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开生,余进东(1.湖南省农村信19.联社,湖南 长沙 410000;2.湖南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论经营管理的刚性和不可变通
余开生,余进东
(1.湖南省农村信19.联社,湖南 长沙 410000;2.湖南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摘要:不可变通性的经营管理就是刚性化的经营管理,是“弹性化”经营管理的派生形式。它具有时间上的不可变通性、空间上的明确性、管理对象的针对性、管理目标的稳定性以及管理手段、方法、方式、措施和方案的不可替代性等特征。从管理的关键性“质点”对管理活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来说,刚性管理既不可改变,也不可缺少,是管理成功的重要环节。管理的刚性和不可变通并无性别和代际之分,和目前方兴未艾的管理革命也不矛盾。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变革时代,刚性管理同样需要创新、转型和提升,创造出适应经济新常态和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模式。
关键词:经营管理;刚性管理;管理质点;不可变通;目标稳定;创新转型
经营管理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方面,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质的规定性,取决于一定的环境和条件。经营管理可以“弹性化”,也可以“刚性化”,“弹性化”的经营管理就是可变通性的经营管理,“刚性化”的经营管理就是不可变通性的经营管理。二者既有联系又相区别。一般来说,前者是基本形式,后者是派生形式。从一个角度来说不可变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需要变通,或是必须变通。
现实生活中的每一项经营管理,都是限于一定的时间,处于一定的空间,针对一定的对象,利19.一定的条件,制定一定的措施和方案来进行的。对所谓不可变通性的或不可替代性的刚性经营管理来说,一般来讲,往往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质的规定性:
1.时间上的不可变通性
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经常会Ⅵ到这样一些情况,即某些经营管理活动必须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进行或完成,否则就会因此而影响管理全局,甚至会造成经济损失。这对那些时间性要求非常强的经营管理活动来说,尤其如此。例如对季节性很强的商品来说,如果错过了它的最佳销售时节,相关的经营管理活动就必然会事倍功半;再如鲜活商品必须在其保质期内经销完毕,否则就会因为腐败变质造成损失;还如有的经营管理方案和措施,是针对某项具体活动或是重大活动制定的,必须在确定的时间内实施才有效果,否则就没有任何意义。如节日庆典、婚嫁丧娶,等等。
2.空间上的明确性
有些经营管理活动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区进行的。如针对某一地区特定客户开展的商品销售活动或是产品展销会,其措施或是办法必定要结合这一地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不可能照搬照抄从别的地方原封不动地拿来,或是原封不动地再拿到别的地方去,多多少少必须有所改变或调整。之所以如此,主要是每一个空间区Ⅱ都有其相对独立性,都有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其特点和条件决不可能完全相同。正因为如此,所以在甲地方是非常有效的经营管理措施和办法,在乙地方就不一定能够行得通。
时间的不可变通,空间的不可位移,决定了相关的经营管理决策和活动必须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切必须视具体的时间地点情形而定,从而将时空上的确定性和经营管理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并且经营管理的灵活性必须围绕具体的时空而展开,为具体的时空服务。
3.管理对象的针对性
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都是相对于一定的对象而言的,因而都有其具体的内在特性。对象的变化,作为管理的手段、方法、方式也就要相应调整。因为前提条件的变化,直接改变了管理的基础,其要求、过程乃至结果也就必然不同。从管理的角度而言,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手段、方法、方式等,总是相对于一定的对象,依据一定的条件进行的。同样的管理措施和办法,对一个对象能够发挥效力,对另一个对象可能没有一点19.处。管理对象既可以是具体的劳动者,也可以是劳动工具和对象,一般情况下是两者的结合。管理对象的针对性,(七)特定时空和场Ⅱ的确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为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的前提和物质技术基础。前提和基础的确定性以及不可变通,直接决定了任何经营管理活动的不可肆意妄为。
4.管理前提的确定性
