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怀
让历史照亮今天
——鲁迅教育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
■王敬怀
鲁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其文学成就以及由此而放射出来的思想光辉,照耀着近代中国文坛,至今仍滋养着我们这个时代。而他的教育思想,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品读其著作,稍加留意,便会发现其许多教育主张和先进的教育观念,就是在今天仍不过时。
教育改变命运,文化可以救国。鲁迅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觉醒者,成为文化革命的旗手,主要得益于他所受的教育和他独特的思考。他6岁入私塾,从叔祖周玉田先生初诵《鉴略》,12岁往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借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学习洋务,接触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进化论,对他的思想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他22岁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就读;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于人性及国民性问题。丰富的求学经历,练就了鲁迅深厚的文学功底、广博的学识以及进化论等最先进的思想观念。如果当初鲁迅压根儿就没读书,没有这样的教育经历,那鲁迅也就是闰土第二了。《朝花夕拾》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鲁迅多处描述幼时的保姆长妈妈、少年时的玩伴闰土,感情非常深厚;但是,由于缺少教育,他们的命运无法改变。20年后,鲁迅回到故乡,闰土称呼他“老爷”时,他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而鲁迅小说中的众多人物,华老栓、阿Q、祥林嫂,更是由于缺少教育,愚昧无知,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而,鲁迅弃医从文,立志用文学唤醒国人,启发民智,拯救中国。
主张幼本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提出了“幼本位”的主张,提倡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从孩子出发。他认为,父母与子女是平等的,父母应当不图回报,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来养育子女。鲁迅还提出了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的主张,老师对学生应该“和蔼若朋友”。这是对中国长期的家长制和师道尊严的宣战。这一先进教育思想的形成与下列几个因素有关:一是求学途中,遇到了几个好老师。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属于私塾先生中性情宽容的那一类。学生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当学生都跑到园子里玩了好久时,先生在书房里大叫起来:“人都到哪里去了?”他不常用戒尺,也不常罚跪,“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先生读到好文章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这是一个多么和善的老先生。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影响更大。在当时中国人受到普遍歧视的情况下,藤野先生给予鲁迅更多的关心。他把鲁迅的讲义拿过去,从头到尾都用红笔添改过,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他非常和蔼地指出鲁迅解剖图画错的地方。他担心鲁迅受中国信奉鬼神的影响,不敢解剖尸体,发现鲁迅的成绩良好时,给予鲁迅及时的赞许。最后分手时,还把自己的照片送给鲁迅。这是一位多么负责、多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好老师。他对鲁迅的影响是终生的。二是家庭对鲁迅的影响。鲁迅小时候,母亲鲁瑞对他非常疼爱。母亲经常带他到外婆家去玩,那次看社戏回来,三更了,母亲站在桥脚等着,本应很生气,而她却高兴地邀鲁迅的那些玩伴去吃炒米。16岁丧父后,鲁迅更加依赖母亲。是母亲想办法筹集8块银元,让他去南京读书。20多年后,再回故乡时,母亲还是那样的疼爱鲁迅,什么事都关照得那么仔细。从未见过鲁迅的母亲对他有过一丝严厉。父亲对他也是很宽容的,不像其他家长那样严厉。三是鲁迅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1909年,29岁的鲁迅归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1910年,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1911年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鲁迅任教育部部员;5月,迁北京,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后来,鲁迅又任教于北大、北师大、女子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校,他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主张学以致用,反对死读书。当鲁迅回忆故乡的童年时,父亲逼着他背诵的“粤自盘古,生于太荒”的枯燥的《鉴略》早已遗忘殆尽,而阿长讲的那些有趣的故事,却是终生不忘。鲁迅离开家乡外出求学,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1898年,鲁迅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学到了许多实用知识,接受了先进的思想。
留学日本,他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后来,他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思想基础。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主张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因为白话文通俗易懂,易于大众接受。其代表作《孔乙己》就是对死读书、读死书的讽刺和批判。
解放儿童,救救孩子。好玩是孩子的天性。鲁迅从小就是一个聪明好玩的孩子,缠着阿长讲故事,追着去看五猖会,抓蟋蟀、学捕鸟、抓苍蝇喂蚂蚁。鲁迅的成功是思想解放的结果,而当时中国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没有他幸运,缺少教育,没有文化,在家长制的高压、鬼神迷信的恐惧、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个性被摧残,人格严重缺失。鲁迅小时候读到《二十四孝》时,对卧冰求鲤、郭巨埋儿等内容特别反感,他甚至担心他的父亲在家道中落时,也学郭巨当孝子,把他给埋了。成年后的鲁迅认识到国家的希望在儿童身上,解放儿童、救救孩子是历史的责任。在《上海儿童》一文中,鲁迅指出“管束使孩子成为听话的奴才、傀儡,到了外面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不会飞鸣、不会跳跃”。因而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大声疾呼,家长们要“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掮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孩子)到宽阔的地方去!”那样,我们的孩子才会有创造,才能肩负起民族振兴的重任,中国才会有希望。
综上所述,作为鲁迅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对教育的许多主张,是很有见地的。不仅是那个时代的需求,就是在今天对我们的教育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为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岱山分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