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施小计,活化课堂

2016-04-12 00:52江苏常熟市梅李中心小学顾晓莉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35期
关键词:金蝉脱壳泸定桥游戏

江苏常熟市梅李中心小学 顾晓莉

巧施小计,活化课堂

江苏常熟市梅李中心小学 顾晓莉

时下,宫斗剧热播,《金枝欲孽》《步步惊心》到后来的《甄嬛传》《芈月传》等电视剧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收视狂潮。观众的心情随着剧中人物的悲喜而跌宕起伏,为悲情小主的不幸命运惋惜,更为后宫娘娘们的厉害手腕所折服。成功绝非偶然,纵观全集,剧中的“狠角色”无一不是饱读诗书、才智过人、懂取舍知进退、识大体顾大局,最终赢得皇帝赏识,一次次地化险为夷,终能后宫独大。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娘娘们的大智慧小计谋能否与我们的语文课堂相结合,从而开创一番不同的天地呢?

一、收买人心,巧妙“悟文”

“得民心者得天下”。收揽人心是一种无言的说服,更是求人成事的极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近期我执教了《金蝉脱壳》,课文所描述的是自然界中蝉脱壳这一神奇有趣的现象,平时不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是很难看到这一奇特景象的。根据文章的学习重点——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其神奇有趣。我想,光靠文字是不足以让学生真正理解的。于是,在课前我查找资料,上网寻找合适的课件和动画,还特地准备了“秘密武器”——几个真蝉壳,以便让学生更好地认识。

文章的第四、第五自然段是重中之重,我先让学生自学,边读边想象蝉脱壳的样子,圈画出关键的字词。巡视中我发现同学都不太理解文中对“蝉尾脱壳”的描写。我请同学先找出动词,再模仿蝉儿来做一做,亲自来体验。学生热情高涨,学习兴趣浓厚。在此过程中,我发现大家特别喜欢“抖动”一词,都一边嬉笑一边卖力起劲地做着动作,但大多数做得并不标准。于是我趁机介绍了“扭动”和“抖动”的区别。经过指导,配合着一系列动作,大家边做边读,很快就掌握了金蝉脱壳的过程。

课文四、五两个自然段是需要背诵的,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对这项任务的完成质量并不高。为了激发学生的背诵热情,提高当堂背诵的能力,我设计了一个“背诵比赛”,背得最快最好的同学将得到一份奖品。当我把“秘密武器”——几个真蝉壳放上讲台,由于之前教学的铺垫,学生早已对金蝉脱壳产生了浓浓的兴趣,如今见到了真蝉壳,他们立刻兴奋地尖叫起来,都想得到蝉壳好好欣赏。接下来,学生们认真准备,积极背诵,整个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虽然最终只有几位同学得到了蝉壳,但我立刻进行了引导:没有得到蝉壳的同学不要遗憾,只要你走进大自然去仔细观察,细心发现,就一定会找到许多更大更好的蝉壳的。看着学生们脸上坚定的表情,我不禁喜从心来。这几个蝉壳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下既掌握了课文内容,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培养了留心观察的习惯,真是一举多得啊!

二、声东击西,巧妙“障眼”

作文综合了语文学科的各项能力。它不仅是学生语文素质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能力。但是学生对于写作往往是头疼至极。在教学习作七《写一次体验活动》时,我带领学生做了一个“盲人过河”的游戏。同学们一听“游戏”便炸开了锅,难掩兴奋之色,早已忽略了游戏的目的和由来。在活动中,大家有说有笑,玩得十分尽兴。游戏结束,当我说出趁热打铁,及时把这次游戏过程写下来时,大家竟然欣然接受,一致同意。显然这次其乐无穷的游戏让学生找到了很多写作灵感,乐写善写完成了第一步。在进行简单指导后,同学们开始埋头写作。本次作文表达一反平常过于雷同,缺乏新意,表达空洞的现象,竟出奇的精彩:“经过了这次体验,我知道了盲人的艰辛不易,甚至随时会发生危险。我们只是在游戏中扮演了一回盲人,而真正的盲人将要在黑暗的人生道路上生活一辈子,这是多么痛苦啊!”既写好了作文,又顺理成章地进行了思想教育。对于游戏时自己紧张害怕的心情也描写得十分生动:“我的心都快要蹦到嗓子眼了。”“双腿不自觉地直打哆嗦,几乎站都站不稳了,就像狂风中的干树枝般弱不禁风。”“原本又短又宽的桥面顿时变得长而狭窄,时间也像故意跟我作对似的,过得特别慢。我觉得眼前一片漆黑,好像跌入了无边的黑暗之中。”学生们妙语连珠,把习作写得生动极了。这样的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能从中进行作文教学,学生舒心,老师放心,岂不快哉?