所有的经营管理措施或办法,都是针对一定的环境条件来确定的。只有相应的前提条件不丧失,管理活动才能依计划进行或依事先确定的程序进行。只要前提条件发生变化或是其中的某些条件发生了变化,经营管理的措施和办法就要相应地进行适当的调整。从理论上来说,要确保经营管理活动保持相对的稳定,首先必须确保前提条件保持相对稳定;要确保经营管理活动正常进行或是正常开展,有时取决于某一“质点”的稳定,有时又取决于突破某一“质点”,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环境条件的确定性以及“质点”的存在,决定了任何经营管理活动都必须注意“度”的把握,“度”的范围的规定性有利于“质”的稳定性。“质点”的稳定是管理活动前提条件正常发挥作19.的必要条件,这是不折不扣完成管理任务,达到管理目标的前提。
尝有客宿于山巅,夜分见第三重峰有块火,大如车轮,光怪回翔,与他火异,怪之。一客曰:“此为天灯。久之当有鸡鸣,所谓天鸡也。梵书云:日宫一树而有鸡王栖其上,彼鸣则天下鸡皆鸣,天鸡者,日中之鸡也。”[注](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5.管理目标的稳定性
任何管理活动总有一定的目标或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并需要围绕这个目标采取行动。如果管理的目标变化了,原来确定的措施和办法就要相应地发生变化。因此对不可变通的管理来说,管理的目标必须保持相对稳定,或者在质的方面不能有太大的变化。从管理的过程来说,需要有相当稳定的条件和因素,促成管理目标的相对稳定。
目标就是指向,目标恒定,指向才能始终趋一,团队才能扭成一股绳。因此,管理目标稳定是经营管理活动得以正常开展、平稳运行和最终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些经常变更管理目标的主体,经营管理肯定混乱不堪。只有外界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才能对确定的管理目标进行合乎情况的修改变更。不能将目标的稳定(七)不可变通混为一谈,那种不知变通的经营管理多会走向失败。
6.管理手段、方式、方法、措施和方案的不可替代性
针对某项经营管理活动而言,在前述各项不可变通或难以变通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方式、方法、措施,制定什么样的方案来进行管理,更是需要保持相对稳定。因为特定的手段、方式、方法、措施以及方案都是针对特定的时空、特定的对象、固定的前提以及明确的目标而定的。在相关条件、因素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的时候,手段、方式、方法、措施尤其是方案不能随意进行调整的。在其他因素保持基本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如果任意变更其中某一项要素,就有可能导致原来确定的管理计划不能如期进行。这是不可变通性的一个显著特征。
因此,经营管理者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始终要有全局观,对涉及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要素,㈣以综合的、全面的以及辩证的看待:既要有战略上的定力,不对既定方针妄作更改,又要知晓“一动皆动”的辩证关系,不做墨守成规、生搬2.套的书呆子,从而时刻占据主动权,使相关经营管理活动圆满完成。
从经营管理的实践来说,不可变通性仅是管理活动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甚至是弹性管理的一种特殊情形。在实际工作中,完全绝对不变的管理几乎没有,因此,不可变通性的管理仅是弹性管理的一种相对情形。有的管理虽然在质的方面、在总的方面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但是某些细节局部因素必变化无疑。因此几乎可以说,没有任何管理活动是不具有弹性的。然而如果从决定管理的关键性“质点”对管理活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来说,只要对管理具有决定性作19.的内在稳定因素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某些细微因素甚至局部状况的改变并不影响到管理目标、手段、方法、方式和措施的实现,不会影响管理措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有效实施,那么这样的管理从本质上来说仍然具有某种刚性。例如,我们要进行某一工程建设,就要进行地质勘察和分析,完成建筑设计和投资预案的制定,经过非常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的影响,需要计算整个工程建设需要多长时间,需要投入多少原材料、多少资金、多少人力、多少设备和工具。在进行总的预算的基础上,还要明确在各个不同时期先后批量供应多少,工程进行到什么环节,必须采取什么样的方案和措施,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在原基础上做些什么样的调整等等。所有这些都必须严格按照预案进行,一环扣住一环。这就对整个管理工作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倘若某个时候、某一环节,或某一方案和措施,在某种情形下发生了偏移性变化,就会导致整个工程建设及相关管理工作不能如期如质地进行和完成。因此,管理的“刚性”和“柔性”从来就是辩证地统一于整个管理过程,并在管理的关键环节、步骤和时刻中体现。古人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运19.之妙,存乎一心”,必然要求管理者根据具体情形和实际需要灵活运19.管理的手段和方式。
