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李媛媛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南商丘476000)
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日益凸显了其理论和实践价值。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审视为核心,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意蕴,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既以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为指导,又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生态伦理;意蕴;生态文明;启示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我国政府进行了积极的审视和反思,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论断。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民生福祉、生态生产力、人类文明的视角来剖析新问题,提出新思路,从而来重新领悟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既离不开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引领,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认真研究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关联,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协调,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展开,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跃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启迪作用。
(一)肯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
早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初露端倪之时,马克思就敏锐地觉察到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等著作中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披露。在揭示和披露资本主义生态问题的过程中,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为科学把握生态文明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提供了重要启示。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存在物如果脱离了自然界而存在的话。那就构不成存在物。更不要提参与自然界的活动”[1]。可见,马克思把人这种自然存在物置于自然之中,视作自然的一部分,把自然看做是人的无机身体,肯定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避免了把人凌驾于自然之上或自然之外的形而上学思维。马克思还把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作为对人类的本质的研究的起点,提出了“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然本质”概念,试图通过强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来构建一个深层次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双重和谐的社会。其实质上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与自然实现了的人道主义的统一。这表明了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充分肯定了自然界的价值,把人对自然的征服关系转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隐含着对自然界本身的尊重。
(二)突出“主体是人”的根本价值理念
马克思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把“主体是人”的价值理念始终贯穿其中,认为坚持主体性原则是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前提。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是以实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实践是主体即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双向对象化活动。人的主体性正是通过人的实践性表现出来,即人在实践中表现出自为、自主、自由、自觉的主体性特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面上是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实质上内含着自然对人的需要的满足意义,也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蕴含是自然作为客体对人这一主体的价值关系。离开了人的实践抽象地讨论自然,在马克思看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马克思反对把人与自然绝对对立起来,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作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他主张在实践的基础上,既看到自然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又看到不合理地利用自然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限制,即他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始终采取辩证的态度。但是无论是利用自然,还是保护自然,其根本都是为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从“物质变换”角度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
马克思在理解和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始终没有脱离实践这一根本前提。马克思的观点是: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人和自然通过实践的桥梁来实现的。这种特殊的关系其实质上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和自然物质转化的过程,他通过人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控制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2]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从自然之中获取物质资料,用以加工成为生产和生活所需的产品;二是人将生产和生活之中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马克思的物质转换思想理论,尤其是人与自然的物质转换,可以洞察人与自然的现实表现、产生根源及解决路径。也就是说,通过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能够帮助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实际上,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规模和程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先进生产力和发达的科学技术的介入,加速了物质变换过程的过程。但是自然界需要在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中有管控度,一旦超出自然界所承载的管控度,环境问题就随之而来。主要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使用,对生态环境的肆意污染和破坏。
(四)双重和解: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根本出路
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马克思认为仅仅靠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够的,也是不可能的。必须深入到人与人的关系层面,在生产方式上实现根本性变革,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解。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要适度,“需要变更现在存在的过去的生产方式和现在使用过去的生产方式的整个社会制度的完全推倒重建”[3],简言之就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替代生产资料私有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地阐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生产方式对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生成和发展的重要意义。马克思说,所有制变更之后,生产者是作为社会化了的人。他们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自身与自然之间的适度物质变换,并且这种物质变换不是单个的生产者,而是联合之下共同参与、共同控制,共同管控。这样他们可以最小的消耗,获取最有价值的物质变换。可见,在马克思看来,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最根本的是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即双重和解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根本出路。
(一)发展了作为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核心的人与自然关系
在认识、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关系上,马克思始终采取了实践的思维方式,即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做是实践基础上生成和发展的价值关系,而没有沿袭传统认识论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的抽象的外在统一这一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形而上学思想。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就是实践的关系,即通过实践而建立和发展的关系。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人与自然的统一、自然和历史的统一,才能显现出来,同时,随着实践范围的不断扩大,人的自然本质及自然所表现的人的本质,都会渐渐显露。而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从理论跃升为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深化了对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中的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如果说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把握源于他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实践,那么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就是以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所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运用在我国的生态实践之上,不断认识我们面临的生态问题、不断解决我们面临的生态问题的过程。在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始终以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为指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论断,这正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深化和发展。
