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门市三厂小学 顾冬梅
柳絮在“课程”中飞扬
——“柳文化”课程实践小感
江苏海门市三厂小学 顾冬梅
孙双金老师说,“每个老师都可以拥有自己的课程”。如果换作是两年之前读到这样的话,或许我会默默地从心底里不加以认同。“课程”,一个曾经多么让人凛然起敬的名词,总觉着它要多庞大就有多庞大,以至于有那么多老师战战兢兢地不敢近其边缘,就算偶尔触碰,也是心有所畏。
时至今日,当翻开2015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师》扉页,读到孙老师所写的这一篇《老师,你可以拥有自己的课程》时,我给了自己一个不易察觉的微笑。
能否成就课程,成就什么样的课程,在于你的眼里看到的是什么,你的心里占据的又是什么。
之前的每一次课程,好像是我把什么都谋划好了,包括对任何一个细节的处理。然后正襟危坐,告诉学生接下来我们要干什么,我们要走在怎样一条叫作“做课程”的路上。现在回过头来想,这样的操作与我们曾经“满堂灌”的课堂又有何区别。学生们带着懵懂的眼神听我细说一切,而事实上我所提供的看似完整的套餐系列究竟合不合他们的胃口,我是全然没有考虑和预想的。
眼看三月将近,春光乍泄,世外一片姣好。这样的日子,该是萌生某种意念的时候。总觉得守着这样的日子就不该每天只是拿起书本而后又放下书本而已。于是,我兴致勃勃地开始与学生们聊起了春天。也就是在这样一个细雨开始沾湿衣襟的早春,我们共同爱上了这位近乎让所有人都能为之驻足的春的使者——柳。
当我将这个富含万种柔情的字袅娜地写于黑板上的时候,我第一次从学生们的眼底看到了一种叫作异彩的东西。我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感觉到了这个字的背后该有多少值得我们期盼的故事,该有多少能让我们惊异的美丽。“柳文化”课程的落地是一拍即合,是众望所归,是合乎时节,契合喜好的。
三月,开启这样的课程之旅,想想会觉得是美事一件。试问,世上还有什么比对自己喜欢的事情研究更富乐趣的事呢?当日,我们挪用了语文课堂的时间,将对课程的构想顺着最初的喜好尽情地绵延开来。因为我知道,很多时候,时机真的有多重要。一旦激情冷却,一旦想法褪色,想要重新拾取最初的惊喜一定很难。
还是这个空气里弥漫着悠悠花香的上午,我们在陈设延续了不知有几个年头的教室里讨论着课程的构建。四人小组合作依然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也就在这样的群策群力之下,组长们记下了一个又一个金点子:研究柳,吟诵柳,绘画柳,歌唱柳,吹奏柳,栽种柳……或许,最终回到的依然是我们之前怎么做课程的模式之上,但,不同的是,学生们在第一时间成为课程的主人。他们的雀跃,他们的热情,他们的投入,都告诉我“课程”是什么。课程就是与学生一起朝着同一个方向,贡献所有的智慧,构建学习的宝库,展开多样的研究。乐趣在其中,主动在其中,追求在其中,情味在其中。
在这个春寒料峭,花儿渐放的初春,我们看到了一缕最温暖的光。它同样属于课堂,属于学习,属于生命旅程中最难忘的一段。
得益于李希贵老师所著的《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虽然我无能力在同一时间段给学生提供多样的课程超市,但在实施同一个课程的过程中,我取用了“结识志趣相投的伙伴也应成为教育的目标”这一理念。围绕“柳文化”这一主题,我们设置了涉及各个学科的丰富多样的实践点,每个同学的参与项目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申报,然后与爱好相同的同伴结成同盟,展开对同一个领域的学习研究。此举一出,热情空前高涨,喜欢放声高歌的选择了“唱柳之歌”“吹柳之曲”;喜欢摄影的则三两结伴约好了该去哪里寻觅柳树的芳踪;喜欢动手实践的则开始研究柳条的栽种技术。当然,也有很多的浪漫女孩、诗意男孩开始谋划一场盛况空前的“咏柳诗文诵读比赛”。
时间是规定好的,就在我们预定的时间之内,学生们走在了多途径的学习之路上。公园里有他们驻足观赏的身影,电脑旁有他们冥思搜寻的模样,小河旁有他们席地描摹的样子……他们告诉我,美术课代表已经联系了美术老师教他们柳树的基本画法,音乐课代表则将需要歌唱与吹奏的与柳相关的曲子提供给了音乐老师,没有曲谱的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音乐老师的及时帮助。而语文课代表则和我说,需要我帮他们改一下诗文诵读的稿子。点开属于我们的群空间,一时近乎惊呆。这是孩子们编撰而成的诗文诵读原稿吗?不是一首,不是一篇,而是多样的整合,有引言,有诗文,有连接语,洋洋洒洒,完整而丰富。诗文诵读比赛是全班参与的一个活动项目,十一个小组提供的稿子都堪称是精心之作。第九小组的组长小宋告诉我,他们光手写的稿子就有多份,她拿给我看了其中的一份,尽是修改的痕迹。第一小组的组长小蔡告诉我,他们的稿子需要我重改,因为他们将领诵的人作了大幅度的调整,组员也对内容进行了修改。我当然乐意为之,因为在第一次为他们当下手的时候,我就已经对这一组刮目相看,因为在他们的稿子上,组长已经根据组员的能力与特点进行了合理的角色分配,一切都干得那样井然有序。
