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李光对“双泉”文化的贡献
——兼谈“双泉”核心文化内涵

2016-04-12 09:50段全林
三亚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苏轼内涵文化

段全林

(三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苏轼和李光对“双泉”文化的贡献
——兼谈“双泉”核心文化内涵

段全林

(三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苏轼和李光是构筑“双泉”文化的两位功臣。“双泉”文化包括以“双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双泉”的名称由来、对“双泉”水质的考辨与保护、对“泂酌亭”牌匾的题写与保护、名人赋予“双泉”的儒道佛思想、与“双泉”有关的楹联等,其中均包含着苏轼和李光对构筑“双泉”文化所做出的不同贡献。在这些文化中,最深层、最本质、最重要的文化,即“双泉”的核心文化,为名人赋予“双泉”的儒道佛思想。

苏轼;李光;“双泉”文化;贡献

今海口“五公祠”纪念地有苏公祠、五公祠、两伏波祠、琼园等组成,并称“三祠一园”。所纪念的人物除“五公”(李德裕、李纲、赵鼎、李光、胡铨)、苏东坡等谪臣外,还有两位伏波将军:西汉的路博德、东汉的马援,他们共同构成了五公祠文化的主体。“双泉”是其中的重要遗迹和文化遗产,是集自然和人文于一体的胜景。一提到“双泉”,人们便会想起“指凿双泉”的故事,想起“泂酌亭”,却没有注意到“双泉”所积淀的核心文化;一提到“双泉”,人们自然地与苏轼联系起来,却很少有人想起另一重要人物——李光。其实,苏轼和李光是构筑双泉文化的两位功臣。那么,苏轼和李光分别为“双泉”文化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呢?“双泉”所积淀的核心文化及其内涵是什么呢?本文着重探讨苏轼和李光分别为“双泉”文化做出的贡献,兼谈“双泉”所积淀的核心文化内涵。

(一)从以双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来看

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六月十一日,年已62岁的苏轼被贬海南昌化军(今儋州市中和镇),路过琼山(今海口市琼山区)借寓金粟庵(今苏公祠内)时逗留了几日,发现了双泉;苏轼65岁时,也就是他在儋州贬所三年离开海南岛回归时,再次在双泉之畔居住了几天,写下了著名的作品《泂酌亭并序》。苏轼前后两次路过双泉,并在双泉附近居住十多天。在苏轼离琼近50年后,即绍兴十四年(1144年), 年逾七十的李光拖着羸弱而多病的身子从广西藤江贬所来到琼山(今海口市琼山区)贬所,也“住在双泉旁边的金粟庵”,他“将双泉融入自己的诗文创作,多达十多篇。”[1]直接写双泉者有著名的诗歌《九月二日自公馆迁居双泉风物幽胜作双泉诗二十韵》(以下简称《双泉诗二十韵》)、《九月二日徙居双泉翌日徐自然使君李申之监郡携酒见过退成古调百三十言戏简二公一笑》(以下简称《戏简二公一笑》)、《双泉亭》(诗并序)和散文《琼州双泉记》等。苏轼和李光的这些诗文,无疑是双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研究双泉的珍贵文化遗产。

(二)从“双泉”的命名来看

苏轼被贬海南昌化军路过琼山借寓金粟庵时逗留了几日,做了一件令海南人民永远感激的事情。他发现周围泉水虽多,但很多不可饮用,百姓饮水是个大问题,于是他开始寻找水源了。一天,他在琼山城东北角的一个地方发现了两处可饮用水,遂指引当地民众挖井,果然挖出了两口井,这就是“指(动词,指引、指定)凿(开挖)双泉”的故事。苏东坡确立了“双泉”之总名,而后来盛传的“金粟”、“洗心”二泉名,则最早见于李光的作品,这一点鲜为人知。李光《戏作金粟汤赞》云:“我有一汤,香味胜粥。朝饮一杯,和气满腹。处处现身,是名金粟。”这就是 “金粟泉”(又叫浮粟泉,因喷涌而出的泉水在水面形成的小泡形似粟粒漂浮而得名)命名的源头。又云:“泉之泠泠兮以濯我缨,泉之湛湛兮以洗我心”,这是“洗心泉”命名的源头。因此,如果说苏东坡发现了双泉并确立了“双泉”之总名,奠定了使其成为名泉基础的话,那么,李光分别给二泉取名,则正式确立了其名泉地位。二人的功绩都不可磨灭。