三、故作愚钝,巧妙“引导”

教学中,教师有时不必急于彰显知之者的魅力,可以尽可能傻一点,故意向学生示其困惑,进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战胜挫折的欲望。比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学生突发奇想地提问:“老师,敌人明明知道红军要过大渡河,为什么事先不干脆把桥炸掉呢?”对此,我故作“愚钝”,没有马上回答,而是顺应他的问题附和道:敌人真是傻得出奇,如果把桥炸掉,不知要省多少事儿?”“泸定桥只剩几根铁链,红军为什么还能飞跃天险,战胜敌人呢?”问题抛出,学生顿时议论纷纷。

生1:泸定桥的地势那么险峻,只有几根铁索连接对岸,水流湍急,红军想过去的确很难,没有必要炸桥。国民党也没想到我军会那么英勇,他们以为,只要将桥上的木板拆掉,就可以阻止我军的进攻,简直可笑。

生2:在当地能建造这样的桥实属难得,炸了以后再建造就更难,再加上轻敌心理,所以没有炸桥。

生3:飞夺泸定桥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可歌可泣,让我十分感动。

……

这样故作“糊涂”,迫使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既培养了学生不盲从、不依赖的品格,又给学生留下了尽情挥洒的自由空间。

四、将计就计,巧妙“生成”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充满灵动和不确定性。“计划赶不上变化”,早已设计好的环节经常会出现突如其来的“意外”,这种意外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自然生成,也是教学智慧产生的最佳情境。教师应该独具慧眼,巧妙捕捉有益的“小插曲”运用在教学活动中,掌握“将计就计”的小本领,让课堂在意外中生成精彩,在灵动中生成智慧。

课上,我正在巡视学生的读书背诵情况,忽然发现一位学生手上拿着语文书,眼睛却不时往桌肚里瞟,我轻轻走到他跟前,弯下腰一看,原来他在看连环画《哪吒闹海》。他羞得满脸通红,我本来气得想没收他的书,再当众责罚,转念一想,他虽然上课三心二意,但爱读课外书也有积极的一面,灵机一动,就拿着连环画走上讲台,对同学们说:“刚才有位同学在看神话故事《哪吒闹海》看得入迷了,连老师走到跟前都没发觉,大家想听这个故事吗?”学生兴奋地回答“想”,我就绘声绘色地把故事讲给大家听,并把其中生动形象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如“心急如焚、兴风作浪、气急败坏”等。接着让同桌两人互相讲故事,再上台演一演。这样,学生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一举多得。课后我又找那位男生谈话,鼓励他今后继续多读课外书,但上课要专心。从他的眼神中我读出了感激、惭愧和改正错误的决心。面对课堂上生出的枝节,教师不要急躁,只要因势利导,顺学而导,紧扣文本,展开深度对话,自然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惊喜。

总之,成功的教师绝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领导者”,而应是一个不断获取新技能,时刻开启“超能”模式的智者,这样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占领属于自己教育领域里的“高地”。

猜你喜欢
金蝉脱壳泸定桥游戏
沪定桥:十三根铁链扛起一个共和国
勇夺泸定桥
——根据课文《勇夺泸定桥》编写
泸定桥(外二首)
看我“金蝉脱壳”
观金蝉脱壳
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飞夺泸定桥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