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排大效应
——谈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技巧

2016-04-11 21:28李艳
视听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头条导语时政

□李艳

小编排大效应
——谈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技巧

□李艳

新闻,作为人们了解现实世界最新动态的一个主要通道,已经在广播电视、各类新媒体上成为不可或缺内容。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把做好新闻类节目作为赢得广大受众的一项“重型武器”,而无论是以时政消息见长的各档卫视联播,还是各档民生类新闻节目,抑或是其他类型的新闻节目,编排手法和编辑手段越来越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样式,个性的整体编排正在成为当前电视新闻节目的一张王牌。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可以体现编辑部意图,充分发挥信息的集群效应,是一个具有能动性的创造过程。在节目制作中,责任编辑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节目的质量。同样的新闻报道内容,除按照惯例进行常规编排外,还会有其他的编排手段,比如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或是有突发重大事件时,都可以采用与平时不同的编排手段,常常会收到非常良好的播出效果。那么如何在节目编排中显现出舆论引导的更大效应呢?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创新和完善。

一、选好头条新闻

头条新闻是一档栏目的“重磅”,每天选择什么样的新闻报道作头条,代表着栏目的取向和品位。对普通观众来说,头条新闻如果能有效地吸引住他们,继而就有可能引发他们继续观看完整的节目。所以,要选择好头条新闻是责任编辑每天必须着重考虑的问题,应该把反映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大事要闻、具有新闻价值高、受关注度高的重点报道或重大事件安排在节目头条播出。

1.重要时政报道作头条。一般情况下,新闻编排往往是按照“先时政、再经济、再文化、再其他”的常规手法来进行。以往的党政领导会议报道占据了节目的大块时间,“引人注目”的效应相对较差。近几年,宣传部门和各媒体一直非常注重时政报道的改革,加之电视制作手段不断出新,过去人头接人头的简单做法已改为集字幕、动画、图表、资料镜头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编辑手法,为时政消息注入了新颖的报道元素。其次,时政报道的时长也较以前有了大幅压缩。因此,即便是时政消息连续几条播出,也不会让观众感到反感。

2.重大突发性事件、重要社会新闻作头条。随着政治、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眼界越来越开阔,大家不再只是单纯关注自己的身边发生什么,而是想随时随地了解全国乃至全世界有什么新的动向。尤其是近几年来,卫星实时传播技术更是为信息的快速传递提供了有利条件,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终端设备随时关注各种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在新闻心理学上,重大的或反常的信息是新鲜且具有吸引力的,它们会刺激受众,吸引受众,引起受众的共鸣与反响。而这些因素在电视媒体上则体现得尤为明显,每一条新闻都可以通过真实的音响和连续的画面共同作用于观众的视听觉器官,让人们在感官的多重作用下感知新闻事件所释放出的有效信息,那些“最新的、来自于现场的报道”是新闻最吸引人的部分。所以,重大突发性事件作为头条不仅能凸显新闻的时效性,而且具有重大的冲击力和吸引力。

3.图片新闻作头条。2016年元旦假期刚过,李克强总理就来到山西考察工作。按照以往的惯例,必须要等到中央领导结束考察离开当地并在央视《新闻联播》首播后,才会在本地新闻节目中播发。而这一次,电视这个传统媒体再也等不到往常规定节目播出的那一时刻。“总理来山西啦!”每到一地,人们纷纷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把消息散播得铺天盖地。这个时候,作为省级主流媒体再不发出自己的声音就太过被动,我们该如何应对?经过各级领导的协商,我们当晚在《山西新闻联播》中果敢地采用了网上的图片,并配以字幕加解说的形式对消息进行了及时报道。虽然没有本台记者一手的拍摄画面,没有详尽的新闻稿件,但这个头条可谓是当天的“重磅炸弹”,收到了非常良好的播出效果,当天的收视率一度冲到0.57,收视份额2.48,是那段时间中最高的数值。

4.策划类新闻组合报道作头条。就在元月四日我们栏目推出图片报道后,李克强总理走访过的几个调研点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总理对话的人也瞬间成为“网红”。如何抓住热点引发持续关注?新闻中心和联播栏目又进行了紧急策划,第二天一早派出三路记者循着总理走过的路线进行跟踪式采访,采回了普通人和总理之间的精彩故事。于是,第二天的三路组合式报道理所应当成为了头条,同样赢得了高收视率和客户端的高点击率。

