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提高上海市第二轮区志编纂质量的思考

2016-04-12 13:53李志英
上海地方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修志志书资料

李志英

关于如何提高上海市第二轮区志编纂质量的思考

李志英

地方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之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有“资政、存史、教化”功能,在教化人心、弘扬文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当前,上海市第二轮大部分区(县)志完成出版,部分区志开始编纂、逐步进入总纂,笔者结合区志在篇目框架体例结构和在资料的选录和运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如何不断提高区志编纂质量,从加强队伍建设、收集资料、反复修改志稿等方面进行阐述。

第二轮修志;区志;编纂质量;思考

上海市第二轮区志开展至今,上海地区大部分区(县)志完成出版,成绩有目共睹。同时,区志编纂实践中也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困惑和难题,这既是地方志事业纵深发展的必然表现,也体现它在不断提高完善过程中的内在要求。部分区志开始编纂、进入总纂,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等一系列问题。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这是全国方志界多年来修志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共同心声。区志越是到总纂攻坚阶段越要强调重视质量、越要树立志书精品佳志的质量意识。因此,笔者结合上海地区第二轮已经出版的区(县)志、部分正在编纂的区志实际以及所了解各地的区志编纂情况,就不断提高区志编纂质量,略陈浅见。

一、影响区志编纂质量的主要问题

2008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制定《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对志书的质量提出总体要求,即观点正确,体例严谨,内容全面,特色鲜明,记述准确,资料翔实,表达通顺,文风端正,印制规范。但从实践和形势发展上看,区志要全面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并非易事,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关于篇目框架体例结构

1.体例不统一,体裁陈旧单一,缺乏创新。篇目是用大编体,还是用中编体,或是小编体,一本书要统一。不能大编、中编、小编混合编排,这就难免逻辑混乱,同时造成畸轻畸重。在体裁方面,有的区志只有述、记、传、录,有的虽然传统体裁都有,但缺乏创新精神,采用新体裁的做法不多。一部志书就是一个系统,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卷(篇)是它的子系统;卷(篇)又可以作为一个系统,卷(篇)之下的章就是它的子系统,等等。因此,进行总体设计谋篇布局时要树立整体观念,根据志书这个系统的要求去设计子系统,对子系统如何分工协作,如何体现地方特点和时代特点,如何突出重点,要有整体的规划,力求避免各子系统内容重复,前后矛盾。

2.分类不科学,节目的标题与正文内容不匹配。有些区志没有按照事物的本质属性,不能严格掌握科学的分类标准。如某志在“职工教育”一章,设置“职业中学”和“教学”两个同级的目标题,因而无法避免“职业学校”与“教学”两节内容的交叉渗透,兼容并包。再如某志“经营管理”卷,上级标题为“经营管理”,而下级标题为“企业管理”,致使篇标题与章标题形不成概念间的属种关系。还有某区志设“经营管理”为属标题,而其正文所述内容远远超出“经营管理”的范围,犯了“属标题过小”的逻辑错误。又如某些区志“经济管理”卷,一般地讲,经济综合管理主要包括计划、统计、工商、物价、国土资源、国有资产、质量技术监督等行业部门,而有的将人事、劳动、民政部门也放在经济管理中,有些不合适。

3.概述撰写不规范。概述是志书精华之所在,是编者水平之体现,打造精品佳志,写好概述是前提。概述撰写的“常见病”有这样一些:一是篇幅过长。一些区志概述篇幅过长。概述不“概”,几乎是概述撰写中的通病。二三万字的概述是短的,三四万字的平平常常,五六万字的也屡见不鲜。二是重复交叉。一些概述的初稿,单独看问题不大,但与下面的正文联系起来看,问题就出来了。就是在内容上大量的重复。同一件事,同样的记述语言,同样的数据,几乎一字不差先后出现在一本书的概述和正文里,而且这种情况不是个别,随处可见。三是杂乱无章。概述和正文的撰写一样,都有个横分竖写的问题。某部区志的概述没有处理好这方面问题,纵分时,看不出事物发展的起点、节点和终点;横分上,无主次之分,无宏观微观之别,鱼目混珠,泥沙俱下。

4.升格不适当、不科学。首轮新方志的实践证明,在篇目设计时把特色内容适当升格,独立出来,是突出特色内容有效的办法。二轮志书在设置篇目时一般都继承了此做法,但也存在特色内容升格不当的情况。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升格太过,有伤志体。某部区志篇目把无足轻重的一些文化现象升格为卷,与科教卷并列。篇目设计应该是允许升格但又不能过滥。

