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柏平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课教学方法探索
张柏平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培养中职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对策。四川化工高级技工学校在学生入学一年级教学大纲就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该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以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和自学相结合,以校纪和案例为切入点,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心理辅导,通过系统地学习,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正确面对社会,面对人生。本文结合学校相关工作实践,从教学方式方法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中职生大多十六七岁,听惯了家长、老师的说教。如果心理健康课再用文化课那样的讲述讨论法上课,学生会厌倦。因此,心理健康课要以活动为主要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自觉配合。同时学生要在亲自参与各个教学环节、教学情景中去感悟并解开心中的困惑,慢慢让学生在活动中由参与者逐渐成为组织者、规则制定者,积少成多,最终达到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实践教学中,上好心理健康课的方法很多,有讨论法、演示法、游戏法等等。
情绪激励法。中职学生对心理健康课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学习主动性差。上好一堂心理健康课,课前导入非常重要。采用情绪激励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往往会事半功倍。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教师擅长什么就用什么。如唱歌激励。课前唱拍手歌,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中,把学生神经调动起来,赶走睡意。即使学生唱歌不积极,老师大声唱,即便唱得再不好,都能吸引学生注意;朗诵激励。让全班学生一起朗诵名人格言以及励志的语言片段。内容可以一周一变,也可以一月一变。这些格言名句可以让学生收集,然后每个学生依次朗诵,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在朗诵中让学生自我感悟,自我教育;问答激励。上课时可以大声问全体同学:“今天你要努力吗?”学生则统一回答:“是的,我一直尽最大努力。”“今天你要收获吗?”“必须的!”
内外圈交流讨论法。心理健康课最需要课堂上互动,许多内容和话题都需要学生发言、讨论,还要学生彼此交流看法和观点,分享经验和体会。一般是把班级学生分成小组形式进行,但小组分享范围小,于是可以用内外圈交流讨论法扩大交流范围。具体的做法是学生站成两个同心圆,内外圈学生一对一讨论、交流、分享一个话题后,外圈学生不动,内圈学生向左或向右移动后,又对外圈的下一个同学交流,这种组织方式可以让每个学生之间都有交流沟通,同时适合课堂讨论与做各种课堂游戏。
卡片教学法。师生列举知识条款、心得体会、看法观点时,用词条形式展示或板书在黑板、纸上的方法,这既让学生动手操作,又便于分析比较。
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这主要用于团体训练。具体满足几个标准:有任务说明;学生可以自行组织、安排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能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完成后交流体会和看法。
模拟情境教学法。面临就业和择业,许多中职学生根本不知道职场压力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学校教育必须提前给学生预设社会模型,让学生在其中知晓基本处事方式,了解行为规则。模拟情境教学就是根据专业方面的职业岗位模拟一个社会场景,比如法院、餐厅、储蓄所、办公室、公司等等。心理健康课可以根据学生从业前后的心理变化,预设这样的职场模型,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真实体会以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上课方式方法千奇百种,目的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心理健康课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起来,除了方法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心里要充满对学生的爱。教师把爱给学生,学生才会给教师更多的爱,这是所有人心理健康的基石。
(作者单位:四川化工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