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报道的引导与迎合
——基于新闻价值的探讨

2016-04-11 21:28白风如
视听 2016年12期
关键词:时政电视新闻民生

□白风如

电视新闻报道的引导与迎合
——基于新闻价值的探讨

□白风如

本文认为当前电视业界对新闻价值的判定存在两种倾向,即传者本位和受众本位,分别存在于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的实践中,导致了一种“两级分化”;无论时政新闻,还是民生新闻,都应尊重新闻价值和受众需求,做到引导和迎合相结合。

新闻价值;引导;迎合

在当前的电视新闻领域,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走上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时政新闻一味引导,但曲高和寡,脱离受众;民生新闻片面迎合,导致琐碎低俗,误导受众。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电视新闻主创者对新闻价值的理解和实践出了问题,以下试做探析。

一、新闻价值判定的两种倾向:传者本位与受众本位

对于“新闻价值”的界定,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有学者将之梳理为三种类型①:一是素质说。例如复旦大学陈韶昭认为,新闻价值是指一个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或各种素质的总和。二是标准说。中国人民大学郑兴东认为,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的标准。对于具体的“标准”,一般认为涵盖了事件的影响力、接近性、异常性、显要性、冲突性等。三是功能说或效果说。例如新华社记者朱继功认为,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程度以及它在实践中产生影响的广度、深度和作用的大小。有学者评价,“功能说”的观照视角考虑到了受众需求因素,弥补了“素质说”和“标准说”的缺失,更能反映新闻价值的全貌。是否考虑受众或传播效果,也成为新闻价值界定的一道分水岭。

在新闻的具体实践中,基于对受众收视需求的关注与否,对于新闻价值的判定也存在两种倾向,即受众本位和传者本位。“传者本位”的新闻价值判定,往往从媒体自身的宣传需要来进行新闻选题的取舍,即“对我有用”的新闻,就是有价值的新闻;或者根据自身主观判断来做出选择,“我”认为这个事件重要、有价值,就去报道,不管受众爱不爱看,接不接受,媒体或记者只遵循自己的一套判定标准。“受众本位”的新闻价值判定,则时刻以受众需求为出发点,对受众有用的、受众爱看的新闻,才是有价值的新闻。

当然,上述两种新闻价值判定倾向在实践中常常也会有共通的地方,例如媒体和记者“自己”认为有用的新闻,时常也是受众愿意关注的新闻;某些出于宣传目的报道的新闻,观众也愿意看。但总体来看,这两种新闻价值判定倾向仍然造成了新闻报道理念、播报形式、内容取舍等诸多方面的分化。

二、电视新闻生产的“两极分化”:生硬引导与片面迎合

“传者本位”与“受众本位”这两种新闻价值判定倾向对电视新闻生产的分化尤为显著,其分化的结果便是出现了泾渭分明两种的新闻节目品类——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

时政新闻承载了电视媒体的政治宣传任务,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外发布的重要窗口,是党和政府形象塑造和展示的平台。基于这样的属性和功能,时政新闻的主创者对新闻价值的判定也就理所当然地奉行以“我”为主的策略,旨在舆论引导,但这种引导常常是生硬的。以广东卫视18∶30档《广东新闻联播》2016年9月23日的节目为例,节目时长共22分钟,分析其内容构成:头四分钟是省委书记、省长出席会议和活动的两则报道《胡春华:切实提高党委中心组学习的质量和水平》《胡春华朱小丹会见中石化总经理戴厚良》;其后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15届残奥会表彰会》《第五届中国慈展会今日在深圳开幕》《广东—拉美国家侨胞座谈会》等一系列会议或活动报道,持续到节目中段;紧接着以大篇幅字幕为呈现方式,播报了《广东省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内容摘要;从第12分钟开始,安排了三则主题报道《中山:智谷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广东立白:搭建“云”平台将“两学一做”落到实处》《广东:销毁马桶厨具电缆等伪劣产品》;直到第19分30秒,才有了与民生稍有关联的报道《部分儿科检查手术费将涨儿科医生将有岗位奖金》;最后是1分30秒的简讯。经过上述拆解和统计可知,以领导人相关报道、会议报道占据了节目一半以上的篇幅,这类选题在媒体和新闻主创者眼中是具有影响力、显要性的“大事件”,但是在实际报道中,受众很难看到事件与自身的利益关联,例如《广东省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的颁布,确实是政府政绩的一种体现,但在报道中仅仅口播内容摘要,没有专家采访,也没有民生视角的解读,这样的事实也许“重大”,但是与受众有什么关系呢?这种一厢情愿的宣传性报道、生硬的舆论引导,必将使媒体和节目越来越远离受众,成为只有新闻当事人——各级领导关注的、仅具有内参价值的资料片。