(三)从对双泉之水质的考辨、保护来看

苏轼在《泂酌亭并序》序文中叙述了三年前发现双泉时的经过和有关情况,他说:“泉相去咫尺而异味。”意思是说,他指导民众挖出的“双泉”(两口井),相距咫尺,味道却不同。这异味在《冷斋夜话》里也有记载:“海南城东,有两井,相去咫尺而异味,号双井。井源出岩石滹(hū)中。东坡酌(取)水,异之。”以上文献都记载苏东坡发现双泉咫尺而水味不同,但未作考辨。苏轼离琼后,人们对双泉的环境缺乏保护,双泉近于荒芜。李光发现二泉之水“混而为一,非知水味者莫能辨也。”于是,作《琼州双泉记》进行详考,辨其源流,“然后知咫尺而异味者,非虚语也。”又在《戏简二公一笑》中说:“双泉信(确实)奇绝,岁久浑(都的意思)泥泞”、“稍觉藻荇繁,渐已产蛙黾(mǐn一种蛙)。”意思是说他发现双泉中泥土日久积深, 藻荇和青蛙繁衍生息。于是,他率众清理污秽杂草,使双泉恢复往日的水质和优美的环境。六年后他离开“双泉”往昌化军贬所时,惟恐“双泉”再受污染和损害,专门作“双泉亭”以护之,并在《双泉亭》序文中说:“稍葺治之,结亭泉上,瓮以青石,可百年。”[2]李光对“双泉”的精心保护,由此可见一斑。

“双泉”相去咫尺,但由于水味有别,它们后来的命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一泉,水味甘甜,汲者不断,近千年来不增不溢,至今保存完好,这就是享有“海南第一泉”美誉的“浮粟泉”。另一泉,水虽清而味不及,后遂无问津者,日久而湮没。清代乾隆时期琼州知府叶汝兰于该泉遗址建洗心轩以作纪念,才在李光离琼几百年后使人们重新了解了“洗心泉”的前世今生。李光在苏轼和叶汝兰之间承上启下的功绩不可磨灭。

(四)从对“泂酌亭”亭匾的题写与保护来看

苏轼65岁时,也就是他在儋州贬所三年离开海南岛贬移广西合浦时,他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双泉之畔,写下了《泂酌亭并序》,其中的序文叙述了“泂酌亭”亭匾的题写经过:

庚辰岁六月十七日,迁于合浦,复过之。太守(汉代郡之长官,后世相沿为州郡长官)承仪郎(唐宋时的文官虚衔)陆公,求泉上之亭名与诗。名(命名)之曰泂酌。[3]

这段序文叙述了琼州太守陆公建起了漂亮的亭子,请苏轼为亭子命名,苏轼挥笔题下“泂酌”二字,作为亭名。

“泂酌”二字的含义,有人从其字面意思译为从远处取泉水;有人译为清酒,理由是柳宗元《为韦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曰:“敬陈泂酌以告明灵。”其中的“泂酌”,有的人认为指敬神用的清冽的美酒。我们认为苏轼题写的“泂酌”二字表面上指清泉或甘甜的泉水,实际上另有新义,喻指做人、做官要像“双泉”之水那样清纯、无私、厚德载物,并不是清酒之意,更不是从远处取泉水之意。 李光贬居双泉时,苏轼当年写下的“泂酌亭”题匾已不挂在亭上。他四处寻找,“因(就的意思)访寻旧题,得‘泂酌亭’三字于乡老”,请朱景贶(kuàng)“复揭(高举的意思)之亭上”(把它高高地再挂在亭上)。当郡守请他写双泉诗的时候,他说:“顾(想到)东坡绝唱在前,何敢轻作?”他认为双泉之胜全仰仗苏公:“地偏无俗辙,境胜赖前贤”。因此,如果说苏轼为 “泂酌亭”题写了亭匾之名的话,李光则保护了这块题匾并强化了东坡为双泉的贡献。

