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西民俗文化传播的微动画形式

2016-04-11 21:28彭湘
视听 2016年12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动漫动画

□彭湘

浅析广西民俗文化传播的微动画形式

□彭湘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动画悄然成为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新宠,把传统的民俗文化经过重新设计,编辑制作成短小精悍的微动画作品,在各种移动互联网新媒体上推广广西民俗文化,是一项可行性策略。

微动画;民俗文化;宣传

长期以来,国内的民俗文化影视宣传片的样貌基本相似。手法单一,千“片”一面。如今的“微”时代,短、频、快是信息传播的主要特点。手机等移动终端成为现在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在互联网上的微动画成为近年大众关注的热点。如果将微动画应用在广西民俗文化的宣传推广上,应该会产生非常良好的市场效应。以往直接以动画片的形式推广民俗的案例是极其少见的,主要是因为动画制作的成本相对较高,周期也比较长,而且制作效果无法准确还原现实。这实际也是长期以来人们的惯常思维下形成的概念,但其实民俗文化完全是可以被重新设计和演绎的,只要把它当中的神韵传达准确到位就行。微动画可以把民俗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准确传达,用夸张变形幽默诙谐的手段使民俗文化焕发生机,而不必再像传统的影视宣传片那般做作刻板的场景再现。这或许对传统的宣传形式是一种挑战,但这种尝试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一、微动画传播面广、受众多、成本低、效果好

2012年9月19日,中国社科院编撰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2)》中指出:“微动漫诞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以草根为主体的微言大义的全民传播时代催生出的产物,将成为未来新媒体动漫的发展趋势”。时至今日,“微动画”作为一种新的情感表达和互动方式,已成为动漫领域重要的产品类型。随着“微时代”的发展,移动终端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移动终端具有优越的移动便携性、互动性和信息传播即时性,“微动画”相较于传统动画片能够更好地适应其“便携性”。微动画这种传播形式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是微传播内容碎片化的特点非常适用于微动画作品,公众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甚至创造出任何感兴趣的作品;二是面对大众的差异化欣赏习惯与需求,“微动画”简短精炼的内容决定了其创作周期远短于其他类型的动画作品;三是微动画的发布频率较快,可以更好地跟上大众信息更新的脚步,迎合不同受众的欣赏习惯;四是“微动画”能够覆盖多龄层的受众,一部分成年受众将动画作为其学习、休闲、生活中的首要选择,他们会主动选择不同的作品去尝试,而对于另一部分人群,“微动画”可以成为其生活中的调味剂;五是微传播的互动性和高效性决定了任何一位受众在网络上发现了符合自己喜好的“微动画”作品并进行分享后,吸引更多受众参与其中,产生共鸣,作品会在网络上、在受众之间广为传播,创作者通过分析或者根据受众的评论和观点反馈可以不断优化作品。作品以系列连续的形式源源不断地创作与时俱进的新内容。

因此,“微动画”既是一种新型的动画艺术形态,又是一种独特的传播方式,是受众与作品的双向选择,更是大众之间的自主选择。“微时代”下的信息传播载体在不断“微”化,一分钟甚至是数十秒的微动漫作品更便于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进行传播。受众也许是在行走、在候车、在乘车,只要手持移动终端,就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实时观看、分享、发布感兴趣的微动画作品。传统动漫就制作成本而言就不是一般人群能够承受的,而微动漫则更多地是普通人群的一种新的交流方式,成本较低,因而有着极其广泛的社会基础。如今的微动漫正如报刊早期的插画漫画,其内容短小精悍、紧扣时事,与新媒体的高更新频率和高传达效率紧密结合,是未来现代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方式和重要内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可开发性高,特色广西势不可挡

一个国家要被尊重,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也是一样。韩国在进入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的同时也极力弘扬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与文化的入侵对我国产生了极大影响,以至于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不自信,甚至摒弃。这一现象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尤为严重,进入本世纪之后,国人才有所醒悟,国学的复兴就是个极佳的案例。

广西壮族是人口仅次于汉族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少数民族,它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民俗文化相当丰富。随着广西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民族自信也随之提高。大胆发掘和宣传民族优良的传统风俗文化是理所当然、势不可挡的。广西区域内还有有瑶、苗、侗、回、京、水、仡佬、仫佬等11个少数民族,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缩影,也是十几个少数民族文化精华的发源地,对于开发民俗旅游有着极大的优势。面对如此可贵的资源,借助微动画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并与时俱进的新媒介手段进行推广宣传显得尤为重要。以壮族的花山崖壁画为例,据考证,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由生活在左江沿岸的壮族先民骆越人在陡峭崖壁的高处绘制,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巨大的赭红色岩画,记录了当时的祭祀场景,描述了骆越族群的精神世界和社会发展面貌,场面宏大、动感强烈、震撼人心。从其独特的景观构成模式、岩画图像表达系统、罕见的作画位置、巨大的画幅规模来看,无疑是世界岩画艺术的代表作之一。无论从文化人类学、民族历史学,还是从绘画文艺创作、艺术技巧来看,花山岩画都有杰出的价值。北京时间2016年7月15日15时20分,经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9处世界遗产,实现了广西世界文化遗产“零突破”,也填补了我国岩画类世界遗产空白。若将花山崖壁画中的那些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塑造成个性鲜明的动画角色,再结合幽默诙谐的剧情展开表演,每集1分钟左右的时长,借鉴韩国的《倒霉熊》或日本的《越狱兔》的表现形式,再与当下流行的话题和时事结合,从形式到内容都会形成较好的看点。虽然影片内容不是直白地宣传当地民俗,但角色形象取材自民俗文化的精华,在不断的传播推广之后,为一个时代的一批观众烙下该动漫角色的印记,这比直白地宣传民俗文化内容要更有长远影响力,也更有文化艺术价值。

