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玢
影片《黑天鹅》中舞蹈元素和电影艺术的关系
□叶玢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把舞蹈与电影结合起来,不但提升了影片画面呈现的视觉效果,还增加了电影的艺术美。舞蹈元素运用到电影中,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黑天鹅;舞蹈元素;艺术性;思想性
(一)电影《黑天鹅》的思想性
电影《黑天鹅》讲述了女主角妮娜在塑造和驾驭与自己纯真善良的本性不相符的黑天鹅的过程中,加以外部环境包括母亲、总监托马斯、莉莉和贝丝的影响,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盘涅重生以及最终毁灭的故事。通过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她是一只活脱脱的白天鹅,她内心纯净,没有污染。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反思妮娜生活在母亲看管的家庭监狱里,内心压抑、精神生活单调,导致她在表演中思想压力太大,无法在黑天鹅角色中展示出自由、冷艳、刚烈和果敢。
第二,妮娜对于掌握黑天鹅角色付出了惊人的努力,最终走火入魔,出现自已的好友在不择手段地迫害她的幻觉。终于她在幻觉的恐惧中杀死了莉莉,变成了一个敢于为理智和爱情奋起反抗的“黑天鹅”。
第三,妮娜的表演得到了巨大的成功,虽然结局是死亡,但她做到了完美,她为自己的《天鹅湖》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因为她充满了美丽的笑容。
从《黑天鹅》,从妮娜,甚至是母亲、莉莉等人那里,可以看到太多关于梦想与欲望、超越与失衡、本我与自我的东西,值得我们深思。
(二)电影《黑天鹅》的艺术性
1.电影《黑天鹅》中的色彩艺术
电影《黑天鹅》通过对色彩的把握和运用,升华了主题,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变化。影片中的女主角妮娜进行了一系列自我精神的痛苦挣扎,在整个过程中从开始可爱的乖乖女形象,到中间顺从的行为,又到最后完成对脆弱自我的巨大挑战。影片中主要由白色、粉色、黑色和灰色几种颜色构成,也表现出不同的意向和主体情绪,通过对色彩艺术的运用,进一步显示出影片的内在魅力。
色彩的运用与把握串联起来了电影剧情的发展。从最初的浅色调,包括妮娜平时生活里的粉色的卧室装饰风格等,都不难看出剧情的基本走向,当时的基调是处于十分轻松的、懵懂的并未完全发育的萌芽状态,然后色调开始由温暖、清丽变得苦涩、灰蒙,把观影者带到一个迷离的状态,从而揣测剧情可能要发展的趋势并且能够大致感受到剧情开始变得捉摸不定。
后半部分的整体基调是较为阴暗的,色彩是较为深沉的,表现出了妮娜在竞争过程中因为压力太大而给自己带来的心理负担,较大成分是通过黑色来表现的。黑色不是单单体现在表现背景方面,还体现在角色的装饰及妆容中。影片试图通过背景、人物着装甚至手链等细节表现阴暗的基调,给观众一些心理暗示。
2.电影《黑天鹅》中的舞蹈艺术
舞蹈这一艺术元素融合在影片中,让电影被赋予了更加饱满、更加活跃的生命价值。在电影情节发展中,表现黑白天鹅的片段不止一次地出现,并且对挥鞭的镜头给了一个特写。在妮娜独自一人在家里练习时,电影的画面亦是以其投放在舞台上表演的形式呈现。在黑天鹅的片段里,这部分是对天鹅们基本功的考验,而且也是妮娜难以实现突破的一部分。为了集中反映妮娜完成超越自我的人生经历,电影在各个阶段对同一个片段进行演绎。在影片的最后,妮娜终于实现了自我超越,也终于做到了黑天鹅即是白天鹅、白天鹅亦是黑天鹅的高度统一。
大多数歌舞片中的舞蹈场面基本上都是源自美国百老汇的“音乐剧”,但百老汇的“音乐剧”中舞蹈部分只占有极少的分量,是一种纯娱乐性质的存在,这不同于舞剧。舞剧把舞蹈艺术作为最主要的核心成分。在舞剧中又分为“情节性”和“表演性”两类表演形式。“情节性”是通过舞者的肢体动作、节奏等来刻画、表现人物的性格及剧情。“表演性”是在舞剧中存在的纯舞蹈表演。所以《黑天鹅》中没有体现《天鹅湖》中的“表演性舞蹈”,但“情节性舞蹈”作为叙事的关键得到了完美呈现。舞蹈演员妮娜通过黑天鹅的舞姿把其内心深处的情感表现出来,完成对黑天鹅形象的塑造。所以黑天鹅之舞在《天鹅湖》中也是关键性的“情节舞蹈”。电影《黑天鹅》和舞蹈《天鹅湖》之间的关联,可以让观众更能产生情感和视觉上的共鸣,也可以通过两者之间的对比,使观众体验到芭蕾舞在电影和舞台上表现的不同韵味。
(一)矛盾失衡的妮娜