5.区志几大部类的排列次序欠缺科学性和逻辑性。二轮区志有些篇目没有按照科学性和逻辑性的要求来排序,或没有按照习惯的顺序来排列。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人工环境应集中安排在建置区划和自然环境之后,而某部区志篇目将其分散在工业、农业等之后,体现不出这些设施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6.志稿标题不符合志体要求。标题要求准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统属合理。有的区志没有把握志体特点,把志体标题写成论文、新闻报道、工作总结、调查报告式、年鉴式的标题。工作总结式标题,如“科技工作成果片”“分局团委主要工作”;论文式标题,如“多种经营的地位及作用”;新闻报道式标题,如“集体企业发展壮大”;年鉴式标题,如在章节目标题中大量使用形成、发展、加大、组建、实行、实施、推进、加强、探索、涌现等动词。

(二)关于资料的选录和运用

2006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第三条规定:“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资料性是志书的基本属性,失去了资料性,志书也就失去了文献价值。区志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重要的、有价值的资料,即看资料是否全面、准确、翔实、可靠。可以这样说,区志质量决定于入志资料的质量。但以资料性来衡量上海地区已出版的二轮区志或正在编纂的志稿,存在资料不全、不准、不系统等缺失问题,最大的不足是对新时期社会事物的记述不全面和不深入,直接影响志书的可信度和利用价值。

1.在资料的选择录用上,没有下苦功夫去挖掘、筛选、提炼、考订。入志资料,应该是那些能反映当地真实情况、反映事物发展规律及发展趋势、体现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有借鉴作用、查考作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材料。当前上海二轮区志记述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大量的新兴事物、社会现象、生活方式都属于非官方行为,比如互联网普及所引发的诸如无纸化办公、网络通讯、民营快递、网上购物、信息共享、无界沟通乃至社会风俗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又如交通、房地产、超市、娱乐、传媒等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及其对社会生活方式产生的巨大影响等等。这些信息,在官方的档案、文件、资料中多数无从查找,记载相当薄弱。有些目下甚至节应有资料因一时难找难寻就不下工夫搜寻轻易放弃了,有些条目标题下只是干巴巴的几句话即算了事,以致形成条状、块状内容很是单薄,使区志应有的资料性价值大打折扣。

2.记述的内容笼统,存史价值不高。有些二轮区志记述事件资料、数据、时间、地点残缺或不精准,有不少抽象概括代替据实陈述问题,纵述有断线,横述有缺项现象,对事物本身发展及现状的记述不够。如某部区志人口卷,没有对人口数量布局,各地区姓氏、年龄、家族等分布情况、人口迁徙情况、文化结构等进行详细记述,更谈不上通过人口的分布及变化,分析一地经济社会的兴衰。其仅以数字统计概括历年地方人口数量,姓氏、年龄比例的变化,使读者对辖区内人口布局状态及历时变化、人口历时变迁及对地方的影响等都无从了解。

3.溢美和讳过。有些二轮区志见成绩不见失误,见喜不见忧。如果有记述,反映在志书中的问题也是少之又少,对社会上客观存在的问题总喜欢采取回避态度,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区志的价值。“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运用资料反映事物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荣辱兴衰、正误优劣等,全面客观地再现事物发展。由于改革与发展,第二轮志书所记述的每一个区域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要运用大量的资料来科学地反映当地的重大决策、重要举措,取得的重要发展成就,要记述在改革发展中克服了哪些困难和矛盾,还要记述在前进的道路上出现了怎样的新矛盾、新问题,以便起到阐明规律、彰往昭来的作用。

4.交叉重复的内容过多。主要是堆砌资料的现象还存在,概述与其他卷章内容的交叉重复没有很好地解决,个别的对事物规律认识不清,把握不准,影响志书的文献价值。这种情况最为常见的是大事记与卷章节(专志)的重复记述(不是交叉)、概述(包括概况、无标题导言)与卷章节(专志)的交叉重复。如有的区志记述一座大型水库,至少涉及三个部门。作为一项水利工程,水利部门要记述;作为蓄水灌溉农田,农业部门要记述;作为一个旅游景区,旅游部门要记述。区志中某些内容交叉,是允许的,客观上难以避免,但文字内容的机械重复是不行的。记述时如果出现内容交叉,可采取两处同记,但侧重点不同或者设参见条的办法解决。

