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市海头中心小学 林 平
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江苏连云港市海头中心小学林平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成为学校教育的神圣使命。小学阶段恰好是各种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形成的奠基时期。在小学英语学习中,老师需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问题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动力,也是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载体。小学生天生对未知事物充满着好奇,具有很强的探索欲望。老师通过精心的设计,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着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利用自己学习知识的能力,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活动。
在学习苏教译林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英语的Unit 5 Seasons时,老师让学生掌握了教材上对于Spring、Summer、Autumn、Winter的描述之后,为了拓展学生的思路,提出了问题“What season do you like?”学生们的答案非常多样,各有自己的观点。老师继续发问:“Why?Why do you like winter?”喜欢冬天的学生说:“In winter I can make a snowman. I like snow.”老师问:“Oh,do you really see snow in winter in our city?”老师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认真思考,“No,but I saw snow in other place.”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高度的认可,表扬学生的做法,运用英语正确地阐述自己的想法观点,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
由此看来,有目的地设计问题,可调动学生积极的思考,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在思考问题答案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思维训练和能力发展都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实施。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借助一些精巧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置身于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没有任何压力,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可以自由发挥想象,灵活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寻问题的答案,从而达到训练创新思维的目的。
学生在学习了apple、pear、orange、grape、peach等水果类的单词之后,老师为了巩固学生的英语知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了问题“What is your favorite fruit?”。这个问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了各种水果的图片,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加上图片的刺激,产生了很多想法,有学生说:“I like apples best because they are sweet.”有的学生说:“I don’t like grapes.They are sour.”学生在这种问题情境下,自然而然地会思考,回答老师问题就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思维训练。
由此说明,老师需要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花费心思,为学生的创造性回答问题,训练创新思维,提供一个有利的外界环境,感染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鼓励学生给出不一样的答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常态。没有良好的师生互动,课堂教学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提问答问是师生互动最常用的一种方式。问题的设计与提问技巧也是影响师生互动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需要运用问题,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在学生学习了一些如teacher、doctor、worker、cook、driver、police、 nurse等职业名称的单词后,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说出的工作地点,猜出职业是什么“He works in a school. What does he do?”学生们立刻反映出:“He is a teacher.”老师让学生仿照自己的提问方式,和同学进行互动练习,可以借助肢体动作,让学生猜测对方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学生们通过自己已学的英语,加上极具创造性的体态语言,活灵活现地表现了不同的职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性。通过这种问题的互动,开动学生的脑筋,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
由此发现,问题是师生实现互动的媒介,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也要允许学生向老师提问,教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掌握提问的技巧,积极与老师互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能力对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小学英语学习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信息量巨大,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良好载体。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应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在答题、质疑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创新思维,获得创新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