再以广西的民俗节庆为例,如宾阳的炮龙节是广西宾阳县独有的一种传统节日,是汉族、壮族文化融合共生的综合性民间节庆,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色彩。每年农历正月十一举行。炮龙节包括游彩架、灯会、舞炮龙等活动。舞炮龙由总指挥(亦称会首)发号施令,舞龙者均赤膊上阵,头戴如清朝官兵之帽(均为竹编并涂抹黑色)。炮龙以龙珠、龙牌、锣鼓、文武场开路,照明及护龙队首尾随龙而进,炮龙所到之处,各家各户夹道相迎,将事先准备好的鞭炮拿出来燃放,抛向炮龙。有“炮声不停,龙舞不止”之说,故称炮龙。炮龙定于当晚七时正在庙宇或社稷之处开光,由会首(或师人)咬破公鸡之冠,以鸡冠之血点亮开光龙眼后,方可万炮齐鸣,龙亦方可腾跃而起。这个古老而又欢腾的节庆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将民俗节庆应用于微动画可以适当借鉴桂林坤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作研发的动漫公益广告剧《可可小爱》,以及美国的英语教学片《朵拉历险记》,设定一两个形象独特的角色担任主角,由角色的经历带出民俗节庆。如角色参与宾阳炮龙节,在节庆中遇到各种奇闻囧事,搞笑娱乐的风格更易于让人接受,比《朵拉历险记》更加滑稽,比《可可小爱》更加呆萌,亦可应用地方语言的魅力展示笑点,演绎具有广西民族风情的动漫喜剧。

三、大胆创新,助推文化与经济双繁荣

微动画的关键是在一个“微”字上,民俗文化浩瀚如海,在创作微动画时一定要抓住民俗文化的精髓,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点到为止。在一分钟左右的容量里,要全面展示某个民俗是很难做到的,就算勉强做到,也可能会陷入传统表现样式的套路中。所以尽量提取最有代表性的某个点作为影片的核心内容,把这个点有效传达给观众,观众能记住这个点,自然会以点带面扩展认知。微中要有乐,微中要有型,微中要有情,微中要有益。“乐”就是要引起观众在情绪上的愉悦和欢乐;“型”就是动漫作品中的美术设定要有造型上的个性与突破,观众对角色场景都能过目不忘;“情”就是内容一定要让观众对剧情能印象深刻,不流于形式和表面,而是真正能打动观众;“益”就是片子观众看后能受益,影片能传达出有意义的东西。能够做到这四点,广西民俗文化在微动画里才能熠熠生辉。

微时代下的近几年,人们对手机等移动终端有着极大的依赖,微信等社交APP已经成为人们联络感情、分享资源、获取信息、办事购物等多途径的手机网络平台。微动画在移动终端上有着强劲的生命力,现在移动互联网上我们能看到的微动画基本是幽默搞笑的段子、笑话、小故事等,与民俗文化相关的宣传片难觅踪迹,把民俗文化以微动画的形式置于微信、微博等传播平台,是在微时代下对民俗文化传播推广的一条新途径,也可能是最有效并能产生巨大回报的一种宣传手段。微动画应用于广西民俗文化不是把民俗文化以简单的动画形式表现出来,而是如何大胆创新。这就需要一批优秀的创意人才,群策群力把广西的民俗文化提炼提升到一种新的高度,以微动画的形式,通过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各种新媒体平台,将广西的民俗文化推向广大受众,使之真正能成为各阶层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学习的形式,助推广西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1.徐鑫,殷俊.“微”时代下中国“微动画”的发展形态与优势初探[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03).

2.宋捷.“微时代”背景下动画学科的“微教育”模式[J].大众文艺,2012(13).

3.揭潇君.浅析动漫作品在微博平台的传播[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11).

4.章红雨.微动漫是中国新媒体动漫发展趋势[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05-04(003).

5.孔令红.顺应微时代,启动微传播[J].中国品牌与防伪,2013(07).

6.文艺.浅论“微时代”背景下的“微设计”[J].大众文艺, 2011(11).

7.隋红.简析“微时代”的文化传播特征——从以微博为首的“微媒体”说起[J].大众文艺,2012(01).

(作者系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传媒系讲师)

微动画应用于广西民俗文化宣传的研究,编号:KY2015YB388。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动漫动画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我是动画迷
开口笑
锋绘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