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增强电视时政新闻的表现力

2016-04-11 19:26李小红
视听 2016年10期
关键词:表现力时政新闻报道

□李小红

浅谈如何增强电视时政新闻的表现力

□李小红

随着电视媒体的发展,人们对于电视新闻的表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政新闻是电视新闻中的重要内容,包含国家政事、社会发展方针、民生采访等内容。在网络新闻备受欢迎的当今社会,电视时政新闻备受冷落。在新闻栏目竞争激烈的态势下,增强电视时政新闻的表现力是电视时政新闻发展的关键。本文以电视时政新闻为研究核心,提出增强电视时政新闻表现力的对策。

电视时政新闻;表现力;问题;对策

从理论上分析,电视时政新闻具有体裁重大、民众参与性强、新闻性显著等特点。然而事实上,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注重形式,行文庄重,政策性较强,在内容上缺乏一定的表现力,很多情况下其报道方式与新闻规律相违背。改进电视时政新闻的报道形式,充分彰显电视媒体的可视性、可听性和可读性特征,是提升时政新闻表现力的主要手段。

一、电视时政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一)电视时政新闻发展失衡

电视时政新闻节目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节目与节目之间存在着内容、主持人实力、报道方向上的不均衡问题。其中,央视和凤凰卫视的电视时政新闻节目独占鳌头,占有不同层次的受众。而省级卫视新闻时政节目与前两者在竞争上略显弱势。那么在这样的电视时政新闻发展环境下,省级卫视时政新闻只能涉猎到民生新闻,难以接触到国家新闻。换言之,地方时政新闻报道中对于国家新闻的报道力度较弱,在这样的时政新闻报道局势下,主持人实力、新闻素材都出现比较严重的失衡,很多地方时政新闻栏目处于夹缝中求生存的局面,其新闻的表现力较差。①

(二)节目同质化严重

《焦点访谈》是时政新闻中的典范,随着该栏目的推出,其他地方卫视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与之相似的时政新闻栏目。其新闻报道的形式局限于“内容叙述+评论”,一名主持人+一段新闻背景+一段新闻评论,便构成了一档时政新闻栏目。虽然该形式的时政新闻中规中矩,但是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容易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新闻深一度》《新闻1+1》《东方时空》等节目形式极为相似,节目在长时间报道下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同质化倾向,节目与节目之间的表现力难以提升。

但是,也有很多时政新闻栏目找寻到了创新方式,如东方卫视的《东方直播室》、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等都是时政新闻创新中的典范,其新闻报道表现力更强,节目形式更加吸引人,明显摆脱了新闻同质化的问题。②

(三)新闻报道主体单一,缺乏权威性的评论专员

在时政新闻报道环节,吸引受众的一是新闻实质内容,二是新闻评论员的价值观引领。在新闻内容捕获眼球的基础上,配以优秀的、权威的新闻评论员,能够在道德层面、价值观层面、新闻号召力层面上对时政新闻现象进行精彩的评论和分析。通过新闻评论员的客观评价,能够引导受众从时政新闻现象中看到事物的本质,优秀的新闻评论员能够将新闻报道推向高潮,打破新闻报道主体单一的局势。然而我国的时政新闻中,还有很多栏目缺乏权威性的评论专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时政新闻的表现力。③

二、电视时政新闻节目的媒体定位

要想提升电视时政新闻节目的表现力,需要找到电视时政新闻不受欢迎的原因,找准其在媒体市场中的定位。首先,电视时政新闻与其他类型的新闻栏目相比,具有比较明显的政治属性,因此,在制作电视时政新闻时需要以栏目的社会效益为核心,对准社会受众,为了满足媒介消费者的信息需求,需要将电视时政新闻作为一种舆论引导工具,尽量去迎合受众;其次,确定媒介服务对象以及需要对媒介对象做什么。不同的教育程度、职业、经济水平的媒介受众对于电视时政新闻的舆论引导理解程度不同,那么在制作电视时政新闻环节,如何将不同“小众”层面上的受众转换为“大众”是关键。

完成这样的目标,就需要确定栏目的目标受众,确定媒介所需要担负的职能。并且在实际的栏目制作中立足于受众需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媒介产品决策。在电视时政新闻的功能定位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栏目的媒介定位完成之后,才能够在报道环节中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最终能够实现栏目的经济效益。以中央电视台的电视时政新闻媒介定位为例,央视是党和政府、人民思想的表达之窗,其电视时政新闻需要具有权威性、社会教育性,在应对突发的时事新闻时,其舆论导向需要清晰,引导正确的价值思考。④

