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个结合,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2016-04-11 21:28杨祖恩
视听 2016年12期
关键词:院系马克思主义大学生

□杨祖恩

坚持三个结合,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杨祖恩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当代中国优秀记者应当具备的优秀品质,是他们在新闻活动中指导其行为选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校新闻院系担负着为党和人民培养优秀新闻工作者的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高其实效性,才能“使学新闻的学生真正成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优秀人才”。培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坚持课堂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坚持教师示范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学生;三个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①高校新闻院系的最重要的职能就是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养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高校新闻院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想观念是由人所接受的教育与社会阅历决定的。通过对长期的新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总结,我们深深认识到,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坚持课堂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坚持教师示范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一、坚持课堂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

课堂始终是学校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主渠道,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平台,是学生学习知识、接受心灵洗礼、增长才干、铸造品格的重要场所,因此,课堂历来被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所重视。课堂教育教学的关键是教什么与怎么教的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至关重要,关系着我们的教育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首先必须在高校课堂上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接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用于指导自己的行动。这就要求一方面高校新闻院系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关课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贯穿到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学中去,使新闻学真正成为一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使学新闻的学生真正成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优秀人才。”②同时,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要恰如其分地渗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比如在《新闻伦理与法规》《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课程中适时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其效果更为明显。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在对新闻院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增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实现新闻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全过程性、全方位性。

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文化对大学生的观念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新闻院系培养学生的新闻意识、新闻观应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一是在教学楼、实验楼文化的建设上体现新闻特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主题,让学生在无声之中接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比如在教室、实验室或者走廊中集中展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经典言论、警句等;二是定期开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讲座,让学生集中接受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二、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大学生从课堂学习和阅读中理解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毛泽东同志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中指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③新闻院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牢固树立还需要在实践中去内化、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新闻要有党性、人民性,做到新闻工作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党的事业、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新闻专业学生的党性、人民性就需要学生深入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事业的火热场面之中,被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所感动,被广大人民群众在为祖国的强盛而奋斗不止的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所感动,从而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朴实的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牢固的人民观。离开社会实践,就容易脱离群众,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情怀往往就无法产生,新闻要服务人民大众的意识就难以形成。在我们的办学历程中,我们要求新闻专业的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利用寒暑假深入社会实际、深入田间地头、深入车间厂房、深入街道社区去发现新闻、发现身边的美,用自己的笔、摄像机去记录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动人事迹,用我们的文章、影视去讴歌人民群众。学生在实践中看到党的宗旨在党员干部身上的体现,感悟到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加深了对党和人民群众的感情,牢固了人民观。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和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既增强了学生的幸福感、获得感,又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马克思曾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决定着价值观的生成、发展与实现,决定价值观的走向。实践活动既是大学生锻炼、提高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手段。做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既要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又要有良好的新闻工作能力。能力只能从实践中来,高校新闻院系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要有飞毛腿、千里眼、顺风耳。脚力是实现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功。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坚持新闻的真实性,需要学生走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现场,把实践和基层当作最好的课堂,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才能使新闻作品中有人民情怀,忧人民所忧、乐人民所乐、感动人民的感动。眼力,即新闻工作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是新闻意识的基本要求,也是发现新闻、获取新闻的基本能力。脑力,是进行新闻分析、当好社会瞭望者的必备能力。笔力,则是使作品“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内在力量,是使人民看得懂、听得明、喜欢看、喜欢听的基本能力。这些能力无一不是从实践锻炼中得来的。

新闻专业的学生要进一步加大实践力度,从课堂练习到课外体验,从学科作业的完成到社团活动的参与,从假期见习到媒体岗位锻炼直至专业实习,都是新闻能力培养的不可缺失的环节。“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④因此,加强实践环节,既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新闻操作能力的要求,又是他们深入体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求。

三、坚持教师示范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师高弟子强,严师出高徒。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需要老师的率先垂范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师高”,应该是老师的道德品行高和学术水平高。新闻专业老师的传道应该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之道,这就需要新闻专业的老师自身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自己的行动,自觉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需要新闻院系的领导、老师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在教育教学和新闻实践活动中自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行动。因此,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成为高校新闻院系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新闻院系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教育活动,尤其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教师的大脑,让老师们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真学、真懂、真用。只有老师们树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时才会成为他们教书育人工作的自觉。只有教师们真信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时才会有底气,才不会理屈词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书育人效果。同时,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还需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师傅”身先士卒,为学生提供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行为的榜样,对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起到成风化人的作用,要防止学生在校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到了新闻岗位却被眼前的事实所否定。做到这一点,需要新闻行业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的大脑,指导其行为。

严是爱、松是害。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和水平,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影响和教育,人的良好身心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正确的世界观的确立,都是在教育者严格要求、热情关怀、精心教育下形成的。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的思想潮流、文化在高校校园内交锋交融,荡涤着师生们的心灵,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激烈地进行着。曾经一度,一些西方资本主义新闻思想横行于高校校园,侵蚀着新闻院系师生的大脑。今天,要培养大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积极吸收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熏陶,坚决抵制错误的新闻观,防止西方资产阶级错误的新闻观的入侵。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待西方新闻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吸收改造为我所用,反对不顾国情生搬硬套,认清其本质,肃清其流毒。二是要勇于、敢于指出学生中错误的新闻观,帮助学生认清哪些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错误的新闻观,纠正学生错误的新闻行为,防止错误的新闻观在校园里漫延,从而营造良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播氛围,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注释:

①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434.

②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438.

③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839.

④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840.

(作者系绵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猜你喜欢
院系马克思主义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高师音乐院系艺术实践周实效提升策略
大学生之歌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