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主持人的困惑与未来

2016-04-11 21:55梁宇
视听 2016年4期
关键词:主播民生主持人

□梁宇



民生新闻主持人的困惑与未来

□梁宇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发展至今,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泾渭分明。央视、省级卫视的“新闻联播”承担着政策宣传与发布功能,而民生新闻则从基层角度反映国家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民生新闻主持人以百姓角度为出发点,针砭时弊,批评不公。然而,在社会资讯爆炸发展的历程中,观众得到讯息的渠道增多,对主持人的观点并不人云亦云,而是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所以,电视民生新闻在发展,主持人的风格也应适应时代,以下就民生新闻主持人的未来展开分析。

一、民生新闻主持人发展困惑

民生新闻以北京卫视的《第七日》、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为源头,后来各地民生新闻的制作形式与主持风格都是以此为标杆,外形亲民、语言幽默,是民生新闻主持人的必备条件。一段时间内,各地民生新闻主持人数量众多,良莠不齐,直接导致了主持人在受众中信任度的下降,节目质量受到影响。

(一)自我意识膨胀

很多民生新闻是批评报道性质的,主持人拥有向有关部门发出严肃质问的话语权,如何使用好这把“双刃剑”,确实需要技巧。很多节目团队选择主持人时都将目光投向了娱乐性和亲和力兼而有之的人选,其中不乏电台DJ、评书先生。制作方希望他们用亲和力贴近老百姓,却忽略了某些主持人既缺少文化素质、从业经验,又不懂新闻规律,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往往出于个人经验,闹出了不少常识性笑话,最终将新闻节目引向低俗化。

民生新闻节目因为内容出众,收视率都很高,主持人因此成为极具社会影响力的人物,在这种环境下,一些主持人难免会产生“自我膨胀”的感觉。“在这种自我膨胀的机制作用下,一些民生节目主持人自我意识过强,认为在节目中袒露真实个性是真诚表现,却不知那些有失偏颇的强势性格并不符合受众的期待。”①主持人一旦出现这种心态,他们对现实的判断和检验能力会变差,无法准确评价自己,也无法客观评估环境与事实,导致其难以对新闻事件做出合理判断与预测。在这种状态下,主持人的观点可能会误导受众、煽动情绪、造成舆论导向错误。

所以,主持人尤其要明确自身角色与任务,防止自我“膨胀”,警惕角色越位的情况产生。

(二)“表演化”失公信力

“全媒体时代,众声喧哗。人们渴望在海量信息中听到具有公信力和新闻良心的评论。”②电视新闻节目之所以能够受到观众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信力,而公信力来自于节目质量和主持人的美誉度。

有的民生新闻主持人过于表演化、娱乐化,如在节目中使用近似骂街的词语,为表达对某部门的不满而站起来指手画脚,擅自夸大事件负面程度,甚至篡改事实真相,仿佛没渲染到“天塌下来”,就算不上是真正的民生新闻节目。他们的点评语流于表面,缺乏扎实的资料支撑,为批评而批评。这种批评其实只是建立在吸引眼球的基础上,希望用出位的言论为自己的形象加分,为节目洒点“狗血”,以求增加收视份额。

有地方政府的市长向笔者反映过情况:某台民生新闻主持人在节目中指责其下属的一个镇违规设厂,但其所说与事实完全不符(后经查明该厂手续齐备,生产行为并无违规),记者采访没有完全听取当事双方意见,而当值主持人也就顺着记者所表达意思作出单方面的主观批评,还煞有介事地拍打桌子以示愤怒。这位主持人随意一句话,让该镇所有生产企业全部停业,接受调查一个月,该地经济遭受了严重损失。

乡镇供电所的发展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农村能源消费革命,而农村出现的新变化新需求,对乡镇供电服务也提出了新要求,打造具有更高服务水平的乡镇供电所势在必行。运用BIM信息模型,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制定企业的标准化设计,提高乡镇供电所生产营业用房的建设质量、建设效率,建设成为环保型、服务型、创新型、信息化的新一代“全能型”建筑。

这种没有建立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点评,既与事实不符,又过于偏激,凸显了主持人本身缺乏新闻素养。类似例子在民生新闻主持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由于主持人往往代表媒体,所以其所属媒体也会因此处于被动局面。长此以往,民生新闻节目将会失信于民,主持人品牌形象也会受到极大影响。

二、民生新闻主持人的发展方向

信息时代,在充满竞争的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红海”中,要取得观众信任,建立自己品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品格与人文关怀

