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六神磊磊
读书会给人好胃口
●文/六神磊磊
经常被问道:读书有什么用?这很难回答。但我觉得至少有一点好处:读书,可以给我们好胃口。
小时候我最讨厌吃白水煮鸡蛋,觉得难以下咽,但我妈总要每天早上塞我一个。当时我很痛苦。后来,一本小说改变了我的胃,它就是《追风筝的人》。那只是一段很简单的情节:主人公和父亲去野餐,他们坐在湖边,吹着风,聊着天,吃着夹腌黄瓜和肉丸的馕饼,还有水煮蛋。不知道为什么,在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忽然觉得很馋。
有时候,你会在一瞬间忽然明白一种食物的好处。一个剥好的蛋,白嫩、圆净,一口咬下去,绽出溏心,这种食物不是很棒吗?更何况,它居然只要几毛钱。这么平价的好东西到哪里去找?慢慢地,我早餐爱吃白水煮鸡蛋了。
除了鸡蛋,还有猪肝。过去,每当有猪肝端到面前,我都会自动弹开一尺远。居然也是一本小说拯救了我——《许三观卖血记》。在小说里,人们每次卖了血,两腿打着哆嗦出来时,总要找家饭店,点上一盘炒猪肝。他们认为,吃了猪肝,身体就会恢复,日子就会变美好。这本书让我恍然大悟:原来炒猪肝是一种可以让灰暗的生活变得有滋味的东西。就这样,我开始好上了爆炒猪肝这一口儿。
还有很多食物,像牛肉、蘑菇,都是书籍让我喜欢的。小时候我不吃蘑菇,让我洗心革面的,是一个意大利作家写的《城里的蘑菇》。故事中说,有一个很辛苦的工人,有一天惊喜地发现了一簇小蘑菇。工人雀跃不已,像是发现了秘密宝藏。回到家,他向老婆孩子隆重宣布:一个星期内,就可以吃上一盘炸蘑菇啦!但这名工人没能吃上蘑菇,它们被别人先下手为强吃掉了,结果才知道蘑菇有毒。一个小故事,让我知道了蘑菇的稀有、美妙、危险。它成功地打开了我的味蕾。
读书真的可以改变人的胃。我喜欢上油豆腐,主要原因居然是鲁迅《在酒楼上》写的那一句:油豆腐煮得十分好;吃鱼爱吃煎的,因为金庸在《侠客行》里说主人公会做菜,“两尾鱼煎得微黄”,从此我对煎得微黄的鱼特别有好感。
小时候一直不爱吃牛肉,后来偶然读了一本回忆录集子《决战淮海》,里面说抓到了杜聿明,一看就是个大官,因为他有美国牛肉干吃,馋得我人生第一次到处找牛肉干。
读书,还会让普通的菜变得美味很多。《红楼梦》里的酸笋鸡皮汤,《西游记》里的醋浇白煮萝卜、嫩焯黄花菜,都是街边小店能做的,但书上美美地写过,你吃起来总会觉得更鲜美。就连平时喝的最简单的凉水冲蜂蜜,一想起三国里袁术大帝临死前还喝不上,都油然而生一种幸福感。
水果也是这样。平时我不大爱吃石榴,但唐人笔记里说,南诏的石榴味绝于洛中,所以到了云南总忍不住要试一下。后来,我来到重庆。要说这里什么食物最给我惊喜,不是火锅、小面,而是一种蔬菜——莼菜。在《世说新语》里,驸马王济曾经傲娇地问大才子陆机:江南有什么东西,可以和我这儿的羊酪相比?陆机淡答了几个字——“千里莼羹”。当这样一碗传说中的羹摆在面前时,怎能不激动呢?以前我无数次想象过莼菜的样子,等见面才知道,原来它是那么细小、娇气,像是豌豆上的公主。可不管你怎么美丽,今天都要进到我的胃里。
(郭旺启摘自《意林12+》,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