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鹏
(山东行政学院,济南250014)
论图书资料的信息化建设
武鹏
(山东行政学院,济南250014)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接受,应用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大。信息化的运用不仅大大提升效能,而且使得工作和管理更加便捷。在图书资料管理方面,通过对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对图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效率,对图书资料的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就当前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和对策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建设思路
随着信息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随之加速前进。而图书资料行业的发展也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进步,以适应当前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加大对信息化网络技术的运用和掌握,有助于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便利和快捷的服务,同时信息化技术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弥补了馆藏有所局限的缺陷。
图书资料作为文明社会知识传播的一种载体和工具,是社会不断进步的产物。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化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图书管理亦随之步入了信息时代,通过新兴技术的运用,极大减少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加快了资料获取的速度,大大提升了图书资料的服务层次。
图书资料的信息化建设,指的是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图书资料的具体信息为中心,网络技术为基本,计算机信息化专业人才为依附的综合性的全面系统。通过对图书系统的科学规划和统筹管理,借助先进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对图书资料不断进行整理、归纳等,从而实现服务广大读者的目的。图书资料的不断信息化是顺应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做好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将对整个图书发展事业带来极大的益处,大大提升整个图书管理团队的素质和水平,促进现代化图书管理的发展。
(一)信息化的建设能够极大提升图书的管理效率和使用上的便捷度
通过对图书资料信息化的建设,将各种纸质的图书资料通过信息化的转化,以电子形式呈现,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搜索和使用。在图书资料管理方面,传统方式的图书管理往往需要大量的整理、收集、归纳等工作,对于图书管理人员来说,工作任务繁重。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开展,运用信息化技术后,图书管理人员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工作强度有所减轻,图书的整理、归纳、收集资料等工作因为信息化的助力而更加科学、快捷和高效,提升了工作效能,节约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使图书管理工作更加现代化和科学化,更好更快地为读者服务。
(二)信息化的建设有利于图书资源的应用并提升读者的阅读质量
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图书资源是重中之重。对图书资料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后,将使资源得以更好的共享,从而扩大了图书资源的服务范围,使更多的读者更加快捷方便地利用图书资源。信息化的建设,不仅便于读者更加快捷地找到所需资料,还可使读者能够借助网络和计算机,通过在线预览的方式对图书有个基本的了解,无须像传统方式那样去翻阅图书本身才知能否适用。图书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的建设之后,对于图书的使用及各项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和高效,读者能够大大节省寻找图书的时间,准确地获取自己所需的图书资料和信息,更加深入地对图书有所掌握,提升了读者的阅读质量,有利于学习和进步。
(三)信息化的建设能够提升图书资料的社会效益
图书资料通过信息化的建设,通过网络技术构建资源的共享模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促进了行业、学术间的交流,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资源,实现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和共同进步,突现图书资源所具备的社会效益。
(一)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理念亟待提升
图书资料实现信息化不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而当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人对此不够重视,思想认识严重不足。目前,一些图书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上,有些图书馆虽然清楚信息化的意义,也配备了一些网络设备,却只停留在做表面功夫上。只配备网络设备,而不对信息化系统进行优化也是当前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提升图书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在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工作内容主要通过收集、整理、归纳等,对图书文献和资料进行科学地管理和保护。但由于传统的工作形式所限,各种工作和服务开展得都不够精细。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当图书管理人员的思想理念没有及时转变时,就会造成许多工作难以有效开展,进而阻碍了图书事业的发展。
(二)对图书信息资源的综合性和全面性把握不够,信息技术也有所局限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益繁盛,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了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行了网络化的建设,但对网络资源缺乏应有的梳理和整合。在进行网络化的建设过程中,亦缺乏对资源的整体把握,信息服务等体系不够健全,致使图书资源的建设系统缺乏综合性和全面性。另外,由于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书资料在信息运用技术方面难免更新较慢,导致许多方面问题频出,出现了图书管理上的难点,阻碍了信息化的发展。
(三)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人员素质亟待提升
在对图书资料的长期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体系和制度,使得每个图书资料的库与库之间难以实现图书资源的有效共享;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规划不够科学有效,使得许多资源流失,使信息化的进程不够顺利,对当前信息化建设造成了不小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亟待提升,当前从事图书管理工作的人员普遍存在着专业素质水平较低的现象,许多员工资历较老,处理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已成习惯,对新技术、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低,在面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处理时难免力不从心。工作人员是图书管理工作的核心,其素质若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就会制约和阻碍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
(一)理念的更新
新的理念就是将图书资料的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相互结合,使其走在时代的最前沿。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任何学科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两个重要因素:拥有人才和掌握最新信息。拥有了顶级的人才,又掌握了最先进的学科知识,这门学科就可以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人才和信息之间也存在相互牵制的关系,如果没有掌握最先进的信息知识,就培养不出顶尖的专业人才。只有以最快的速度取得最新的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才可以获得优势。同样,在对图书资料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获得最新的信息知识是最基本的任务。树立新的理念,明确图书资料的地位,突出图书资料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其快速发展。随着读者数量的增多、知识的更新,人们对不同专业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扩大对图书资料信息化的填充和健全,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二)创造新的模式