欣慰之感无以言表,第一次,我的学生在同一个课程的引领下表现得如此积极,参与得那么主动。而事实上,在这样的课程实践之中,我倒是轻松了很多,解放了很多。
抱团学习,充分信任,尊重个性,会有奇迹发生。
读薛瑞萍老师的书,总是深深地沉醉其中,她与她的学生们就在日常的语文课上,肆无忌惮地听名曲,压缩语文课本上的教学内容。我也看到另一位特级教师这样表达:“我要做的,是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去学完语文课本上的东西,然后带着孩子们做我们想做的事。”
每每读到这样的有关语文教学的话语,心中总是一片敞亮。因为知道了我曾经有过的想法不是荒诞无依的,不是心血来潮的,而是基于一种真实的,日积月累的思考。只要做了语文教师多年,相信你与我一样会渐生这样的想法:苦守着一本课本,咬文嚼字一整个学期,到头来,连自己都不知道到底给了学生什么,让学生得到了什么。诚然,这样的叙述并非是对课本的藐视,而恰恰是基于对语文教学更为广博的思考。正是有了对语文更多的钟情和感悟,才会有那么多的人提出了拿更多的内容填充语文课堂的想法。因为,我们都爱语文,我们都想带给学生课本之外更多的也叫语文的东西。
在日常教学中,属于我们的教学时间总是那么有限,往往有顾此失彼之感。这也应该是很多教师抱怨有想法无法得以实施的一个重要缘由。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借用课程,取其语文之味,有系统、有步骤地让它适时地接近课堂,充实课堂,成为语文教学中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补充阅读实践活动内容呢?
当然,与学生的约定就是:课内必须掌握的一定要牢固掌握,比如字词,比如优秀段落,比如对于某些章法的感悟与及时运用等。而身为师者,更是将备课的模式调整为习惯式的单备一课,改为备单元课。哪篇需精讲,哪篇可略读;哪里需细研,哪里可粗疏。这样的调整带给我们更多的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于是,我们的课堂除了文本内容之外,有了更为鲜活的课程内容的及时填补。而本学期,我们就将“柳文化”课程的相关阅读内容移进了课堂,我们赏名家之文,我们诵名家之诗,我们还观名家之画,我们更尝试依据自己的观察自主进行诗歌的创编活动……
我们不能说这样的实施一定是科学的,是能带给学生根本性改变的。但有一点我们已经看到,在这样的删与增之间,我们的课堂变得更有期待,更有活力,更有特色了。为了赢得更多的时间进行他们喜爱的语文课程实践活动,在对规定的文本课程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就会全力以赴。因为他们想以上佳的表现为自己赢得这样的快乐学习的机会。而谁都无法否认,及时填补进的课本之外的语文实践活动内容,它们带给学生的那种思维上的灵动,行动上的积极是昭然若揭的。
稍作谦让,彼此促进,我们在文本与“课程”之间找到了语文学习更大的乐趣。让“课程”小心翼翼地走进课堂,这样的实践我们已经悄然开启。
三月,其实只是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季节而已。行走三月,我们与柳相伴,而对柳的钟爱与描摹又岂止仅仅停留在三月呢?这样一路走来,我们将三月看作是亲近柳的开始,也看作是走进自然的开始,更看作是第一次师生真正拉近距离的开始。
什么是“课程”?我这样说:做起来就是课程。我们不必拘泥太多,也不必思虑太多。这样的行动研究与创新实践,没有对与错,只有想不想,只有敢不敢。我们是行走在教学第一线的普通教师,我们没有能力谈太多与之相关的理论之道,时间不允许,能力不允许。我们能做的就是有点想法,及时行动。
当你与学生谈论我们接下来该做什么的时候;当你与学生一起商讨某一板块如何策划才会更好的时候;当你用心倾听学生们奇思妙想的时候,我们的教学已经走出了陈旧,我们的关系已经走出了隔阂。这样的校园,这样的课堂,这样的师生关系,难道不是由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吗?
用行动说话,让课程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