5.记述内容 “官味”过浓,缺乏大众意识。多年来,在人们的头脑中,基本认为方志即政府编修的“官书”。从最近几年新出版的二轮区志内容看,真正涉及人民生活、反映民意的篇幅相对较少,即使有的话,也是不全面的,大多是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和民政、社会保障事业等带“官味”性的内容取代了反映人民生活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精神文明创建、人口、社会保障、安置优抚、救灾救济、社会福利、残疾人事业等内容。尽管这些内容与人民生活有密切联系,但这只是社会生活变化的动因,而不是人民生活的本身,难以全面深入地反映人民的生活,反映民意。因此,必须打破传统思想观念,从“官本位”思想转变到“民本位”上来,要把第二轮区志作为一种特殊的大众媒体,应该在反映人民生活,强化服务大众意识,增强志书的实用性,提高修志质量,针对广大读者的需求上寻找突破口。

6.反映事物全貌的资料详略不得当。志书虽贵详备,但不能一详到底而无所略,苟简不可而滥收也不可。如区志对本区的天、地、人、物、事和独有专擅的事物要详记,突出本地在全国先行的事物,对某项事业、产业、行业的结构、布局、盛衰、成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等应详记无遗,略记一般的发展过程。否则就会史料散乱和重点不突出,反映不出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看不出事物的来龙去脉。要根据事物发展的特征和价值决定记述的详略,一般要做到详今略古和详近略远,详独具略共有,详典型略一般,详关键时期略平常年份,详实践活动略文件辑录,详事业发展略工作过程,详动态史料略静态史料。

二、影响区志编纂质量的原因试析

影响区志编纂质量的原因很多,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试作分析。

(一)协调承编单位供稿难

区志一般涉及全区百余家承编单位,从供稿单位来讲,影响区志提高编纂质量的原因有:一是态度不正。由于有些承编单位对区志编纂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造成敷衍应付的多,肯下功夫认真对待的少。二是人员脱节。有的单位一稿是这个人,二稿却换成了另外的人,编辑去找又得重新布置、辅导、催稿。三是基础薄弱。有些区属部门只作表面文章,历史文献、档案资料、统计数据、活动照片概不留存,令人无从下手、查无出处,使修志工作成为无米之炊、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四是人才匮乏。很多单位写志的人要么是个新来的,要么是不会干的。有些大部门没人看稿子、组稿单位没人牵头、牵头部门不去跨部门调阅资料。说到底还是应付。

(二)收集资料难

资料是区志的灵魂与核心,收集资料也就成为编纂区志的基础工作。区志编纂在收集资料方面与市志有所不同,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差异:一是区志资料收集的难度要比市志资料搜集难度大。首先,区下属部门一般不愿意搜集对口驻区部门和单位的资料,认为这是份外之事,没有必要,因而积极性不高。其次,驻区部门和单位也不愿意提供资料,认为不属于区管,市志已记,区志没有必要再记。即使驻区单位提供资料,有的出于应付,草草了事,资料质量不高,收集人员必须经常上门催促,反复核实。此外,城市基础设施的资料也难以搜集和疏理。如浦东新区志中供水、供电、供气、铁路、公路、邮政电信等公用设施等,他们作为城市整体功能系统,难以按区属范围分割,因此,这方面资料很难收集全面、准确。二是区志资料收集要比市志资料收集复杂程度高。首先区的境域多变,辖区面积往往不稳定,时建时撤,时拼时分。区志以现行区划为记述范围并适度向前追溯,在追溯时应做到“不越境而书”,不能把本来已划出去的资料当成境内的资料使用。对区的历史资料和统计数字,要按阶段收集整理,遵循“详今明古、横不缺项、纵不断线”的原则,力求全面、系统、翔实。其次,区境内的单位多头管理,条条块块,资料搜集既有区属单位的,也有驻区单位的,十分复杂繁琐,对此,要悉心疏理,细心分类,不能混杂。三是区情主线的资料比市志难以确定。区志所显示的地方特色要比市志更为突出,这是区志的特殊性之一。要反映各区的地方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在收集资料方面不易掌握,要深挖掘,细提炼,如闵行区工业在上海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区属工业的比重相对较小,《闵行区志》为展示工业区的特色,在工业卷中以驻区工业为主线收集资料和展开记述。四是区级政府不同于县级政府,存在职能不全、机构不完整等问题,增加了收集资料的体制困难。区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增加了区志资料收集工作的难度。