(五)从为“双泉”赋予的儒、道、佛思想内涵来看

苏轼写的《泂酌亭并序》曰: 泂(jiǒng从远处)酌(zhuó取)彼两泉,挹(yì舀水)彼注玆。

一瓶之中,有渑(shéng古水名)有淄(zī古水名,此处渑、淄为不同味道的代称)。

以瀹(yùe烹煮)以烹,众喊莫齐。

自江徂(cú到、去)海,浩然无私。

岂弟(kǎi tì即恺悌,大而长)君子,江海是仪。

既味(品尝)我泉,亦哜(jì稍尝一下)我诗。[3]

全诗意思是说从远处取两泉之水来灌入这瓶子中,这瓶子中因为水的来源不同、味道不同,用它来煮茶,喝的人能尝出味道不一样。但是,两泉之水自江到海,浩然无私的品质是不变的。君子为民的恩德大而长,生活在大江大海边的人们也因此有了学习的榜样。来到“双泉”的人们,不要仅仅只是饮用这清泉之水,更重要的是从我的诗中品出做人的真味来。

苏轼的这首诗是对儒家经典《诗经·大雅·泂酌》的继承和发展。《诗经·大雅·泂酌》第二章曰:

泂酌彼行潦(háng lǎo路边的积水),

挹彼注玆,可以濯罍(zhuó léi洗涤盛酒的容器)。

岂弟(kǎi tì大而长的意思)君子,民之攸(yōu所)归。[4]

这首诗的第二章意思是说:远舀路边积水坑,舀来倒进我水缸,可把酒壶洗清爽。君子恩德大而长,百姓归附爱戴他。

《诗经·大雅·泂酌》用比兴手法,通过舀取路边的积水洗涤盛酒的容器、造福万民的事实,告诫那些为官者要做百姓的父母官,要爱护百姓,百姓才爱戴他、归附他,体现的显然是儒家惠民思想和民本思想。

苏轼继承《诗经》中这首诗的比兴传统,赋予“双泉”之水新的意蕴,是在告诫包括陆公在内的所有官员要像“双泉”之水一样浩然无私,并且能够爱护百姓;告诫所有游览“双泉”的人们,既要饮用这清泉之水,更要品出像“双泉”之水那样的清纯、无私、厚德载物等做人的真谛。这显然赋予了“双泉”做人、做官的儒家思想内涵。

李光的诗文作品也赋予了“双泉”的儒家思想特质和内涵。他在《戏简二公一笑》和《双泉诗二十韵》等诗中反复咏唱“双泉”:“余润分畦圃,支流给市廛(chán存储、销售货物的房屋)”,“秋蔬灌百畦,夏稻溉千顷”,“余波及农圃,父老免叹嗟”,“瓶罂(yī ng盛水的容器)日夜汲,闾里悉周遍”,这些诗句体现出双泉的惠民特性和儒家的惠民思想;李光穷居双泉,却“我亦惯穷独,客至但煎茗”,“一味清泉堪瀹(yùe烹煮)茗,千年牍简可忘忧”,体现出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风范。[4]

不仅如此,李光曾官至宰相,因主张抗金而遭贬谪,但他并没有因挫折而倒下,而是吸收道家和佛家的生存智慧,通过写诗以求道家隐者的恬淡之意,以达佛门弟子的人生超脱。比如,他在《双泉诗二十韵》)中说:“挹彼注两泉,渑淄忘分辨”,“陶公岂虚言,掬饮逃祸难”,这些诗句显然带有道家的意味儿;又说:“雁过空遗影,僧来忽悟禅”,“时时俯清泠,照见本来面” ,这些诗句带有佛家的禅理、禅味儿。[2]

