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康平县悦明小学 赵亚芬
如何让小学数学走进孩子的生活
辽宁省康平县悦明小学 赵亚芬
小学数学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多次改版或重大的调整和修订。虽然做了大幅度的调整,但是个别情景素材仍然远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甚至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加上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分数,仍然存在着重“知识”轻“情感、能力”;重“结论”轻“体验过程”;重“书本”轻“实践活动”;重“技能”轻“综合运用”。致使学生虽然能够灵活的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但是面对简单的生活问题却束手无策。
新修订的《小学数学大纲》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为了让低年级的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新知识,并且在愉快中内化新知识,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教学内容,我启发学生创作和收集了许多歌谣,比如,在教学“掌握方向”一课中,我们根据生活实际搜集了这样的歌谣: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
东西南北 四面八方。
结合生活的歌谣,学生便于记忆和理解。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而且我和孩子们在编写中提高了写作能力,一举两得。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活素材
北师大教材中根据单元内容的设计,在不同的章节都安排了《数学与生活》的学习内容。教学前,我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在生活中搜集相关素材,一方面补充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拉近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时,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这些内容,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把握数学与生产生活实际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了解我国在数学上的重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挖掘生活中的学习素材
关注校园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资源,留心社会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资源,了解家庭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资源。生活、校园、家庭、社会环境都是学生生活的场所,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应该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比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一节中,我没有使用书上贴墙砖的内容,因为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我选取了这样的素材:我校某班要统一定购校服,校服上衣60元,裤子30元,订购200套这样的服装,需要多少钱?提出这样的问题后,我要求学生主动探索解题的方法,然后汇报,老师总结。解决这个的问题有两种方法,方法之一:先求出一套服装的价钱,再求200套服装一共的价钱。方法之二:用200套上衣加上200条裤子的钱数,也是总钱数。接着再举这样贴近生活的例子,让学生观察思考并找寻规律,探索出乘法分配律。
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确立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信心。教师要引导、指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创设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发展数学。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学期的“粉刷墙壁”时:学生小组合作测量学校的画廊面积,调查油漆的价格、质量、人工费用等方面内容,然后,计算粉刷画廊所需要的油漆和人工等费用。最后,根据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说各自的感想,同时,为学校的美化献计献策。这样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真的可以为生活服务,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2.制作数学小报可以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小报形式中去,让学生轻松地学知识;也可以借机鼓励那些学得一般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收集、整理资料、构思、排版、绘画等各方面的能力,最终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总之,收集让学生理解的生活素材,会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却可以大大减轻教学负担,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