民生新闻则与时政新闻的“高大上”特点形成鲜明对照,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以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凸显新闻的贴近性,搜集离奇的人物和事件甚至通过杜撰故事放大报道对象的稀有性来迎合观众的猎奇欲和窥私欲,更有甚者,以低俗和色情内容来吸引眼球、自我炒作,只为吸引人气、提高收视率,以谋取可观的商业利益。与时政新闻的无人问津相比,民生新闻往往是一个电视台或频道(尤其城市台)收视率最高、创收最好的节目类型。例如汕头广播电视台的《民生热线》节目,广告创收占到了全台全年广告收入的半壁江山。在民生新闻的主创者眼里,受众爱看的新闻,就是有价值的新闻,这种看似“受众本位”的新闻价值判定倾向放弃了媒体的立场和自主意识,舆论引导让位于商业诱导,媒体成了金钱的奴隶。

三、引导与迎合结合:不能罔顾新闻价值

笔者认为,上述“两极分化”的新闻运作模式都不可取,片面强调引导或迎合,都是一种“过犹不及”的表现,两者结合、取长补短才是正途,而新闻价值理论的正确理解和践行则是成功关键。

(一)时政新闻要提升新闻价值,适度“迎合”受众需求

时政新闻的从业者往往将“新闻”等同于“宣传”——做新闻就是做宣传。久而久之,做出来的新闻丧失了新闻价值。观众看新闻是为了获取信息,而不是为了受教化。遥控器在观众手里,节目不“好看”就换台。与受众的利益关联性是新闻价值判定的重要指标,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民生新闻的收视率会大大高于时政新闻,民生新闻都是老百姓的身边事,利益关联性高,所以老百姓爱看。相反,时政新闻因为缺乏民生视角的解读,普通观众看不出那些“国家大事”与我有什么关系,自然不爱看。

时政新闻要将观众拉回电视机前,必须适度“迎合”受众需求,最直接的路径就是提升新闻价值。

首先,在选题的取舍上,与民生贴近的事件应该加大报道篇幅,并置于显著位置。例如前文提到的那期《广东新闻联播》节目,其中《荔枝直播:打造以广电主持为核心内容的直播平台》报道了国内第一家广电主导的直播平台——“荔枝直播”上线,在近两年直播平台持续火热的态势下,该条新闻无论从事件本身的稀有性,还是与受众利益的关联性来看,都具有较高新闻价值,遗憾的是这条报道被安排在最后“简讯”部分的最后一条,且篇幅极小,草草收尾,这无疑是对新闻价值的一种错判。

其次,对于某些作为政治任务、不得不大力宣传的事件和选题,应从中挖掘事件亮点,或通过新闻评论对事件进行民生视角的二次解读,提高接近性,进而提高新闻价值。

另外,时政新闻的形式创新也有助于提升新闻价值。通过节目形式的创新,例如引入3D动画补足新闻画面的缺失,或者通过可视化手段使新闻数据图像化,抑或主持人报道方式、播报语态乃至服装风格的亲民化,这些举措都能让节目变得更加“好看”,提升传播效果。观众爱看,新闻的价值才能实现。

(二)涉足“大民生”,民生新闻也要引导

当前民生新闻的琐碎化、低俗化,是对媒体公信力的一种透支,不利于媒体的可持续发展。民生新闻对受众收视需求的迎合要适度,出于媒体的社会责任,对新闻价值的判定不能完全让位于受众。一个新闻事件到底有没有价值,应是受众和媒体相互博弈的结果。民生新闻除了迎合,也要引导。

要履行“引导”之责,民生新闻必须实现从家长里短的“小民生”向“大民生”跨越。一方面,在题材上可以涉足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件,但必须以民生视角来解读事件,以确保节目与受众利益紧密关联;另一方面,以“大民生”视野观照老百姓的身边事,从平凡人的故事中提炼人性价值,或从“鸡毛蒜皮”的小事发掘社会价值,传递正能量。

当然,民生新闻的引导也要适度,不能完全沦为政治宣传的又一出口;在选题上,媒体应给予民生新闻更大的自由度,应更多地考虑区域受众的喜好。

(三)建立统一的新闻价值判定标准

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的功能定位不一样,对新闻价值的判定标准也不一样;在同一节目中,不同主创者、记者、编辑,对于新闻价值的理解也存在差异。因此,如果不对新闻价值的判定标准进行统一,很容易引发冲突,模糊节目定位,影响传播效果。

笔者认为,新闻价值判定标准的建立应是一个集体决策的过程,需要媒体管理者、节目主创者、一线工作者共同出谋划策,结合所在媒体的定位、发展目标以及当地受众收视习惯等因素,就“什么样的新闻才是有价值的新闻”“受众需要什么样的新闻”“我们应该传播什么样的新闻”等基本问题达成共识,并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以文本的形式固定下来,用以确保媒体新闻生产的质量和格调达到较高的、稳定的水准。

总之,在众声喧哗、杂音充斥的互联网时代,传统电视媒体耐以生存的根本是其来自官方背书并且长期积累起来的公信力。片面迎合受众需求有可能伤及媒体公信力,但一味引导、罔顾受众需求,也会令受众远离媒体,公信力也就无从谈起。因此,电视新闻,不论时政新闻,还是民生新闻,都应该兼顾引领和迎合,而要做到这两点,必须依赖于一条客观存在的准绳,那就是新闻价值。

注释:

①郝雨.新闻价值的多义性诠释[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作者单位:大同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时政电视新闻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时政
时政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