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波
政策倾斜落实到位力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刘旭波
如何让教师下得去农村学校,并在那里留得住教得好,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很多地区进行了探索。近年来,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实施“四倾斜、四解决”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
芦溪县地处赣西,背倚武功山,面积960平方公里,人口30万,是较为典型的山区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2所,学生36981人(含民办教育学生3585人),在编教师2085人。其中农村学校93所,占学校总数的91.2%;农村学生24920人,占学生总数的67.4%;农村教师1617人,占教师总数的77.6%。
一是整合项目,调整学校布局,对农村学校进行改扩建。积极争取并整合“中小学校舍安全”、“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薄弱学校改造”、“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项目资金,综合城乡、人口与地域等因素,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采用撤、并、改、扩、建等方式科学调整学校布局。撤并村小、教学点56个,新建了一个城镇教育园区,改造扩建了两个乡镇教育园区。此外,还对75所农村学校校舍进行了改扩建,改扩建面积达10万余平方米。
二是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对72个村小、教学点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和文体活动场所进行标准化改造升级;美化校园环境,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完善学校附属设施,着力解决功能不全、场所不达标、生活设施简陋、校园环境不理想等问题,极大改善了偏远农村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
三是加大教师周转房建设力度。要让农村教师教得安心,先要让他们住得温馨,过得舒心。为此,芦溪县切实关注农村教师特别是未婚青年教师和外地籍教师的日常生活,着力解决他们在吃、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15所农村学校新建教师周转房286套;完善生活辅助设施,对农村教师实行“三免费”:免费用餐、免费体检、免费为在校住宿的教师提供电视、热水器、网络、厨卫用品等生活设施。
四是全面打造网络信息化校园。目前,全县10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全部实现网络校校通;班班通工程也已全面完成,全县102所学校765个教学班均配备了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实物展台、音箱等多媒体教学设备;购置计算机2100台,实现所有教师人手一机。
经过几年的努力,芦溪县农村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设施先进,条件一流,与城镇学校相比毫不逊色,城乡校际差异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
一是多渠道引进配齐农村学校教师。农村中小学学校分散,学生人数不多,但班级不少,所需教师量相应多些。为解决编制紧张问题,芦溪县根据农村学校教育层次、班级数和教职工工作量,进行单独定编。同时,还在农村学校增设了一定数量的机动编制,确保优先配齐农村合格专任教师。三年来,芦溪县通过全省统一招聘、“特岗计划”和“三支一扶”等方式引进农村中小学教师203名。
二是定向培养,补充农村学校教师力量。2006年起,芦溪县开始实施“三定向”(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培养机制,从初中学校选拔优秀毕业生到师范院校进行5年的专业学习培养,毕业后定向回到户籍所在乡镇农村学校任教。同时,芦溪县明确要求学生毕业后立即与学校直接签订聘用合同,在农村学校工作5年(即3+2模式:在乡镇中心校任教3年,在村小、教学点任教2年)以上才能办理岗位流动,以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相对稳定。近三年,芦溪县共定向培养师范生75人。
三是支教帮扶,完善乡村学校援助机制。推行教师交流轮岗制,执行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与农村任教经历挂钩的政策,教师在评聘高一级职称时,须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任教经历,否则不予评聘;按照“编制不动、工资不变、补贴不减”的原则,在评优评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时享受优惠加分的办法,鼓励县镇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并延长服务时间。多项措施的落实,保证了县镇教师向农村学校的有序流动,每年向农村学校动态流动教师数不少于150人。
当前,芦溪县农村中小学校学生24920人,教师1617人,整体师生比为1∶15.4,农村学校教师数已满足教学需要。
一是确保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关于“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的相关规定,芦溪县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仍由县财政统筹并足额预算农村教师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切实保障农村教师工资按月足额到位,未出现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
二是全面落实农村教师补贴。落实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根据实际,芦溪县将津贴标准按学校偏远程度的不同分为六个档次,依次为每人每月700元、600元、480元、340元、220元和120元,分学期由县财政按时发放到位;落实乡镇工作人员津贴,根据从教时间的长短,对在乡镇工作的教职工每月补贴250—550元;落实支教教师补贴,对到农村学校支教的教师,考核合格即可享受200—400元/月的工作补贴和300元/月的交通补贴,表现优秀的还可一次性奖励1500元。
在全面确保农村教师工资待遇足额按时发放的基础上,芦溪县全面落实农村教师各项补贴,使得同等条件的农村教师待遇高于城镇教师待遇,让他们在农村学校留得住。
一是抓龙头,着力提高农村中小学校长素质。实施“农村学校校长素质提升工程”,积极选派校长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等组织的培训班和研修班;加强本级培训,围绕困扰农村校长的“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促进教师成长”等主题,每年对村小、教学点在内的所有农村学校负责人进行一次全员培训;建立城乡结对学校,每年让部分农村学校副校长到县城学校跟岗学习,为他们的持续发展提供平台;精心培养校长后备人选,公开选拔骨干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校挂职担任副校长或校长助理,传播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经验,挂职期满,考核优秀的可留任重要职务。
二是重整体,完善农村教师培训机制。要求全体教师参加全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并将培训成绩纳入绩效考核和作为职称评聘的必备条件;聘请省、市专家等到芦溪县农村学校为教师授课;组织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特级教师等开展送课送培下乡活动;采取传、帮、带等措施,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探索“以强带弱、捆绑发展”模式,以优质学校为主体,将全县学校划分为五个片区,通过每周一次的学科课堂教学、每月一次的专题教研等主题活动,建立“资源共享、队伍共建、难题共商、经验互鉴”的教育联合体。
三是补短板,强化紧缺薄弱学科教师专项培训。实施“紧缺薄弱学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工程”,分学科组织全员培训,举办各学科主题研讨会,整体提升薄弱学科教师业务水平;进行专题引导,每年开展薄弱学科教师基本功比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强化紧缺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在乡镇中心校选拔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再由他们培训其他教师,达到以点带面、遍地开花的效果,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
硬件倾斜,解决了校际差异问题,让教师下得去;师资倾斜,解决了编制紧张问题,让农村学校教师够得用;待遇倾斜、解决了收入差异问题,让农村教师留得住;培训倾斜,解决了水平差异问题,让农村教师教得好。“四倾斜”政策在实践中有效破解了义务教育推进过程中的一些难题,也因此取得了实效。
但要强调的是,这些成效的取得,并非全是教育部门之功,如果没有县委县政府“一把手”的高度重视,没有县人社局、县编委办、县财政局、县发改委等部门的积极支持与配合,很多举措也只能束之高阁,无法落到实处,更不可能取得实效。因此,争取党政“一把手”的重视和各部门的支持配合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可或缺的外在条件。
(作者: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责任编辑:刘斌]
G40-011.8
B
1673-9949(2016)09-0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