除了对这类重大事件进行策划报道外,在一些特殊节日里进行专门策划和特别组合,也是近两年各大媒体常用的编排手法。比如2015年除夕,央视《新闻联播》没有以往的双人播报开场白,而直接用一组全国各地实时景观来作为头条,凸显出节日的浓浓氛围。2016年元旦,央视《朝闻天下》以一组全国迎接新年第一缕阳光和世界各地举行迎新的大组合报道作为当天的头条。这些都是策划类新闻中的亮点。根据收视机构的数据看,这些特殊节日的特殊编排,吸引了比平时更多的观众,赢得了非常高的收视率。

二、掌握好编排节奏

近两年,人们已经很少拿出专门的时间端坐在电视机前收看节目,很多人大多是处于“半收看状态”,即一边做家务、一边吃饭或者聊天,一边开着电视顺便听听新闻在播些什么。而此时的注意力就很容易被外界干扰所分散。那么如何在新闻节目中掌控好节奏,抓住受众的耳朵进而吸引他们的观看欲望,是责任编辑在编排节目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1.在形式上进行有机整合。首先要重视的就是节目的导视或提要播报,应将当天最容易引起人们关注的新闻进行预告,让观众对所关注的内容有期待感。其次是要加强开头话、结束语和中间段的导语串联,串联词要尽量承上启下,找到前后两条甚至是多条新闻的关联点,把它们有机地串联起来,人们在观看节目时就会感觉行云流水、浑然一体,不忍半途放弃。

2.在节奏上合理控制速度。要根据新闻的价值和内容来安排和控制每条新闻的位置和长短。应注意的是,新闻播报要以快为主,但也要张弛有度。因为受众在有效时间内需要的是更大的信息量,而人们的有效注意时间一般是三分钟,这就需要将更多的内容放在更少的时间内播出,并且要进行合理调剂,不同类型的新闻信息穿插进行,有快有慢、深浅结合。

3.在组合上把握长度及顺序。对于受众来说,节目中每条新闻的价值和关注度都不同,因此,每条新闻在整个节目中的位置以及时长也应该不同。近两年,许多栏目的做法是:把类似或相关的新闻事件集中在一起组合播出,可以给观众更深刻、更鲜明的直观印象,播出效果十分良好。比如2016年1月4日《朝闻天下》的《警惕“低头”的危险》和1月5日的《路怒危险!》都是各种长短新闻组合式报道中的范例。

三、用好串联导语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有其自身的特点、限制和要求。怎样能使整期节目内容之间、结构之间无缝衔接,以使节目风格独特、报道自然、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这里还要专门说一说新闻导语的写作。

导语就是对新闻内核最精炼的浓缩。过去讲求的是导语要交待好五个“W”,而现在这五个“W”经常是缺失的,但人们就恰恰是被这样的缺失给抓住了,所以导语的写作要讲究设置悬念,要讲究故事化,要讲究巧妙地承上启下,要讲究电视新闻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如2016年元旦央视《朝闻天下》的特殊编排,中间的导语就是把全国各地迎接第一缕阳光以及全世界迎新年的报道组接在了一起,让人们全视角感受到了新年新气象。

除了片子中间巧妙衔接串联词外,还要适当注意开头和结尾的问候语,并且要会用大家日常惯用的口头语像聊家常一样娓娓道来,这样会给观众以一种亲切舒心的观看感受,让节目透出亲切感。这样的手法在2016年除夕央视的《新闻联播》中也有很好的运用。“今晚呢是中国传统的大年夜,在这里我们提前给大家拜年啦……祝大家新春快乐、梦想成真。来,举起杯,共同祝愿大家的日子越来越甜蜜……”

四、结语

电视新闻的节目编排是一门综合艺术。新闻栏目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要受到更多受众的喜爱,位居核心地位的责任编辑就需要下功夫不断进行探索、研究和创新,把握时代的脉搏,踏准受众的节奏。习近平主席指出,“创作的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会用老百姓爱听的语言讲人们爱听的故事,这才是新闻栏目不断创新并取得生存之本的首要条件。只有不断地创新和改进新闻编排,才能让新闻节目的小编排体现出舆论引导的大效应;也只有我们新闻人用心专心、将心比心,节目才能换得人心,赢得真心!

(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头条导语时政
微头条
导语
《头条》(四首之三)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头条
时政
头条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