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璐佳魏晴晴(.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甘肃 兰州 730070;.兰州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红色文化在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中的价值
高璐佳1魏晴晴2
(1.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兰州730070;2.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红色文化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及其在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重要作用进行论述,分析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的进程与不足,提出将红色文化的四个价值体现融入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战略之中,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红色文化文化软实力价值体现
*本文为2013年甘肃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战略路径研究”(13YD109)。
红色文化萌芽于“五四”运动,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逐步形成,属于政治性质的文化,因此,红色文化具有极强的特殊性。从思想来源上看,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从内容上看,红色文化既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民族精神,又包括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时代精神;从性质上看,红色文化既属于政治领域,又属于文化领域,是党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也是党的价值理念和人民群众精神追求的统一。
红色文化不是红色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将中国历史文化中红色寓意与社会历史实践的思想有机整合;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不断选择、融化、重组、整合中外优秀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特定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它蛰伏于近代,形成于“五四”以后,成熟和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红色文化的主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先进文化是红色文化的传承、丰富与发展。红色文化有一个形成、发展、积淀、丰富、创新的文化演进过程,已经历或必将经历包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各个历史时期。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教授首先提出了“软实力”概念,他从国家层面指出,软实力是相对于科技、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而言的,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独特吸引力、国际影响力和比较优势。“软实力”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学者们将其引申到区域层面和社会事务层面,并在实践中加以利用、进行探索。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各国的文化也呈现出交流与交锋、合作与较量的新格局,文化已经成为世界大国实现自身战略意图的重要工具,文化领域已经成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领域。所以,大力提升本国的软实力已在国际主流社会达成共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要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行为相联系,自觉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转换。要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创新工作,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加快构建文化传播体系,使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通过各种媒体传递到世界各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基于以上对文化“软实力”的深刻认识和重要影响,党和国家自21世纪初期以来,高度重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2006年11月1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领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发展的辉煌,增强我国文化发展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历史问题。”它说明党和国家已经敏锐的意识到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在当今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意义。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是文化软实力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党的报告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就国家文化软实力阐发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体系中,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想做出过很多重要的论述。它是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战略指引。
文化是国家的根脉,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认识文化的价值,重视文化建设,才能大力发展、大有可为;只有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才能在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碰撞中掌握主动权,有效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为此,国家从战略上思考和谋划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第一,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文化软实力的构建需要在国家层面上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管理体制。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不断通过深化各项改革,改变陈旧的文化思想观念、法律法规和一些体制弊端,才能为文化的繁荣开辟广阔空间、提供强大动力支持。通过建立面向世界的各类窗口和舞台,加快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有效政府在强化文化服务中的意识,为促进文化软实力提升提供基础和全面的服务。
第二,要进一步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以及各国人民共同接受的一些基本价值。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先进政治价值,包括公共服务、终身教育、生活质量、生态文明等社会价值,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为我所用。始终与世界先进的文化发展同步前进,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与人生追求。首先应摒除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创造性地吸收、消化传统文化的营养。比如给人留下很深印象的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将中国传统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的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同时又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着浓重的中国韵味。
第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主动通过“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输出能力,使我国在经济总量列为世界强国以后,自觉转型为价值和文化意义上的强国。
第五,在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步伐中,仍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基本的原则,特别是目前国家经济进行供给侧调整时期。更需要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文化含量,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另一方面,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总体不利的影响下,文化产业展现了蓬勃发展的生命力,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通过多渠道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
第六,大力开展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教育工作,促进公民素质的提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有目共睹,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特别在最近几年,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已明显增强,但由于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刚刚起步,文化软实力西强我弱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文化软实力与中国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现状还不相适应,同时也与中国的经济实力很不相称。
一方面,我国孕育出大量的文化结晶,如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理念、琴棋书画的艺术才能,四大发明更是令世界为之惊叹。然而,人们渐渐记不起《弟子规》、《唐诗》、《宋词》,传统的文化节日受不到人们的重视。中国虽然拥有这么多优秀的文化成果,但却没有把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强有力的文化竞争力。首先,人们对文化资源的重视不够。在国家大力主导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对文化发展的注意力明显下降,对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的认识也明显不足。这就导致大量优秀的文化资源被我们主观所忽略,潜在的文化软实力没有被发掘。其次,一些文化产品被注入其他因素,降低了其本身的质量。许多的文化产品在运行中被大量注入商业的因素,本身的优势资源流失,结果反而在竞争中处于被动。最后,文化市场运行的不规范化。如文化产品盗版严重、低俗不健康的产品充斥市场等,要规范好我们的文化市场,才能为文化资源向文化竞争力的转化提供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文化逆差现象严重。文化逆差,是指中国的文化贸易出口少于进口,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赤字”的现象。中国出口到国外上映的电影可谓凤毛麟角,而国外利用中国文化元素拍成的电影在中国市场上却赚到盆满钵满,《花木兰》、《功夫熊猫》就是最好的例子。不难看出,中国在文化贸易这一领域存在着严重的“文化赤字”,这不得不让我们担忧。其实,在中国深厚文化的孕育下,不乏许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产品,然而传统文化的背景不同以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给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竞争造成了巨大的阻碍。究其原因主要是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大众“快餐”消费文化迅速崛起;以及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西方文化霸权的渗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利益主体多样化、国家文化人才缺失等诸多方面造成的。
通过对红色文化的实践探索和发掘研究,对其内涵特征有如下认识:
一是红色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文化。红色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革命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体系。因此,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民族精神是红色文化的天然成分、养料和重要构成。科学性即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坚守客观真理的科学品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客观规律。因此,红色文化又是一种科学的文化。红色文化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由人民中的先进分子创造的思想文化,是一种大众性的文化。它着眼培育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道德追求的时代新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红色文化既是主流文化,也是大众文化。发挥着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的作用与功能。
二是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大众提供了新的世界观、新的理想、新的道德和新的精神。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旨、精神与要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与意识形态。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源泉和优秀资源,为后者输送土壤、空气与精神养分,决定并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
三是红色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的文化。红色文化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阶段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它体现出红色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进步,红色文化的发展视野更为宽广,具有不断吸收多种文化成分的开放性的气度,通过汲取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精华而提升文化品质。因此,红色文化有利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交融共进,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所以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厚重的历史内涵,构建以红色文化为载体,以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思想道德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适应在不同时期、不同群体和阶层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同时,红色文化的基本构成与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形成来源有极大的相似性,它们都囊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西方思想文化的精华。两者也都能够外化成文化产品进行渗透和传播,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和竞争力,因此,红色文化对于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较大的、无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
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体现,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价值,对于开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同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的价值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领域。
第一,历史印证价值体现。一是红色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人民饱受磨难。为拯救国家和人民,无数革命者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斗争并为之流血牺牲,是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中国人民的平等自由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并付出了重大牺牲。红色文化就是这个特定历史时代的成果,具有独特的时代烙印。红色文化主要是在战火硝烟的革命战争年代孕育的,它承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阶级革命、抗日战争、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它所固有的革命精神和文化内核,是一部忠实地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二是红色文化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谛。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邓小平曾指出:“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呈现出勃勃生机。三是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赋予的。传承红色文化,解读革命历史,有利于帮助人们了解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来之不易,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红色文化的历史印证表现在:一方面,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各种革命纪念馆、文化遗址以及深刻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另一方面,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完整地再现了革命先辈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第二,文明传承价值体现。了解过去,目的是启迪和指导未来。红色文化的文明传承价值功能表现在:一是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中国共产党就是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从它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中国革命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先进文化——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而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五四”以来形成的红色文化,它们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毛泽东思想之后,又诞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系列讲话和重要思想论述。无疑,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传承性。二是红色文化提炼和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以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征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这些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精髓,是激励人们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的强大精神支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弘扬这些红色精神。和平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就是红色文化得以传承的体现。深入发掘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功能,是培育新的伟大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
第三,政治教育价值体现。红色文化倡导的是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传播其理念、彰显其精神有利于红色革命精神深入人心。一是红色文化是开展青少年德育的有效载体。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堂传统课都是鲜活的教材,都折射着革命先辈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操的光芒。用鲜活的历史告诉青少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建立在他们对祖国深厚的爱之上。一个人对祖国爱得越深,历史的责任感就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信念就越坚定。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无一不是忠诚的爱国者。红色资源正是彰显革命历史的新平台、新课堂,其感召力是学校和书本不可比拟的。二是红色文化形式的多样化,使人们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近年来兴起的红色旅游之火暴是始料未及的,除了人们对那段红色年代充满向往之外,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人们热爱一切美好的东西,敬仰那些为理想信念不惜牺牲生命的人。红色热土承载的红色文化也是美的。革命老区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和古朴淳厚的民俗民风,使旅游者在愉悦中感受山河之美,体验华夏民族的博大精深,感悟那段烽火连天斗争岁月的艰辛和今天幸福生活的不易,从而主动地、真诚地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和理想信念的教育。通过红色旅游这一时尚方式将历史知识、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传输给大众,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经济开发价值体现。从本质上讲,红色文化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人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素质,增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国家各项经济建设的伟大洪流中发挥生力军作用,从而形成巨大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结构中已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而红色文化则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革命老区保留下来的遗址和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革命老区多处于山区,风景优美、生态宜人,把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和古迹文化结合起来,寓思想教育于文化娱乐和观光游览中,既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又有利于把红色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从而推动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近年来,很多具有红色文化资源的省份,积极规划自己的红色旅游产业,明确提出把红色旅游作为文化建设和兴省富民的重要支柱。起步较早的省份均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比如陕西延安、江西井冈山、湖南韶山、甘肃庆阳的红色旅游和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红色旅游已成为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革命老区了解认识外部世界,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与构成要素同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形成来源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它们都囊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西方思想文化的精华。两者也都能够外化成文化产品进行渗透和传播,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和竞争力,因此,红色文化对于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哪个民族占领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它就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就能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所以,大力挖掘、整理、推广红色文化的资源,将其融入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之中,充分展现出红色文化的巨大价值,在红色文化的熏陶和引领之下,使人民群众能够源源不断地获得精神的养分和心灵的充实,最大限度地激励人民群众追求理想、信仰的原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引领与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9106(2016)06- 0138- 05
*作者简介:高璐佳(1983—),女,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魏晴晴(1992—),女,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