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开启为民服务新模式

2016-04-11 19:55郭永红
党员生活 2016年4期
关键词:务工人员基层干部互联网+

郭永红

近年,随州市结合实际,大力实施以“发展民主、保障民生、凝聚民心”为主要内容的“三民工程”,以基层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把“好事”交给基层组织去做,把“好人”让给基层干部去当,让基层党建真正植根群众、情暖民心。但在为民服务中也有一些困惑,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尚有差距。

困惑之一:有的服务“节奏慢半拍”。当前,农村、社区群体大体可以分为外出务工人员、本土创业就业人员和留守人员三大类,各类群体的需求逐渐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对“群众想什么”,要么想不到,如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更加渴望获得社会的关爱、政府的温暖,我们习惯给钱给物,而忽视了人文关怀。要么做不到,如外出务工人员要办证,往返不方便,亟需提供远程代办服务,而我们在服务机制、技术手段上跟不上。

困惑之二:有的服务“做了难做好”。各个部门“脚”往农村、社区里伸,事往农村、社区里转,基层工作量比较大。特别是撤组并村、村改社区后,为数不多的农村、社区干部要为成千上万的群众服务,更加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且,现在农村、城镇人口流动性加大,有的地方居民分散、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无形中增加了为民服务的难度。受种种客观因素制约,基层干部为民服务的效果并不理想。

困惑之三:有的服务“叫好不叫座”。一些部门热衷于送服务下乡活动,但有时所送并非群众所需。如有的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配备了图书室,书架上的书却很少有人问津、满是灰尘;有的金融机构开展送金融下乡活动,推销理财产品,村民不为所动。如近年一些社区纷纷建起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然而,有的“托老所”一天看不到几位老人光顾,甚至长期处于关门状态。

解决上述困惑,关键在于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精准对接。为此,随州探索运用“互联网+”思维,整合各领域网上和网下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多网合一、四级互联的“e+”为民服务体系,开启了信息化时代为民服务新模式。一年多的实践,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要坚持眼睛向下,加强干群党群互动,精准把脉群众所想,让服务“适销对路”“适意称心”。要了解群众所想所忧所盼所需,首先必须眼睛向下看,深入群众中。可仅凭一己之力,毕竟目力有限。在信息化时代,电视、电脑、手机基本普及,小小的一张“屏”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因此,要学会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电视、电脑、手机“三屏互动”平台,完善上情下情沟通反馈机制。

要坚持力量下沉,实现线上线下互联,融合打造服务快车,畅通“最后一公里”“最后一步路”。目前,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应建尽建,形成了实体层面的市县乡村四级便民服务平台。当前,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建设与实体平台相匹配、相联结的网络平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如外出务工人员办证时可以通过手机视频软件,实时远程验证身份;领证时可以采用远程打印技术,在工作地直接取证。通过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实时互联,让服务乘着“互联网+”的翅膀,实现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

要坚持重心下移,促进资源要素互通,切实强化服务保障,增长为民服务的“本钱”“本领”。基层干部为民服务,既要有“米”这个本钱,也离不开“巧”这个本领。“互联网+”,加什么?就是要加上各种资源要素,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优化组合、优化配置,做到用得其所、用当其时。当前,要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东风,推进各领域各部门的政策、项目、资金、技术、人员等资源要素向基层倾斜、向一线流动,源源不断地向基层供给“血液”,坚持不懈地提高基层“造血”功能。

(作者系随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猜你喜欢
务工人员基层干部互联网+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广电媒体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关爱报道”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