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媒体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传媒人才的培养

2016-04-11 21:28高军来
视听 2016年12期
关键词:院校融合人才

□高军来

浅议媒体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传媒人才的培养

□高军来

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传统传媒人才培养方式应该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媒体融合对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传媒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与高职院校总体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并体现自身专业特点。高职院校应建立起适合新型传媒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鼓励在新媒体平台基础上的创新创业在实践中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媒体融合;高职院校;传媒人才;创新创业

1983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Pool)在自己的著作《自由的科技》(The 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一书中提出“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概念,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如今在理论方面已经基本形成共识,而且媒体融合这一现象也成为了当今传媒领域的发展趋势与方向。不管是被动应对还是主动适应,这一现象给传媒领域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有目共睹。把握这一现象的本质,研究这一现象趋势性的特点,以便更好地来适应媒体发展的未来趋势与方向,是当今传媒界面临的迫切而现实的任务。因此,在新形势下,有针对性地探讨专业的新闻人才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对复合型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媒介融合的形态,经过这几十年来的整合发展,如今早已不仅是简单的不同形态的媒体间的合作。在国外,经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进行内容和营销领域的互动和合作阶段、媒体整合阶段,媒体间如今已进入媒体深入融合阶段,开始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深层挖掘信息内容,将不同媒介形态集中到一个多媒体数字平台上,实现报纸、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信息终端的功能一体化,如《赫芬顿邮报》等。而在我国,媒体融合发展也取得了初步成效,比较典型的如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湖北日报》等地方媒体,都先后成立了全媒体中心等类似的核心部门,具有同步视频采访、全媒体编辑、实时发布、舆情监控等功能,努力打造成为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①

在这种背景下,媒体对复合型传媒人才需求加大了:媒体融合要求媒体从业人员要打破单一的技能拘囿,成为更全面的“多面手”,特别是对新兴媒介的了解和掌握能力,提出了更为现实的要求。相关研究者认为,新时代的传媒人才应具有开阔的视野、广泛的知识面,综合素质高、有创造性才能,能适应新闻、广告、公关等更宽泛领域的传播工作;要兼具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素养,有较高外语水平,掌握传播新技能,善于交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和批评能力等等,②这为新型传媒人才的标准提供了一个较为具体的参考框架。

二、高职教育中传媒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客观存在着层次分级,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教育目标并不等同。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指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社会的高级人才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与严密性,强调其理论形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利用已经发现的规律、定理为经济社会提供直接服务。可以说,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区别于普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层次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征。③

与高职培养目标相适应,高等职业院校传媒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从研究传媒行业发展背景与人才需求出发,定位于面向地方、服务基层,培养掌握主要传播技艺为主的高等应用性、技能型人才。按照此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扎实,动手能力较强,将能较快地适应传媒领域的急遽变化。

三、建立适应当前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传媒人才的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对传媒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在培养机制上为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

(一)引进、培养新媒体教师队伍

受高等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影响,近年来,高职教育中传媒专业教师人才普遍缺乏,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传媒专业教师在高职院校中教师团队构成中数量较少,而具有融媒体经验和操作能力的教师更是缺少。传媒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仅局限于理论性探讨,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当前传媒界对人才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不足是高职院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要加强与新媒体业界的沟通、互动,坚持教师能够“引进来、走出去”,吸引新媒体业界人才到高职院校兼课或任职、任教,把媒体发展的最新动态适时地传导到高校的课堂中。另外,要注重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增加他们外出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鼓励教师到新媒体中挂职锻炼,这样可以有效保障学校与业界之间的融合与对接。

(二)开设新媒体专业或课程

在学科方面,要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开设新媒体专业。原有的新闻专业或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的目标大多是针对报刊、广电等传统媒体输送专业人才,由于各校情况不同,科目偏向也有所区别。微信、微博、PPT等新媒体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对这些新媒体的研究与规律的把握方兴未艾,与传统媒体相比,它们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估量的潜力,与此相关的课程设置也成为当务之急。而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些新兴媒体发展时间迄今尚短,对它们的研究也成为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一块短板。如何补足这块短板,在课程设置方面引导学生掌握最新的传播技艺,了解它们的原理和功能,并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不仅是媒体研究者,也是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新的课题。

(三)引导学生参与新媒体运作

学生掌握新媒体的操作与运用技巧,并运用于传播,实现更好的服务,这是高职院校传媒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这就需要学校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参与到新媒体的运作中来,甚至创建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在实践运作中领悟新媒体的运作规律与方法。当然,如前文所述,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并不是要抛弃传统传媒学科的学习过程,两者是无法割裂的。学生对新媒体的把握程度深浅,其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建立在对传统媒体的运作技能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培养方式上,传统与新兴,两者不能偏废。

(四)注重学科融合,跨学科培养人才

媒体融合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现实需求,因此,学校可以尝试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传媒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跨学科学习。传媒学生可以申请到计算机专业学习计算机的操作运用,可以到外国语专业学习外语,也可以到某一感兴趣的专业选修某一门课程,以增强其他方面的能力。④

四、鼓励学生尝试新媒体实践和创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今已是一种时代潮流。对于传媒专业的学生而言,新媒体也是一个较好的创新创业平台,学校和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创新创业的实践。在不少院校中,学校、各学院甚至年级、班级都纷纷设立微博、微信公众号,有些平台直接交给学生来打理。学生在这些平台上,包括设计、撰稿、发布等都亲自实践,自然掌握了不少新媒体运用的知识。在某些职业院校,直接设立创业学院,引导学生开设淘宝班、做微信营销,在取得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让参与其中的学生在新媒体应用方面更加得心应手,这些都可以作为媒体融合背景下培养新的传媒人才的借鉴参考。

五、结语

媒体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根据传媒界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更新发展,才能培养出更加符合新媒体环境的新型人才。高职院校应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革新师资队伍;专业构建方面,要根据新媒体发展,适当设置适应媒体发展的专业,开设相关课程;积极培养学生参与新媒体运作的能力;在学生自身能力充足的情况下,给予他们自由选择的空间,学生可以跨学科学习,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学校要积极扶持、鼓励学生进行新媒体创业,给予相应的平台、资金等支持。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势在必行,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平稳心态,积极探索更加适合新媒体人才培养的策略,稳健发展。

注释:

①媒体融合经典案例[EB/OL].[2016-06-23].http:// blog.sina.com.cn/s/blog_15c2763360102xldp.htm l

②程道才.跨学科设置课程培养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J].新闻战线,2005(10):54-56.

③④牛丽红.媒介融合新时态下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新闻论坛,2014(3):97-100.

(作者单位: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院校融合人才
人才云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