(三)区志特殊成稿方式的不易协调和掌控

就目前的状况看,区志编纂人员基本上由三部分构成:组织领导者、修志编鉴业务人员或专家、提供资料及撰稿人员,其中后者涉及面广、人数多,且缺少修志的理论与实践。专、兼职撰稿人员志德、专业水平、工作经验、社会阅历等参差不齐,也有上下对口编纂指导的个性差异与审查验收志稿的统一、集中之间的矛盾,还有基层撰稿人员与主管审查验收领导对志书质量标准把握的差别等。可以说,志书因众手成志,承编部门多、参与人员多,自然各有所思、各有其法,思路、方法、风格、习惯都会不同。虽然可以事先统一编纂思想、制定凡例和行文规范、下发篇目大纲、试写样稿,以求协调一致。但是很多情况下,事物的质变往往是由量变引起的,大量部门、人员、资料之上的统筹、协调、把关,其性质早已异于单纯的编纂著述,而成为一项巨大工程的综合管理,极为不易。问题还在于,这个“管理”并非只是仅仅统筹协调交稿时间和将资料汇编成册,还要大家一起思考、分析、综合、取舍,在浩如烟海的原始资料中科学合理地取舍入志资料,在一次次的反复修改中求得资料的准确、立体、丰富、深化、体现本质,真是谈何容易。如果还有经费、人员、时间硬性要求等外部因素的限制,就更为不易了。

上述种种,从主客观两方面造成了修志之难,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志编纂质量。

三、提高区志编纂质量的对策建议

我国的方志事业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也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方志理论与实践经验。上海市经过两轮修志实践,地方志事业取得了蓬勃发展,也反映出许多关于志书编纂的实际问题,迫切要求修志工作者去解决。在这里,笔者只就目前区书编纂工作中遇到的几个凸出问题提出个人的想法,希冀会对提高区志编纂质量有所补益。

(一)多元化打造修志队伍是提高区志编纂质量的重要举措

人是干事业的根本。能否物色一支精干高效的修志队伍,决定着修志的成败。鉴于区志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时间跨度长,在配备修志人员时,为保证区志编纂质量,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抽调、聘请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中熟悉情况、政策理论水平较高、文字功底较扎实、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对修志编鉴较热心的人员,和社会上的史志专家学者组成骨干编修队伍,尤其要物色好自始至终参与志书编纂的总纂人选,一般情况下中途不要更换总纂。二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参与人员承担的职责、任务,进行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有针对性地培训,提高参与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能。三是加大专家审稿的力度,拓宽审稿视野,打破体内循环、单位部门封闭,强化区甚至市内外行业及系统业内专家、史志专家学者、修志编鉴业内高层次人才等的参与力度,确保志书内容精准、体例体裁完备。四是从长远看,要强化编纂年鉴。通过编纂年鉴,使编修队伍稳定、业务提升,资料线索完整、系统,大事、要事、特事、新事不漏,为持续修志提供必要的准备,达到以鉴促志的目的。

(二)多途径收集资料是提高区志编纂质量的坚实基础

区志所需的资料来自属地方方面面,涉及各行各业,范围之广、门类之多、内容之巨、涉及人员之众,前所未有,堪称一项地区性的宏大文化工程。资料收集工作在坚持依靠同级党委政府部门供稿的前提下,转变思路、拓宽途径、深入实际、调查采集,力求志书资料既全面系统,又特色突出。一是拓宽途径,将资料征集工作向社会各界、各阶层全方位扩展。党委政府部门提供资料内容不可能涵盖行业或事业的发展全貌,这就需要编纂者放宽视野、拓宽渠道,在坚持原有资料征集途径的基础上,强化各种经济组织、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各界、各阶层组织资料的征集。要认真分析梳理第二轮志书时限内当地情况,特别是要熟悉掌握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有针对性地向有关新型社会组织发放资料征集函,或就相关问题,制定专题问卷调査表广泛征集资料。如区志工业、商贸流通业卷章资料的征集,既依靠政府职能部门提供资料,同时必须将资料征集范围向新型经济组织、行业协会拓展,广泛发动诸如民营企业家协会、餐饮业协会、房地产协会等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提供资料,以确保第二轮志书能全面系统反映改革开放以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情况,更富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二是深入实际,到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去采集调查资料。要拟订好资料收集提纲,明确人员分工,区分先后缓急,通过召开当事人座谈会或个别采访的方式,做好鲜活的、生动的口述资料的采集;通过实地调查和现场勘查的方式,做好翔实的实物资料的收集;通过发放抽样调查表的方式,准确了解和掌握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资料,以确保区志记述内容既全面系统,又客观翔实。三是与时倶进,注重档案和书刊、报纸、媒体、网络资料的收集。査阅收集档案资料,获得区志大量篇章所需资料的基本部分;查阅收集图书和著述资料,注意从中收集有用的资料;查阅收集报刊资料,在报刊选择上注重选择在各时期具有影响的正规报刊出版机构发行的党政机关报刊以及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类报刊等;查阅收集媒体网络资料,可以大大拓展修志资料的来源途径。在做好鉴别考证的基础上,应用好这些资料对增强志书可读性和实用性起到补充作用。

