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镇化视角探析当下中国公共艺术的“公共性”问题

2016-04-12 03:41李文华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公共性城镇化公众

李文华

基于城镇化视角探析当下中国公共艺术的“公共性”问题

李文华

当下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城镇化进程正稳步推进并已经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基于城镇化视角探析中国公共艺术会发现,中国公共艺术与城镇化密切相关,同样正处于一个动态转变过程中。辉煌的背后也会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公共性”相关问题最为突出,而公共艺术最重要的文化价值恰恰在于其公共性——公众参与、公众需求、公众意志、公众表达、公众分享、公共精神等。所以,以针对“公共性”相关问题的探析为切入点,展开对中国公共艺术现状与未来发展的研究十分重要且正当其时。

城镇化;公共艺术;公共性

当下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城镇化进程正稳步推进并已经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基于城镇化视角探析中国公共艺术会发现,中国公共艺术与城镇化密切相关,同样正处于一个动态转变过程中。辉煌的背后也会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公共性”相关问题最为突出,而公共艺术最重要的文化价值恰恰在于其公共性——公众参与、公众需求、公众意志、公众表达、公众分享、公共精神等。所以,以针对“公共性”相关问题的探析为切入点,展开对中国公共艺术现状与未来发展的研究十分重要且正当其时。

1.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概况

《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自1949年至今,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大致经历了如图1所示的6个阶段。

图1 自1949年至今中国城镇化发展的6个阶段数据来源:《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与其他国家相同,中国城镇化的实质是空间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迁,相应地,其过程包括土地及地域空间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变、人口职业的转变等。

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1], 2015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全国性的平均值已经达到53.7%。但是,由于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社会等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相对发达,城镇化率最高,约为62%,中部地区是发展中地区,城镇化率居中,约为48.5%,西部地区欠发达,城镇化率最低,约为44.8%。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至少体现在6个方面:第一,促成人口转化;第二,推动经济、社会、空间等的发展;第三,促进城乡文化交流;第四,加快工业发展;第五,加快科技进步;第六,逐步实现产业调整。以西南边陲的贵州省羊场乡为例,该乡全部居民为布依族,曾经公众贫穷,基础设施落后,“天晴一身土,下雨两脚泥,街窄道不宽,逢集车难行。”如今,该乡在城镇化进程中早已旧貌换新颜,街道整洁开阔,交通便捷流畅,房屋高大敞亮,环境优美安适。浙江莫干山、河南郝堂村则通过政府规划、设计师参与、社会资本介入、公众协力,将空心村、院落民居改造提升为特色民宿,配合农家餐饮、骑游、农事体验等活动,使村落换发新春,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改善。

数据显示,2014年山东省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5%,高于全国平均值。省域范围内大部分村镇已经实现了生活富足,群众有愿望和实力追求更高尚的幸福生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考察城镇化时则在关注落户就业收入的同时,特别叮嘱孝敬父母。要知道,在中国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是普通人际交往德行判断的最重要标准。通过总理与群众交流的细节,可以看出国家城镇化政策中的倾向——政府有决心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前进。之所以要作此强调,是因为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与世界上任何国家一样,一定会伴生部分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粮食问题、大城市病、城市职能转换问题等。以百受诟病的空气质量为例就可以看出问题的客观存在:2014年,按国家新标准检测空气质量,抽取样本城市161个,结果145个被监测城市超标,占总数的90%。只有舟山、拉萨、三亚等16个城市达标,只占总数的10%。[2]

图2 由于对公共艺术的公共性重视不足导致中国不同城市中公共艺术同质化现象明显

中国政府和公众已经认识到城镇化发展利弊共存的现实,顺势而为,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镇化发展进入新型化阶段,并就此公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年-2020年)。规划的核心理念可以通过诸多关键词窥一斑而见全豹。这些关键词中的大部分与公共艺术研究与实践利益攸关——以人为核心、生态文明、主攻中小城市、农民工参政、培育中西部城市群、完善交通等。如前所述,可以感受到,未来中国的公共艺术大有用武之地:一方面,城镇化发展为公共艺术的设计实践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推动了城乡文化交流,提高了公众文化教育水平,加快了社会的民主进程,为公共艺术发展夯实了文化、教育、社会基础。

2.中国公共艺术的“公共性”问题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公共艺术也相应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由于种种原因也存在诸多问题,尤其“公共性”问题较为突出。

2.1 缺乏公众关怀,漠视公众对于个性化、地域性、时代性等的需求

南京市是中国的“六朝胜地、十代都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天津市依山临海,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城市风貌中西合璧、古今兼容;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比邻东海,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经济、金融中心,繁荣的国际大都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龙头;济南市,因境内泉水众多,别称“泉城”,是山东省省会,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是史前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些城市地域特色迥异,历史渊源不同,但是从图2中却遗憾地看到本来应该各具特色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在主题、表现形式、设计语言、加工工艺、制作材料等方面竟均表现出强烈的同质化、单一化。这显示城市建设者、管理者、设计师、艺术家等明显缺乏公众关怀,漠视地域差别。如何继承和发扬城市历史文脉、文化传统,凸显城市个性化品牌形象,已成为当下公共艺术面临的挑战和使命。