1.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图书资料在进行现代化信息建设的时候应该创造新的模式并设立新的职能。不管是图书馆还是资料阅读室,除了是资料信息的管理中心之外,还要成为当代信息与网络等技术的信息服务中心。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的新模式主要表现在:①纸质资料、报纸等向网络阅读方面扩展。传统的图书馆基本上都是以纸质的形式来记载相关的资料,并定期地进行分类、借读等管理。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结合时代的趋势,在图书资料的现代化信息建设方面创造新的阅读模式。在对图书资料进行管理的时候,要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形成图书资料在计算机上的自动管理。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应该变成资料信息的转化中心,使其能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在对图书资料的管理模式进行定位的时候应该摒弃以往的管理体制,进行新模式的研究,使其能够与现代的发展相顺应。③结合当前的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模式,使图书资料实现信息共享,最终使图书资料实现社会化,使图书资料得到全面的有效的利用,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其社会效益最大化。相信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实现这一点是很快的。
2.利用互联网提供信息服务。
图书资料信息化的建设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成果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读者的需求,为了使读者的需求满足最大化,有必要利用互联网建立信息服务中心,以便提供信息服务。在对图书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文献资源信息化的建设,运用信息化技术对其进行存储管理。通常用到的信息化技术主要包含光存储技术、磁存储技术等;在信息处理阶段用到的技术主要是压缩技术、编制技术以及解码技术等。在对网络图书馆进行建设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图书资料进行数字化转换并不断扩充完善其图书资源;其次,要保证图书资源的有效性,要把传统信息以及数字文献信息之间的关联处理得当,最终实现图书资源全面的有效共享。
3.虚拟空间的设立。
虚拟空间是把图书资料通过网络的方式使其虚拟化,让读者获取到更多的资料。对虚拟的图书资料进行信息建设,就是图书管理人员以网络的形式,结合读者的需要,不断地扩充资源的数量,使虚拟资源更加丰富多彩。在建设虚拟空间的工作中,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建设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图书管理专业知识以及网络方面的相关技能,还要对虚拟空间信息化的建设有深刻的理解。结合相关的网络安全技术,使虚拟空间的信息建设更加的健全,坚持对虚拟的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选取,并不断的完善、改整,根据读者不同的需要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使图书资源实现应有的价值,最终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虚拟空间信息资源的建设是实现图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扩大网络资源的重要途径,能够使资源共享的效果更加理想。
(三)政府应重视并加大对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图书馆的建设最主要的就是来自当地政府的支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的需求从物质的层面逐渐上升到精神层面上来。因此,对图书馆建设的规格要求也更加严格,标准也不断提高。对图书资料进行信息化建设,政府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以实现图书馆的社会化和效益化。图书馆可以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知识储备,图书资料的信息化建设在人们获取知识的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加大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力度,使人们能够深刻地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为国家图书资料信息化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其次,在资金投入方面加大力度,不断完善图书资料管理制度,创新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的硬件设备,还要定时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学习,只有这样方可提高图书资料管理的水平,使其发挥真正的效用。
(四)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要不断加强
要做好图书资料的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图书管理人员。应加大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学习教育,不断地加深他们对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的认知,强化他们的信息化意识,对图书管理人员相关知识的学习要定时地考核,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图书资料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专业人才,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引进专业人才是做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一流的专业人才拥有丰富渊博的信息化建设方面知识,清晰科学的信息化建设流程,在他们身上还有可以发掘的技术潜能,他们对图书资料信息化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想使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质量更加卓越,在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的同时,也要引进顶级的专业人士,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高水平和进一步强化发展的后续力量。
就目前而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延伸到各行各业,包括图书资料的信息化建设技术。图书资料的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推进图书馆的发展,更有利于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不论是读者还是图书管理人员,都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以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加深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使图书资料的信息化建设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黄妮娜.信息化技术在高校档案管理的应用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5-36.
[2]谢文娜.图书资料信息网络化建设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5):81-82.
[3]何义珠,李露芳.面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数字图书馆的公益性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10).
[4]孙常丽,卢国强,孙达辰.三网融合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J].现代情报,2012(4):148.
[5]郝世英.浅谈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7):111-113.
编辑:鹿风芍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7238(2016)03-0116-04
DOI:10.3969/J.ISSN.2095-7238.2016.03.023
收稿日期:2016-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