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海市香洲区第六小学 陈 炜
寻找小学教育的 “原点”
文/珠海市香洲区第六小学陈炜
原点,是回到根源,接通地气,找到生长和发展的源泉。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小学教育的 “原点”是什么?思来想去,我找到了珍宝——研究孩子,读懂孩子,把孩子当孩子看。
(一)单一化去解读孩子
当下小学生的生活世界令人忧心忡忡,孩子们被多得有些麻木的兴趣班折腾着。家长和教师们有意或无意地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业上交情况,上课纪律或各类竞赛的荣誉等,被孩子的分数牵着鼻子走,谈何真正去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从本质上而言,孩子已被我们无情分割自由空间,单一化了。其实,我们蒙蔽了自己的双眼,看不到孩子的内心具有强大的原动力和可塑性。
(二)片面去认识孩子
对儿童的经典定义中阐释道:“儿童是自由者,儿童是游戏者,儿童是无知的探索者”。实际中,我们主要倾向是急功近利,会有意无意地过多地关注孩子的规范,忽视给予孩子解放和自由。进而,容易发现孩子的缺陷、喧闹、马虎、顽劣个性等等,而没有看到孩子聪慧的一面。不见树木,只见森林,教育失去了耐心和等待,充满责怪和批评。
(三)抽象地理解孩子
我对儿童 “复数说”与 “单数说”进行思索,不言而喻,我们更多地关注到 “这一班学生”“这一批学生”“这一群孩子”,而较少思考 “这一个”或 “哪一个”,忽略了孩子的个体研究,个性化的教育,“因材施教”与 “有教无类”只是纸上谈兵,自然不能给予孩子合适合理的最优化的教育。
当下的工业化时代最大的收获是 “效率”和 “速度”,而丢失却是对孩子天然的好奇心,丢失了对儿童世界的理解和尊重,最终丢失了解和研究儿童的意识和能力。更可怕的是作为孩子的引领者,教师们的思想常态停留在研读教案、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和相应的教学流程,将 “最好的自己”和盘托出亮给学生,而没有学生的影子,奇功伟业在此诞生?呜呼!教师不懂得了解孩子成长背景,更不会去研究孩子内心童真世界,不愿意洞悉其发展过程中的困惑,斗胆试问,好的教育从何谈起?
一言以蔽之,研究孩子是班主任最重要的 “基本功”。
首先,做一名“中医型”教师。成为医生的前提条件,是对病因的反复揣摩研究,具备透彻的了解和认知,具备丰富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大量的临床实践,拿到医师资格证后才能走上岗位救死扶伤。并且,医生治病时最讲究 “望闻问切”,仔细询问了解,通过各种检测确定病原,进而 “对症下药”,有些病重者则需要 “长期治疗”,才能根治。
依此类推,成为教师的前提也必然对儿童生命发展特征有所了解,掌握其成长的阶段性、认知性和规律性,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孩子的成长。在此基础上,再安排教育教学,才能更好地做好教师工作。
其次,做一名 “童话作家型”教师。安徒生说过:“童话作家的最大优势就是持有一颗不老的心”。我十分认可,教师总把 “我说了算”的帽子戴得高高的,“天下老子我最大”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教师就是真理的化身。小学教师失去本该有的 “童心”,这不知不觉中与师生关系划开了界线,形成楚河汉界,无处不在的隔膜与对立。教师们应时刻关注到孩子的内心状态和好奇心,站在 “孩子立场”看待孩子,逐步内化 “儿童意识”和 “学生意识”,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爱,进而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教育新天地。
再次,做一名 “心理分析型”教师。孩子出现问题,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就是喝斥教训一番,再来一则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们并不买账,更不用谈感恩你的婆口苦心的教育,效果恰得其反。其实,先要放空自己,处于一种无知的状态,放下教师的架子,走进孩子们的心里,让学生认识学生;常怀一份同理心,将心比心去体验孩子心灵,感悟孩子童心世界,进而更好地理解孩子。多提供开放式的问题,多问几个 “为什么”,多给予几个 “民主选择”,最后,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 “葫芦里卖的是好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无视或不符合人的天性和发展规律,这是没有根的教育常识。”周国平先生说:“教师没有深入人心、洞察人性的睿智,教育也难免是隔靴扰痒。”的确,需要找到小学启蒙教育的 “原点”,把根留住。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让我们蹲下来,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知学生之所需,明学生之所要,乐学生之所乐,拉着孩子的手,一起做真人。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