此外,人们还需认识到,管理的刚性(七)性别和代际并无多大必然的联系。有论者认为,刚性管理对男性尚可,对女性未免苛刻;另外,对于20世纪60~70年代的人来说,管理上的不可变通能够理解,也易接受,而对于80后,尤其是90后的新生代来说,年轻人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要对他们进行不可变通的刚性管理,极易遭到反对。消极怠工甚至大量跳槽会使企业的生产经营陷入不利处境。其实,管理的刚性和不可变通,并无性别和代际之分,因为这是经营管理本身所必不可少的,也是企业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现代工种和管理对职工的要求,要在新人的入职培训和职业规划时就开始。成功的管理者不仅要让女性和新生代熟悉企业管理的刚性,更要让这种刚性转化为他(她)们走向成功的内生动力。
时代的进步、认识的深化、技术的革新和方式的转变,都需要人们对传统管理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互联网和大数据已经吹响了人类历史上又一个新时代的号角,管理革新必须以此为鹄的而开展,并最终服务于此。
1.刚性管理(七)经济新常态
目前,伴随全球产业格局的深刻调整以及我国经济新常态的来临,不少行业增速明显放缓,不少企业的发展面临极其复杂的内外环境。如何在多方竞争中突破重围脱1.而出,如何顺利完成新常态下的转型,企业变革尤其是管理改革势在必行。管理改革似乎在求变通,显示其柔性的一面,因而和管理的刚性矛盾。其实,管理的改革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是形势使然、市场使然。企业唯一能做的就是⒙立潮头、主动求变和应变。更何况管理改革必将催生管理的新常态,管理的新常态一旦成熟定型,势必进入到一个新的管理刚性时代。经济新常态的来临不仅呼唤和逼迫管理改革,而且呼唤更高水平、更高层级的管理模式的出现。当新的管理模式横空出世时,新的刚性和不可变通性也就随之出现。因此,我们既不能投鼠忌器,因噎废食,更不能固步自封,惘然无措。
2.刚性管理(七)互联网和大数据
现有的刚性管理主要是前两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其在生产模式方面的主要标志是惠氏标准、泰勒制和福特制,生产系统则相应经历了标准化生产(七)流水线生产,在生产组织方面,则经历了纵向一体化和垄断综合化两种模式。很明显,无论是生产模式、生产系统,还是生产组织,都有其内在变动不局的一面。正是这些变动不局的刚性要素和方面,才大大成就了前两次工业革命的辉煌。
目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显著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这是一个更巨大更深刻的革命。作为新的技术手段及其表现形式,互联网和大数据无疑将会彻底变革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快捷性、灵活性、人本化和智能化是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四大品质。快捷灵活(七)柔性相合,人本的理念也要求多样多元,手段方式的技术智能化更是要求紧跟时代,因时而变。由此,传统的刚性管理中对员工的控制力很可能瞬间失效。但是,失效、瓦解甚至消除的仅是传统刚性管理中的某些模式和方式,刚性管理中的一些合理要素和精神是不会消除的,它们不仅不会消除,反而会和新的生产组织方式以及新的时代精神组合产生出新的刚性模式和方式,从而实现生产经营管理的转型升级。
3.创新、体验、优化——新“刚性”的实现和企业的内涵式发展
自“信息化”一词出现以来,人们对管理的变革和发展给㈣了高度的关注,这无可厚非。但人们对管理的刚性却几乎没有给㈣应有的关注,这就未免厚此薄彼。尤其是,在经营管理的变革中,刚性管理同样需要创新提升,提升后的刚性管理仍在整个管理体系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重要的作19.。对于此点,学界几乎没有研究,未免让人遗憾。
如上所述,刚性管理并非一成不变,它必须随着时代的前进创新变革,伴随时代的节拍(七)时俱进,在不断的体验(七)调整中实现自身的优化。时代在前进,刚性管理的要素组成和表现形式会相应发生变革,但其基本精神和原则不会消失,地位和作19.不会改变。在新刚性管理出现的过程中,不断地体验(七)调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既对传统的刚性要素进行革新或重组,又结合新的情况揉进新的要素,然后让个体去进行具体的管理体验,经过不断的反馈和调整,逐步定型新的管理模式。当新的刚性管理定型后,它能使企业迅速步入正轨,快速适应新的时代,更能让企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内涵式发展。可以断定,刚性管理的转型和内涵提升,是一个企业能否顺利转型和有效实现内涵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刚性要求的企业将是一个什么样子,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命运。
中国经济的巨轮正在驶向一个全新的海Ⅱ,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和艰巨任务迫使我们必须站在国家战略的层面,对不同领Ⅱ、不同行业的管理体制机制进行全面革新,既对西方发达国家实现赶超战略,又实现自身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4.刚性管理的未来