三、增强电视时政新闻表现力的对策

(一)创新电视时政新闻报道形式,增加特写

电视时政新闻的主要报道形式为播放新闻资料、主持人与评论员评价与互动,最后进行新闻的总结。这样的新闻报道形式过于单一,开篇模式统一,播报时间也受到控制。长此以往,这样的电视时政新闻形式难免显得冗长拖沓,难以吸引受众。与娱乐新闻、真人秀等栏目相比,其灵活性比较低。因此,提升电视时政新闻的表现力,需要创新电视时政新闻的报道形式,实现电视栏目的多元化发展。例如,增加受众的评论环节,在与受众互动的环节中了解受众的舆论倾向,并且针对受众的舆论倾向,审视自身栏目的媒介定位,以便于对栏目发展方向进行调整。此外,在与受众进行互动的环节中,当意识到受众的舆论价值存在问题时,可以纠正受众的舆论价值,以达到指导与教育的效果。⑤

在创新电视时政新闻栏目时,还可以增加新闻特写,强调时事的重要性,凸显主题。例如,2016年7月6日,李克强总理乘高铁奔赴武汉洪涝灾区指挥抗洪抢险工作,对此进行报道时,可以在李克强总理的讲话、衣着等方面进行特写描写。描绘李克强总理冒雨指挥战斗,鞋衣全湿地站在泥泞路面上安抚百姓要坚强的画面,一方面突出灾害的严重性,另一方面向受众传达国家对人民生活的重视和关心。

(二)发挥画面语言的功能,提高新闻内容的表现力

画面语言对于电视时政新闻栏目而言,能够为新闻的多向发展带来可能性。当电视时政新闻中图、声、文能够相互配合时,新闻信息的推广力将有效增强。凤凰卫视的电视时政新闻栏目主要以口播为主,偶尔在栏目中增加一些新闻图片,这样的新闻形式严重削弱了节目的表现力。而在《时事开讲》栏目中,主持人大部分的播报时间都是在与评论员进行对话和互动,这样的形式缺乏表现力。提升新闻内容的表现力,需要发挥出画面的语言力量,使得节目充满人情味。⑥

(三)走出直播间,接近新闻现场

提升电视时政新闻的表现力,要抓取时效性和真实性强的新闻,最为关键的是要深入民心。第一,将新闻当事人请到演播间。这种形式虽然能够呈现出新闻的真实性,但会使新闻当事人产生拘束之感,影响新闻的传播效果。第二,新闻记者走出直播间,深入新闻现场。例如,在塘沽发生大爆炸的新闻播报中,很多电视时政新闻栏目选择截取现场视频进行内容报道,而有的电视时政新闻栏目则在塘沽爆炸现场进行现场直播:“各位观众,我身后就是塘沽大爆炸的现场,虽然这里的火势已经散去,但是我们依然能够看到此时的塘沽天空尽是浓烟,而我们的脚下已是一片废墟海洋……”在这样的时事新闻报道形式下,受众的代入感更加强烈,信息的说服力更大,表现力也更强,也更容易感染人。

此外,在新闻的实际编排中,借助网络媒体的力量,拓宽新闻传播途径,可以采取对比编排和穿插式编排的手法,实现长短信息相结合,增加电视时事新闻的生动性。例如,在两会召开的时候,为了能够让移动终端用户实时了解到两会的内容与动向,浙江卫视对两会内容进行策划、梳理以及信息的筛选,推出了《两会好声音》《两会在现场》等栏目,在新闻内容的编排上独具匠心,既有特写,也有评论,节目形态多样化,节目一经播出便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

四、结语

电视时政新闻是新闻媒体的重点内容,决定着社会的政治舆论导向。当前,电视时政新闻节目存在发展失衡、节目同质化严重、新闻报道主体单一、缺乏权威性的评论专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电视时政新闻节目亟需通过增加特写、发挥画面语言功能、提高新闻内容的表现力、记者深入新闻现场等策略创新电视时政新闻的报道形式,提升电视时政新闻的表现力,从而在电视栏目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探寻突围路径,走出发展瓶颈。

注释:

①刘毅.如何增强电视时政新闻的表现力[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04):69.

②李丽英.我国电视民生新闻探析[D].河北大学,2006.

③林绮霞.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研究[D].暨南大学,2003.

④李勇.新媒体语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生产研究[D].武汉大学,2012.

⑤窦锋昌.报纸开放式新闻生产研究[D].武汉大学,2013.

⑥屈美茹.中央电视台与凤凰卫视新闻评论节目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13.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广播电视中心)

猜你喜欢
表现力时政新闻报道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谈电视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论民族声乐的声音表现力
时政
时政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