首先,一名合格的民生新闻主播,应该具有正直善良的品格,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这是作为民生新闻主持人的底蕴与基础构成。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才能让新闻评论有正能量,保证舆论导向的正确。并不是只有尖锐的批评和负面内容才能称为民生新闻,舆论导向是一切民生新闻的生存基础。

其次,要有平等的心态与人文关怀。新闻传播活动归根到底是要关注人,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评论不应离开对人的无差别关怀,无论受访对象的地位多高,都不应该仰视,受访者的地位卑微,更应该给予足够的空间与耐心。民生新闻中很多当事人都是老百姓、社会弱势群体,主持人首先应秉持客观立场,然后才是对事件的深度反思。

柴静在报道“药家鑫杀人案”时,并没有单纯站在被害者角度一边倒地批评药家鑫,而是深入探讨为什么他会有这种举动,是什么深层次原因导致他会杀人——原来他的杀人冲动是来自对家庭教育的恐惧。“把一个人送回他的生活位置和肇事起点,才能了解和理解,只有不把这个人孤立和开除出去,才能看清这个事件对时代生活的意义。”③从这条深度评论报道中,我们看到主持人深厚的人文关怀,看到人性的多元,感受到生活的现实意义。

第三,具备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民生新闻主持人面对的内容多数是有独家性质的调查报道,具有轰动性,所以更加应该有一双能去伪存真、甄别事实的眼睛,为自己所代表的媒体负责,不误导受众,不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以免降低媒体公信力。同时要保持一个职业化媒体人应有的严谨态度,帮助节目树立权威可信的公众形象。央视《新闻调查》主播白岩松以其客观公正、深刻尖锐的评论,树立起一个电视媒体的评论标杆。他的调查报道首先崇尚新闻专业精神,坚守社会良心,在掌握事实后才大胆进行深入探讨与评论,往往直指问题根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评论风格无疑要可信、扎实得多。

(二)复合型主播功能

在自媒体与大量资讯的冲击下,民生新闻主持人的公众影响力在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精力去探讨事件,去提炼精准观点,树立权威,以继续赢得受众支持。所以,一个新时代的民生新闻主持人,必须还是一名出色的记者、高级编辑与超级明星。这种美国式新闻主播对新闻的掌控力,很可能是民生新闻主持人未来发展的方向。

现在的民生新闻主持人多是新闻事件的“局外人”,不参与版面编排、稿件策划与和实地采访,他们有时仅凭记者导语和“百度”的帮助就形成自己的判断,语言表达很空洞无物。年轻一点的主持人生活阅历也不够,所以有时会出现村民对主持人质疑的情形。由此看来,民生新闻主持人仅仅充当一个信息连接环节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必须要像电脑的“CPU”一样,成为信息处理的核心,而这种核心的形成,必须要有深厚的新闻从业经历。

从资深记者中挑选适合的民生新闻主持人较为稳妥,因为他们具有新闻敏感度,能够判断新闻价值,有独立调查精神,语言表达上很接地气,可以更紧凑地报道节目,让节目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

全国“金话筒”奖获得者、广州电视台《新闻日日睇》主持人陈扬,本身就是一位资深记者与电台主持人,在节目里他就充当了“美国式新闻主播”的角色:在版面设置、报题策划方面拥有非常大的权力,播出过程中也可以按照自己对新闻的判断调整新闻播出次序,以提高节目的竞争力。由于拥有高度控制力和对社会的洞察力,他的播报显得从容自信、游刃有余,点评语中大量引用地方俚语,幽默反讽与疑问手法直达问题中心,为老百姓的各种民生问题鼓与呼。一直以来,陈扬是广州地区民生新闻主持人的代表之一,广受观众信赖与欢迎,他策划报道的《走进同德围》反响很大,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陈扬因此一直被认为是广州的“良心代表”,也是现代民生新闻主持人的一种标杆。

三、结语

民生新闻的公信力因为低素质主持人的出现而下降。同质资源差异化报道、加大评论力度等,无疑都是民生新闻主持人突破的方向。而这一切的基础,则是取决于是否有大量具备人文素质的“复合型新闻主播”的出现,这样观众才能在纷繁复杂的资讯年代中记住他们权威的声音。

注释:

①吴倩.现代主持人的角色调整[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168.

②焦中明.融媒体时代的播音主持素养[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156.

③柴静.看见[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67.

(作者系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

猜你喜欢
主播民生主持人
主持人语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第一次做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