李光的这些诗句,主观上为的是抒胸中块垒、博他人一笑,客观上却赋予了双泉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内涵。因此,如果说苏轼赋予了“双泉”儒家思想内涵的话,那么李光则丰富了“双泉”的儒家思想内涵,并增添了道家和佛家思想内涵。

值得注意的是,“五公祠”纪念地中有两幅关于“双泉”的楹联, 这两幅楹联与苏轼、李光所赋予的“双泉”儒、道、佛思想特质和内涵相一致,丰富了“双泉”的核心文化内涵。

其中一幅在今天的琼园浮粟泉泉台上,为清乾隆五十七年任琼州知府的叶汝兰撰写,至今保存完好,为“双泉”的文化珍品,联语曰:“粟飞藻(zǎo华丽的文辞)思;云散清衿。”上联意为:俯视浮粟泉,水面如镜,状似粟粒的小泡不时喷冒,令人文思飞动,浮想联翩。下联意为:仰观云散天开,忧愁消尽,顿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全联意味深长,它使人想起苏轼那清雅潇洒的神韵,也使人联想到李光那静观自得的神情;又在告诉前来的每位游者人生哲理:做人有时需要像汩汩泉涌一样,积极进取,乘风破浪;有时需要像云散天开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然物外。这样的人生哲理,显然既有儒家的精神特质,也有佛、道的精神特质。

另一幅楹联也在今天的琼园里,为琼州知府叶汝兰建洗心轩一百年后琼崖道尹朱为潮给该轩撰写的,联语为:“一水可曾将耳洗,纤尘绝不上心来”。上联妙在“将耳洗”,化用“洗耳”典故。这一典故说的是著名隐士许由听到尧让帝位给自己而感到耳朵受到了玷污,因而“临水洗耳”。后以“洗耳”喻指世人不被世俗的物欲、私欲所玷污,心性要旷达于物外。上联的意思为:耳根要保持清净,不被庸俗、肮脏的东西所玷污。下联的意思为:保持平和心态,摒弃邪念私欲,就不会被世俗的尘埃所侵袭。整幅楹联蕴含着旷达物外、超脱尘世的道家、佛家思想特质。 如果我们把上联的“将耳洗”的“洗”和下联的“不上心”的“心”拼合起来,恰好就是“洗心轩”的“洗心”二字;如果我们再结合苏轼“洗心泉”,仔细品读,这幅对联还可以这样来解读:倘若通过洗耳,而使心地一尘不染,岂不就是最可贵的泉水吗?只可惜人们已经不能再见到此泉了,“可曾”二字正流露出这种淡淡的遗憾。不过,真正意义的“洗心”,并不是真的要去用清水来洗心洗耳,而是要有苏轼和李光那样的随遇而安、那样的旷达物外的胸怀。整幅楹联所体现的随遇而安、旷达物外的主旨,正是佛、道的精神特质,是朱为潮赋予“洗心泉”或“洗心轩”乃至整个“双泉”的核心文化内涵!

综上,儒、道、佛思想为“双泉”的核心文化内涵。笔者尝试用简单、形象的词语“洗面、洗心”来概括。“洗面”者,经世济用、造福百姓、清纯无私等儒家精神特质也;“洗心”者,宠辱不惊、随遇而安、旷达物外、超脱尘世等佛、道精神特质也。当年的“双泉”,澄彻透明,映照二公;当年的二公,“双泉”侧畔,芳踪永鉴。苏轼和李光为“双泉”文化做出的不同贡献,如同“双泉”之水一样,源远流长,将永远被人们所铭记。

[1]曾庆江,周泉根,陈圣燕. 海南历代贬官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267-268.

[2]李景新.李光在海南岛贬谪文化中的贡献和地位[J].琼州大学学报,2006,(6).

[3](清)王文浩.苏轼诗集[M].北京:中化书局,2009:2350-2360.

[4]李光.庄简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230-240.

I2

A

(2016) 02-088-04

2016-09-08

段全林(1965-),男,河南安阳人,三亚学院教授,硕士,从事古代文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猜你喜欢
苏轼内涵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挖掘习题的内涵
苏轼吟诗赴宴
谁远谁近?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