影片《黑天鹅》讲述了卓尔不群的女主角妮娜在对于角色的揣摩里,由于母亲对其施加了非常大的压力、托马斯对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以及其自身的压力等多方面作用下,其出现了精神分裂。女主人公和其他芭蕾舞演员相同,对于自身的事业有着强烈的热爱,然而在争取领舞这个让人心生艳羡的位置时遇到了同样富有才华的莉莉,于是莉莉在妮娜心里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妮娜认为自身遭到他人的觊觎,被禁锢在一个充斥着阴谋的世界里。在二人展开全方位竞争的同时,在臆想里,妮娜越来越觉得自己就像《天鹅湖》里纯洁善良的白天鹅,被诡计多端的黑天鹅诬害、倾轧。在对黑天鹅的表演展开揣摩的时候,妮娜的心灵亦逐渐变得扭曲,她意识到内心深处实际上亦为黑暗的,此种黑暗能够使自身走向毁灭。经由芭蕾舞此类有效的艺术载体,人的劣根性亦展现得非常充分。妮娜好似行走在刀尖上的舞者,牺牲自身以谋求艺术上的成功。
(二)敏感脆弱的贝丝
电影里的贝丝是妮娜身处芭蕾舞团的前任“天鹅皇后”,其曾经有过非常让人艳羡的演出生涯,她的魅力能够说上升到了托马斯所说的“观众爱你”的高度,然而其亦为人格分裂者,敏感且十分脆弱,最终对于自身的表演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作用,在妮娜获得“天鹅皇后”的荣誉之后,情绪爆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点,最终在一场车祸中丧失了再一次登上舞台的机会。贝丝的形象对妮娜而言是十分令人艳羡的,由于贝丝具有浓厚的成熟女性的韵味,这是饰演黑天鹅此角色的必不可少的前提,而妮娜还不具备此种魅力。
(三)狂放不羁的莉莉
莉莉是妮娜身处的芭蕾舞团里的一名芭蕾舞演员,其舞姿、对于难度较大的动作处理的技术均不如妮娜。她的舞姿与她本人相同,彰显着一种狂傲的姿态,但某些时候舞蹈动作会存在明显的失误,然而她却可以变成黑天鹅角色的替补,仅仅是由于她具有妮娜不具有的妖冶以及女性魅力。妮娜对于莉莉的这种气质是不屑的,但为了角色她又必须尽全力学习这种气质,因此在臆想里妮娜和莉莉之间有时候非常亲密,有时候又一触即发,此种非常矛盾的心理亦是整部电影的一大亮点。
(四)母亲和托马斯
妮娜长时间与母亲居住在一起,实际上她亦长时间遭受母亲的支配。母亲并非是一个成功的芭蕾演员,因此她把自己的孩子看作自身的延伸、自身理想的寄托,从小就塑造妮娜成为她意志层面的代言人。
托马斯一直教妮娜怎样将自身完全释放,基本上能够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妮娜为了角色前往托马斯办公室时,妮娜首次摒弃了自身的“懦弱”,咬了托马斯一口,而恰是这一瞬间,托马斯意识到妮娜身上亦蕴含着与“黑暗”非常相似的气质;第二阶段是在舞厅,托马斯饰演王子一角试着使妮娜能够真切感受到被黑天鹅引诱从而走向毁灭的气质,妮娜逐渐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黑天鹅性格的发展(黑天鹅的性格基本上是追求快感、毁灭以及反抗);第三阶段是最终公开演出时,黑天鹅的特质已经完全表现出来,这与托马斯让莉莉变成妮娜替补的决定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
好的舞蹈可以让电影角色更为生动饱满,让主人公的形象获得更为深入的表达。人格分裂的妮娜经由自身的舞蹈向观众展现了黑白天鹅之间在角色上的转换与两类表演风格的巨大差异,舞台下的人们在她的演出里亦能真切感觉到其内心的冲突与对于未来的迷茫。因此,好的舞蹈有助于电影角色的形象塑造。
电影经由几场类型不一的舞蹈的表演视角来表达主人公的情感,不管是动作抑或是表情,均将舞蹈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促使电影的质感达到新的高度。导演在电影题材的选择上非常恰当,把人物性格与影片制作密切关联在一起,让整部电影看起来浑然一体。我国电影应当对《黑天鹅》此种电影的艺术价值加以借鉴,最大程度将民族文化的精髓发掘出来,让我国电影步入一个新的时代。
1.汪以平.舞蹈艺术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陈煜芳.在电影里舞动生命——浅谈电影中的舞蹈[J].艺术研究,2012(1).
3.刘宏球.影视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安阳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