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阳山县实验小学 胡国坚 罗少锋 阮书敏
强化实践体验彰显习作个性
文阳山县实验小学胡国坚罗少锋阮书敏
“体验式”习作教学追求的是“先体验后习作”的活动过程,引导小学生在 “体验—写作—分享”这样不断反复的沉淀中激活学生的真情体验,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真正实现 “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思,我手抒我情”的目的,解决当前小学习作教学“假、大、空”和学生作文“抄、凑、拼”的弊端。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情景,还原学生日常生活所亲身经历的内容,唤醒学生对这些熟悉事物的体验,从而有效拨动学生沉淀的思绪,最大限度地释放积累的情感,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如阮书敏老师在指导学生撰写 《妈妈的白发》这篇作文时,凭借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了这样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一次晚饭之后,和父母一起坐在客厅闲聊,你在妈妈的身后摆拢着她的头发,无意中发现了妈妈的秀发里夹杂着几根白发,心里好难过,想告诉妈妈,又开不了口,怕妈妈伤心难过,于是你提笔写下了……”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自然的引发出学生的由衷之言,使学生的写作从 “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走向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境,再也不会为 “无米之炊”而苦恼,使文章生气盎然,个性凸显。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因此,我们期盼通过体验式习作教学带动创作,引导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感知人间冷暖,情感悲喜,物换星移,花开花谢,学生就会通过自己的语言方式,依托想象与联想等来描摹再现自己的所见所闻,解决 “无米之炊”的问题。如邓文访老师在 《找春天》的习作指导课上,先让孩子们谈谈看到的、感受到的春光美景,然而老师看到效果还不够理想,孩子们眼中的春天景色千篇一律都是绿树、红花。于是邓老师话锋一转:“有没有哪位同学观察到的是不同颜色的春天的?”学生一脸愕然:难道还有不一样的春天?班长犹犹豫豫地站起来:“老师,我看到的是五彩斑斓的春天。”“哦?有意思,接着说。”老师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班长接着说道:“春姑娘穿着绿衣裳来了,两手还带来了好多好多的植物种子,红的,黄的,紫的,蓝的,黑的,橙的,青的……这就是一个五彩斑斓的春天!”小韵说:“我眼中的春天是白色的。春天就像一张洁白的纸,是春姑娘在大地上翩翩起舞,舞出了绿树绿草;舞出了千姿百态的花朵;舞出了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舞出了天边的那片绚丽的云彩……这张白纸就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了!”……学生的话题打开了,大胆地放飞想象的翅膀,描绘出一幅又一幅春天的精彩画卷。透过学生们热烈的话语,我们发现同一项体验内容在不同的学生体验中呈现出了不同的风采,这就是体验式习作教学的魅力与价值。把说话训练与作文形式和作文内容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讨论和描述,再进行书面作文,让学生独特的体验在文本中肆意地流淌,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习作个性就会得到充分的展示。
“体验式”习作教学就是要打破传统作文教学的内容观、时间观和空间观,拓展作文实践空间,将作文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 “体验—写作—分享”这样不断反复的沉淀中了解世间百态,窥视人情泠暖,感知世事变迁,品尝生活滋味,有了丰厚的生活基础,也就有了丰富的写作材料资源,就能为习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给学生带来一种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惊喜,学生的独特体验就会在文本中肆意地流淌,自然而然孩子们就会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道实感,这样才能摒弃习作上的“拐、作、造、假”甚至“克隆”的歪风,生成出许多更优秀的作文。比如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古迹名胜,采访名人趣事,调查家乡变化等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投身生活,使学生个体的个性化与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扩大视野,发展能力,磨砺个性,发展个性需求。
责任编辑黄日暖
实习编辑王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