2.2 公众参与度低

一方面公共艺术在中国起步晚,公众对于公共艺术概念认识上尚存模糊,另一方面既往公共艺术类型单一,设计建设周期短,公众参与的机会少。既往在中国公共艺术类型相对单一:雕塑、壁画等是城镇管理者及公众公认的公共艺术,设计建设周期短暂,表情达意直观具象,蕴含信息传播快速高效,但这些类型的公共艺术设计制作专业程度较高,导致其成为管理者和设计师艺术家的单向信息传播工具,缺乏业主、艺术家、公众之间的交流反馈,不能充分反映公众意志,公众全程关注与参与的机会和兴趣自然降低。

2.3 公共艺术未能全面发挥其正向作用,有效推动形成公共精神。

在以往,业主的公共艺术项目招标书中,常见“高级、大方、上档次”等表述空洞寓意泛泛的要求词语,甚至被公众简称为“高大上”,并一度成为颇具调侃意味的流行词汇。而事实上由此招标建设而成的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艺术的核心特征“公共性“背道而驰。公众及业主对于公共艺术认识不足,其追求便容易虚妄空泛,设计建设也就容易违背专业规律。迎合“高大上”便会出现“假大空”。如此恶性循环使公众、环境、公共艺术渐行渐远。

2.4 公共艺术孑然独立

由于各种原因,公共艺术一度与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严重割裂,孑然孤立于公共空间,甚至产生了少数以公共艺术之名侵犯和污染公众视听的浮夸、庸俗、低俗之作,既哗众取宠,破坏环境,又公然蔑视公众审美品位,背离公共艺术基本设计原则。

2.5 公共艺术发展规划意识淡薄,相关法律法规配套滞后

目前在中国只有较少部分地区和城市出台过相关地方性法规,而且涉及面较狭窄,往往仅是公共艺术中的单一门类,比如2015年杭州颁布的《杭州城市雕塑专项规划》。

2.6 公共艺术可持续发展观念有待完善

公共艺术综合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观念有待完善。贪大求洋、尺度不当、比例失调、内涵缺失、做工粗糙、耗资无度等是很多地区、城镇公共艺术脱离现实盲目建设中常见的问题。树立正确观念,强化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综合系统考量其与在地的关系,着力产出公共艺术精品的观念尚待逐步确立。

3.建议与意见

首先,需要对于公共艺术“公共性”的内涵进行全面认识。公共艺术“公共性”至少应该着重关注这样几个方面:公众参与、公众关怀、公众表达、公众需求、公众分享、公共精神。同时,公共性必须通过法律法规加以保障才能真正切实有意义。

其次,充分认识公共艺术的作用与价值:公共艺术有助于推动社会和谐,增强社区认同,实现公众沟通,丰富城乡生活,促进文化繁荣,提升文明水平,激发积极活力,强化地域特色,提高土地价值,改善城市环境,创造就业机会。

另外,还应该认真分析和把握中国公共艺术多元化倾向,在中国公共艺术题材日趋丰富,媒介呈现多样,空间更加广泛,理念越发注重可持续性、功能与美学的综合性。

此外,还需要全面认识和丰富公共艺术的主要形式。对于公共艺术形式的认识应该更加包容,至少应该包含表1中所示的若干方面:

图3 公共艺术“公共性”内涵示意图

表1:公共艺术的形式正趋向多元丰富

基于前述内容进行反思,中国城镇化大背景下公共艺术发展需要实施五大策略:用地策略、功能策略、生态策略、空间策略、活动策略。

基于城镇化视角,为当下中国公共艺术围绕“公共性”问题长效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势在必行:将公共艺术纳入城乡规划;培养良好的公共艺术生态;加强公共艺术与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的契合度;依法保证公众全程参与公共艺术规划、设计、建设、评估;推动公共艺术多元多样发展;鼓励创新,强化特色,并从各方面为创新营造良好氛围。

4.结语

当下中国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经济、社会、空间的质量、效率协调发展的全新时期,政府和民众更加注重和珍惜城镇化带来的文明进步。公共艺术“公共性”相关问题必须深刻解析,协力解决,并集思广益、结合现实、兼顾未来采取科学长效切实可行措施。只有这样公共艺术才能为经济、社会、空间的效率推进、质量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称,2011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这标志着中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成长阶段,城市化成为继工业化之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环保部《2014年中国环境公报》。

李文华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公共性城镇化公众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
家乡的城镇化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