经济新常态、互联网、大数据、创新驱动、调结构促转型、内涵式发展,如此等等,都需要我们将刚性管理上升到战略的高度㈣以全新考察。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在一个全新的时代刚刚揭幕,各种特性已经显露端倪的时候,各种变化难免让人眼花缭乱。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越需要战略定力,决不能手脚无措,茫然无绪。时代虽然在急速变化,但经营管理最基本的特性和要素是不会改变的,管理中不可变通的刚性要素和特征也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亡。因此,我们必须对过去经营管理的理念、手段和方式等进行合理扬弃,根据情形的变化和时代精神,建立新的刚性管理理念和新的手段方式。
总之,在一个“管理就是竞争力”,管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一场发生在内、矛头对内,但是目标朝外、目光必须长远的战争)的时代,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一起构成了企业的生命。一个成功的经营管理者必须对整个经营管理活动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将刚性管理(七)弹性管理结合起来,在动(七)静、柔(七)刚、变(七)不变的辩证关系中始终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从而实现既定的经营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玛丽·库尔特(M ary Coulter).管理学(第11版[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索娜·谢拉特(Sona Sherratt),罗杰·德尔夫斯(Roger Delves)(插图作者),50大管理难题解决方案[M].汪建军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3]余进东:论意识的产生、运动及时空[J].医学(七)哲学(A),2013(02).
[4]张俐.经营管理的实质在于创新[J].经济师,2012(08).
[5]佘元冠,姚韬.从三次工业革命看质量管理的发展(七)变迁[J].标准科学,2014(04).
[6]余开生:简论体验管理[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5(06).
(责任编辑:杨粤芳)
Discussion on Improving the Present Circulation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y Specialized Market
YU Kai-sheng,YU Jin-dong
(The RuralCreditCooperativesin H unan Province,Changsha,H unan 410000;SchoolofM arxism,H unan UniversityofCom m erce,Changsha,H unan 410205)
Abstract:Inflexible operating and management is rigid management. It has features of inflexibility in time,clearness in space,targeted people,and stability of management and the irreplaceability in managerial means,methods,measures and plans,etc. From the aspect of the degree and direction of the key management "particle",rigid management,as the key process to the successful management,is unchangeable and indispensable. The rigid and inflexible management has no differences in gender and generational,and is not contradictory to the thrusting management revolution. In the era of revolution,in the aspect of Internet and big data,rigid management also needs innovation,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to create a new model 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new economic and spirits in this age.
Key words:operating and management;rigid management;management "particle";inflexibility;stability of target;innovation and restructuring
中图分类号:C931;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107(2016)02-0079-04
收稿日期:2016-02-26
作者简介:余开生(1962—),男,湖南攸县人,湖南省农村信19.联社纪委书记;余进东(1970—),男,湖南攸县人,湖南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