(二)拓展了马克思的社会整体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把人与自然的和解和人与人的和解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根本出路,也就是说,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从根本上讲就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核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社会的和谐涵盖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社会整体的进步离不开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而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前提的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指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渗透到了经济、社会、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的统一,把侧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到了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的统一。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建设所提倡的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不局限于生态领域,而是一个牵扯面广泛,意指丰富的概念。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表面上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是处理“人、自然、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系。在这三位一体的关系体系当中,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自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社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拓展了马克思的社会整体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三)深化了马克思关于发展科技调和人与自然矛盾的思想
在马克思看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的根本出路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解,是从根本上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实现联合的人对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共同控制,使之成为发展人与服务人的利己力量,而不是限制人和阻碍人的异己力量。但是马克思也强调发展科学技术对调和人与自然矛盾的重要意义。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并没有价值属性,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会使之成为服务资本和人格化资本家的工具,人与自然的矛盾的诱因是资本,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是建立在以牺牲土地和践踏工人的基础之上的,尽管他也和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尽管也获取了巨额的物质财富[4]。在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下,科学技术虽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力,但是却破坏了创造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使资本主义的财富积累不能持久进行,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发展也必然不会持久。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使用,则可以使之成为服务人和发展人的工具。在社会主义社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尤其是离不开绿色技术的发明和运用。生态文明建设鼓励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低碳产业、绿色产业链等生态技术,充分体现了我们对马克思关于发展科技调和人与自然矛盾思想的深化,体现了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度把握。
(一)践行科学发展观,确立科学的生产方式
科学发展的伦理核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二是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发展。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根本指向的“人、自然、社会”三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与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精神是完全统一和契合的,是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发展,二者都把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视作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视作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为指导,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尤其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现实,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两个和解”思想,日益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的优越性。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把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在中国的最新发展成果作为重要指导思想,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而且要确立科学的生产方式。为此,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推进绿色产业链和循环经济,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具体来说,“要以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生态学规律,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协同发展”。[4]对此,我国以马克思生态伦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策略,不仅仅是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意。
(二)形成正确的生存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说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根本指向。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生存与发展的关系。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是承认自然的价值,即承认自然对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作用。生态问题是人对自然掠夺和征服而导致的生态失衡的表现。生态失衡也可以理解为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出现了裂缝。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实际上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危机,是人类追求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结果,最终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本身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历史上,人的生存方式主要经历了三种形态,一是远古社会畏惧自然、依附自然的生存方式,二是古代社会人与自然朴素统一的生存方式;三是近代社会征服自然的生存方式。正是近代社会征服自然的生存方式导致了生态危机。伴随着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跨越,尤其是资本主义生存方式的确立,资本家贪婪的本性开始显现,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无休止开发,肆意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是生态问题,更是人类的生存危机问题。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意义,认为人对作为自身无机身体的自然的保护,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保护。因此人要想爱惜自己一样,爱惜自然,否则就会失去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明确生态责任,树立新的生态价值观
人们所追求的生态平衡是基于人的实践的人化自然的动态平衡,而不是与人的实践无关的、自在自然的静态平衡。也就是说,生态平衡表征的是人的实践活动使自在自然不断转化为人化自然,并在转化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良性运行。但是,人作为实践的主体,有着不同的实践能力和价值看法。当人的实践能力还很低下,不足以打破生态平衡时,人的实践就被视作是合理的实践。工业文明时代,科技打破了这种僵局,科技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具备了毁灭生态系统的能力时,人的实践就表现为合理和不合理两种形态。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必须建立在对自然规律、人类生存和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基础上。不然人类的实践就将成为不合理的实践,即不利于人生存和发展的实践。为此,当代人必须明确自己的生态责任,自觉担负起保护自然、爱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生态责任。作为个体的人,人们应该着重从价值观层面进行改变,树立新的生态价值观,充分认识自然的价值,把自然作为自己的无机身体来看待,与自然和谐相处。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2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2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1-202.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2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3.
I046
A
1671-9123(2016)04-0115-05
2016-11-15
李媛媛(1982-),女,河南商丘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