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临城中心校 费茂富
如何进行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江苏省兴化市临城中心校费茂富
当前教育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很多教学法层出不穷。教师应该如何合理地运用教学法进行教学呢?教师在进行初中阶段数学的分层教学时,要先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分层教学。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教师学习新课程观念的课程,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这些新教学概念、教学方法,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这些新教学方法。本文笔者从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这个小分点展开探讨,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正确认识
经过长时间传统教育观的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念终究难以摆脱传统应试教育观的影响。在大多数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还是摆脱不了“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潜意识里还是会把自己当作课堂的主导者、课堂的中心,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只是根据自己的备课情况进行授课。教师不仅不会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知识能力基础分层安排教学,在课堂上也很少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种教学环境下,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学生会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更不用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数学,一门实用性极强的科目,偏向于应用层面,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推理性,一开始学生都会表现出极强的兴趣,但是随着难度的加深,学生极有可能因为难度问题而降低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对他们的后续学习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初中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过渡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转变为抽象,在数学学习中开始接触一些具有抽象逻辑的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基础。然而,学生经过小学的数学学习,各自学会的知识会存在很大差异,个人在进入初中之前具备不同的数学起点。学习都是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的,这对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必然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阶段数学的分层教学时,要先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分层教学。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教师学习新课程观念的课程,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这些新教学概念、教学方法,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这些新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跟传统的教学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教师应该好好把握,明确分层教学的步骤以及它所涉及的方面。“世界上不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地,也不会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学生与学生之间难免会存在一些差异,如学习风格、认知特点、知识接收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也正是由于这些差异,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才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些差异中有好的方面,需要教师加以鼓励和引导;也有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方面,需要教师指出并引导改正的方向。例如,教师要善于根据每个同学的学习风格、学习态度安排教学,或者将小组学习和分层教学相结合,利用学生各自的特长完成教学任务,开展协作学习。学生间差异的存在产生了分层教学这一概念,让学生各自的独特个性得以发展,培养各具特色的个人。顾名思义,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间存在的差异进行不同水平层次的教学,这需要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都准备好不同的教学计划。
课前,教师需要先了解学生在学习某一新内容之前学生的知识水平,是否具备了学习这一新内容的先决条件。有的学生可能接受能力慢,在此之前对这一问题的学习程度还处于偏低层次;而有的学生当前的知识基础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的先决条件,还有的学生可能已经通过自学或者其他途径掌握了这一新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当前的知识水平进行课前备课,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不同水平层次的备课,以最大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以科学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课中,教师要根据课前准备的教案以及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教学,教师在进行提问的阶段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以及最近发展区原则,提出不同的问题,争取让全体学生都能对所提问题发表一些看法、意见,争取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并能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一定的成就感,从而逐渐地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或者说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例如,教师在进行“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这类具有探究性学习性质的教学时,就可以分层设置问题,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在整个初中阶段,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因为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主要以较为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学生能容易地接收。初中阶段学习难度开始增加,很多学生都难以适应这种状态,如果教师意识不到其中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极有可能会降低。课后,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阶段也需要用心设计。课后作业作为一种巩固、提高的学习效果检测工具,它的设计本来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进行分层教学时更应如此。同样地,课后作业不仅要能达到检测课堂学习效果的作用,还要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升,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具有较强探究性的特点,教师就可以进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以最大程度地优化课堂教学。总之,分层教学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应用,而不能在课堂上盲目应用,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同时,教师也要明确其中的流程和涉及的方面,不能忽视其中任一环节的设计,要用心观察、仔细分析学生,真正实现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课堂、活跃课堂的效果。
总之,分层教学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我,活跃课堂,可见很多教学法的运用也有此特点。我们必须更深入地研究各项教学方法,活学活用,帮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1]文翊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4).
[2]赵晓英.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J].学周刊,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