓励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建立产业工会组织。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化工、医药企业退城进园步伐的加快,相当一部分产业的产业链已经延伸到市、县甚至镇、村,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向化工园区聚集,推动以工业园区为主的县域产业工会建设将是建立县级产业工会的重要方向。在行业内中小企业众多的区域和工业园区,可以借助地方党政、基层工会的力量,将同行业或行业相近的企业组织起来,建立行业工会或行业工会联合会,真正把产业工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覆盖到所有企业、全体职工。
总之,产业工会是中国工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事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当前,从产业工会现状看,产业工会存在着组织体系不健全、覆盖面不广、职责定位不清晰、工作渠道不顺畅及自建设滞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工会在凝聚产业职工队伍、维护产业职工合法权益、推动社会和谐建设等方面作用的发挥。新形势下加强产业工会建设,就要准确把握产业工会的职能定位,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形成自上而下、工作贯通、覆盖不同所有制组织的产业工会组织体系;要把握产业特点和规律,理顺工作关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团结广大产业职工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实现国家富强中发挥产业工会独特的优势。
[1]山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山东统计年鉴2015[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梁霞)
D412.6
A
2095—7416(2016)06—0029—04
2016-11-22
姜卫红(1970-),女,山东青岛人,山东省石油化学工会委员会主席。孙利斌(1977-),男,山东长清人,大学学历,山东省石油化学工会委员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