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汉民
供给侧改革首先当在体制改革上做文章
文‖周汉民
政府管理必须创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只是政府改革的组成部分,简政放权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上海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有三大任务。第一,制度创新。事实上,我们所提的供给侧目前缺乏的是制度创新的供给侧内容。上海在最近3年,率先承载了国家的五大体制改革任务:2013年9月,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实验区在上海成立;2014年5月,上海开始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15年,上海开始进行司法体制改革和高校体制改革;2015年下半年至今,又进行了群团组织改革。这五大改革,都是为国家进行尝试,进行探索和实验。这些改革不会成为盆景,它们是苗圃,要在全国复制和推广。同时,上海自贸区可以成为新一轮国际贸易谈判的压力测试场。
由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应当在体制改革上继续做文章,最关键的是要落实国家发展战略。上海自贸实验区建设和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这两个国家战略都离不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再过6个月,上海自贸区建设将满3年。如果要对这3年工作进行必要的总结,最需要的是总结体制机制和法制的创新。比如率先采用负面清单管理;比如不断扩大开放的领域和程度;比如坚持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在利率市场化、汇率国际化、外汇使用便利化,金融机构管理等方面都有需要总结的。
事实上,负面清单是始于上海自贸区的中国外商投资管理制度重大创新。负面清单是上海自贸区一步又一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因此在3份负面清单的基础上,非常期待国务院今年会推出2016年度的自贸区负面清单。第一份负面清单包含190条内容的清单,虽然有舆论认为190条还是太长,但中国有一个地方以负面清单管理外商投资,那是开了先河。2014年版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从190条减到139条,这个减法,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减少。在此前的国际贸易谈判中,对负面清单的焦点讨论集中在每一条内容的描述上。外方提出每条内容应该更实际、不能过于抽象和原则,要钉是钉、卯是卯,要容易实施、执行。
这一转变的难度远远超过数量减少。
今年,2016年版的负面清单是一个更大的考验。
从负面清单的案例,可以看到上海自贸试验最需要总结的是体制机制和法制上的创新。更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8月1日生效的《上海自贸区条例》,这部条例是上海自贸区的核心,是开放度最大、改革决心最大的条例,可以上升为国家立法的基础。另外,体制、机制与法治的制度化创新,要对正在推进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做更多的促进文章。最大的文章就是如何集天下英才,在人才引进政策方面应该有更多的改革。
第二个建议就是科技创新,科学家们预测从现在起到2025年世界会在十大领域有重大科技突破,3月,谷歌公司的AlphaGo与职业围棋手李世石的对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战胜李世石的那款电脑刚在去年被谷歌公司收购,价格高达4亿英镑。上海能不能努力在人工智能上有所突破,在生命探索上有所突破?
第三个建议是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重视人力资本、重视金融资本、重视土地资本。在此之外,还有两个要素应该十分重视,即如何发扬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如何发挥工匠精神,这两个词首次载入李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最后一个因素,是除了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精神之外,政府管理必须创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只是政府改革的组成部分,简政放权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作者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