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媒体人工匠精神的回归

2016-04-11 21:28:17张宏伟邓洁
视听 2016年12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工匠工作者

□张宏伟 邓洁

谈谈媒体人工匠精神的回归

□张宏伟 邓洁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工匠精神”的提出,迅速成为社会舆论热议的话题。在万众期待“工匠精神”成为引领中国企业创新发展动力引擎的同时,其现实内涵也延伸到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各个领域。媒体作为生产精神产品的机构,更需要工匠精神的回归和重拾。本文从个人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入手,对媒体人亟需严谨、热爱、精致、专注等工作精神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以实现对新闻理想、新闻事业的坚守。

媒体人;工匠精神;回归

“工匠精神”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工匠精神”让人耳目一新。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不仅仅体现在企业产业层面,它还渗透在各个行业之中,成为每个行业从业者一种自觉的职业操守。

究竟什么是“工匠精神”?不同的角度对于怎么理解和认知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文化。在企业,“工匠精神”就是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而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动力。企业员工不能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要树立起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饱含敬畏、对从事的工作要认真执着、对生产的产品要高度负责的态度。这要求在工作中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从而给客户一种无可挑剔的体验。也就是说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到每一个环节,从而打造出一流的产品赢得市场。

在万众期待“工匠精神”成为引领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引擎的同时,其现实内涵也延伸至精神领域各个层面。媒体作为生产精神产品的单位,更需要“工匠精神”重拾和发扬。“工匠精神”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其产品就是媒体刊发的稿件、播放的节目,它力求给听众、观众、读者以无可挑剔的视听体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并作出重要工作部署,其目的就是推动新闻舆论战线适应形势发展,积极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创作水平。作为新闻工作者如何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如何将“工匠精神”落到实处呢?

一、首先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新闻就其本质而言有它自身的规律,作为主流媒体,一方面要坚持新闻规律,但是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在于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作为新闻人一定要对社会和人民需求负责,做一个负责任的媒体人,要时刻牢记自身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在新媒体日新月异的时代,传播环境、传播渠道和传媒生态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速变化。新闻从业者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同时,更应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握正确方向,严谨恪守新闻规范。但是,在日常的采访和宣传中,记者常常会遇到负能量的新闻,比如由于医患关系造成的伤医事件、不断发生的贪腐问题等等诸如此类事件,怎么去报道、如何去报道、从哪个角度去报道以及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等问题无时无刻不考验着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和智慧。既要还原新闻的真实性又要有一个好的切入点引发人们深思和共鸣,从而在某一领域起到推动和引领的作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就要求新闻人具有“工匠精神”,让新闻素材在他们手中熠熠生辉。为此,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应该沉下身、静下心,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生产出更多接地气、人民群众欢迎的精神产品,这是“工匠精神”回归媒体的基础和前提。

二、要热爱于斯,用心于此

“工匠精神”从文化的层面理解就是“匠心独运”,许多优秀的作品总是在工匠的精雕细琢中呈现出光彩。多少“匠人”一生只为心中的信仰和意念,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儿,走着自己执着追求的人生之路。

最近李宗盛一个12分7秒的纪实短片火爆网络媒体,题目是“每一步都算数”,其中每句话、每幅画都很精致,以至于观众看到最后才反应过来,原来这是一则广告。李宗盛的好多作品人们耳熟能详,他的每一首歌就是一个故事,透露着真诚、细腻、令人回味。每一首歌曲都是他情感打磨的精品,经久不衰,这就是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

在新闻传播领域,这种工匠精神体现在已故去的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穆青身上,可以说他的新闻作品、主张和新闻实践都是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曾经在1966年2月7日的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打破常规,在新闻时段用1小时20分钟的时间,播出了长篇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我国著名播音员齐越,更是含着热泪、几经哽咽才完成播音。焦裕禄的光辉形象影响了几代人的精神世界,而这篇感人至深的人物通讯就是穆青和同事冒着严寒,沿着焦裕禄走过的路,访问焦裕禄慰问过的农户,寻找焦裕禄的足迹和精神而完成的。在采访中,多少次泪水模糊了他的眼睛。穆青说,不把这篇文章写好,那简直对不起老百姓,也因而诞生了如新闻作品《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等充满了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好作品。作为新闻工作者,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要抹去对这份事业的热爱,既然热爱,就要做到最好。

长久以来,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他们务实肯干的工作态度,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努力向前的工作激情,对业务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敬业态度一直激励着有志青年,也激励着我们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

三、要精益求精,注重细节

有人说,广播就是遗憾的艺术。差不多就行了,不用追求100%。正是这种“差不多精神”——满足于90%,很多人追求短、平、快,使得很多作品粗糙、浮夸,为了作而作,经不起推敲,而且有的根本达不到“差不多”。虽然每天都在生产产品,精品却是寥寥无几。

而瑞士手表之所以畅销全世界、赢得市场成为时代的经典,就是得益于“工匠精神”。正是因为他们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和专心雕琢、才会有如此完美的产品。“工匠精神”不是瑞士的专利,它遍布全世界的各个领域。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直至发扬光大,这种精神也是“工匠精神”。最近央视推出了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其中高级技师高凤林等8位不同岗位的劳动者,用灵巧双手匠心筑梦。这群不平凡的劳动者的成功之路,就是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一个领域顶尖级的人才。他们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而《大国工匠》是如何吸引观众一集集津津有味地看下去呢?那就是作品采编制作的精良大气、细致入微,于细节之处见精神,其影片制作也展现出了大国的“工匠精神”。

所以,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更应该追求完美和极致,孜孜不倦,多出经得起推敲的好作品、历史传承的精品。他们的作品不仅改造和丰富着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形象,更激起了人们对世间万物的飞扬想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四、弘扬“工匠精神”是媒体人的责任

“工匠精神”绝不仅仅是口号,它更是根植于每一个媒体人心中的精神追求。平时工作中正是因为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使我们在日复一日的机械工作中碌碌无为。媒体每天都在生产着稿件、节目、视频,可是细数起来,精品却很少。为此,在媒体人中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就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作为媒体人,要在思想层面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行为层面要开拓创新、持续专注,目标层面要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这样才能为广大受众提供更精良的视听产品。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要求回归精致文化,而精致文化的内涵包括职业良心、职业信誉、职业忠诚等重要特征。

精品意识,是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业的强烈追求,“工匠精神”是新闻工作者的敬业态度和从业准则。“工匠精神”需要坚守,坚守“工匠精神”的人,就是坚持自我完善,坚持理想和追求,就是不辜负历史赋予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让“工匠精神”激励我们、鼓舞我们,让新闻工作者携起手来共同期待、真诚呼唤,让匠人归来。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工匠工作者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90后大工匠
国企管理(2022年3期)2022-05-17 01:38:45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人民交通(2022年2期)2022-02-28 07:12:04
关爱工作者之歌
工匠风采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黄河之声(2021年2期)2021-03-29 01:20:20
工匠神形
当代工人(2019年11期)2019-07-10 14:59:10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44
光影视界
当代工人(2018年10期)2018-07-21 08: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