(三)反复修改与精雕细琢志稿是提高区志编纂质量的关键环节

都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区志作为一项浩大的文字工程,内容庞杂,时有交叉,而且又是众手成志,这就更离不开精修细磨,编纂者必须始终紧绷质量第一这根弦。一是以审读促修改。如闵行区志总纂稿形成阶段,编纂者多次召开由分志主编和顾问参加的内评内审会,对编章内容逐一进行评议,修改后又将总纂稿交各承编单位审阅再修改。在自审和返还承编单位内审的基础上,市志办组织专家分4次对总纂稿进行初审,编纂者对修改意见和建议逐一落实。为广泛征求修改意见,还邀请兄弟区县方志行家帮助审稿。第二稿送审稿形成后,为主攻重点和难点,市志办邀请原市有关部门的业务主管领导帮助审读相关篇章。编纂者根据中指组办公室、方志出版社以及市内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详细的修改方案,每周召开一次修改通气会,扎实有序地进行落实。二是请专家帮修改。总体来看,第一稿和第二稿送审稿尽管经过多次打磨,但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是屡见不鲜,如何打造好第三稿,编纂者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看到自身潜力的有限,于是想到专家的手笔。在和10位专家沟通后,编纂者将第二稿修改稿按条块寄给他们,请他们从打造精品良志的高度对志稿进行审读,并作详细修改。专家们在对照前志、统揽全志、查阅典籍佐证的基础上,对志稿的篇目结构、逻辑顺序、图表、语言、错别字和标点符号进行细致修改。三是抓统稿再修改。在第三稿形成阶段,强化主编、执行主编(总纂)责任意识,主编、执行主编(总纂)主持每周一次的修改通气会,及时讲清修改中需要统一注意的问题。修改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统一由主编、执行主编(总纂)最终解决。为加强统稿力度,在主编、执行主编(总纂)通看全稿的同时,安排人员配合统稿,请专人就表格、数字、法律法规名称等内容专项统稿,请相关部门、企业专业人员核对产品名称、型号,对涉密内容再度请区委保密局和相关部门把关。

1.刘其奎:《关于第二轮志书质量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地方志》2011年第2期。

2.吴忠,杨建:《以改革创新促文化发展》,《光明日报》,2006年5月16日。

3.朱佳木:《注意防止倾向性问题,巩固和发展地方志事业大好形势》2013年4月12日,在全国省级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上的讲话,《新疆地方志》2013年2期。

4.陈野:《关于提升志书内在品质的思考》,《中国地方志》2011年第2期。

5.陈曼平:《论志书编纂全面质量管理与建立质量保障机制》,《中国地方志》2006年第4期。

6.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编:《地方志工作文献选编》,方志出版社,2009年版,第64页。

7.王振青,李泰年:《提高志书编纂质量要注意处理好八个关系》,《中国地方志》2014年第6期。

K29

李志英,上海市浦东新区党史办,《闵行区志(1992—2011)》执行主编,《浦东新区志(1993—2009)》执行总纂,博士(上海 200135)

刘雪芹)

猜你喜欢
修志志书资料
经我校教师为主体的修志团队六年努力“上海共青团志”项目成果顺利出版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特色志书编纂专题会议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谈编译出版《西藏七大艺术集成志书》藏文版的必要性
浅谈提高第二轮志书的可读性
编印发行《山西省第二轮修志指导手册》
2013年河北区二轮修志工作扎实推进实现良好开局
“概述”是一本志书的概述还是一地总貌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