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龙岭镇中心小学 李翠蓉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龙岭镇中心小学 李翠蓉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这意味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将教学时间缩短,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留出更多的时间,以保证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完成教学知识的构建。
为了调动小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教师要着力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数学技能得到更充分的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更好的培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适应新课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努力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时间,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合作、讨论、体验、实践,使学生在体验中学数学、在实践中用数学。
经验启示我们,一堂课刚开始,学生注意力比较松散,他们还没有从课间高度放松的状态中回过神来,还在回味着课间的喜怒哀乐,因此,有效、高效的导入对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十分重要。采取有效手段进行课堂导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第一步,它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高效的课堂引入:一是形象化导入,二是直观化导入。数学概念都比较抽象,如果教师能用形象的语言去解释这些抽象的概念,就可以使这些抽象的概念生动化、形象化。小学生往往喜欢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物,喜欢直接的、贴近的事物,根据这样的特点,教师设计高效导入时就可以采用直观化的方式导入,用直观、贴近的事物做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精准地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比如,《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本人采用一个小故事进行课堂的高效导入:首先,我将课前准备好的一块比较大的圆饼拿在手中,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买了一块圆饼打算分给老师办公室的同事们,老师办公室共有四位老师,王老师说要圆饼的8/32,方老师说要圆饼的4/16,李老师说要圆饼的2/8,刘老师说要圆饼的1/4,既然这些老师都提出了要求,我是不是应该按照他们的要求给他们分好?”学生听说要分圆饼给自己熟悉的老师立即来了兴趣,齐答“对”。这时,我面露难色,对同学们说:“就在分饼的时候,王校长刚好经过,王校长说:我来考考你,能不能两刀就把饼分好?这个问题可难住了我,同学们,你们能帮老师办到吗?”抛出这个问题后,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开始讨论起来,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课堂气氛热烈起来。此时,我抓住时机顺势引入:“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到底是‘能’还是‘不能’吗?那么,学完今天的课,我们就能够找到答案。”于是,学生们纷纷凝神聚气,教学就在这样的情景中悄然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
小学数学是概念结合比较多、知识联系比较紧密的一门学科。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教师要善于运用类比方法,让学生科学快速地理顺数学知识。通过类比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中的异同点,形成知识的正迁移,还可以将零星的知识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最终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分数加法和减法》这一课的教学,为了让学生能理解通分的概念,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放学回家以后,发现妈妈买了4袋牛奶,爸爸买了一箱牛奶,那么今天家里到底买了多少袋牛奶?我们能够直接用4袋牛奶加上一箱牛奶吗?”同学们齐声回答“不能”。我又问:“怎样才能知道有多少袋牛奶呢?”“先算出箱子里的牛奶有几袋,然后再加上妈妈买的4袋牛奶,就知道了。”同学们抢着回答。我接过话茬:“同学们非常聪明,当计量单位不同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统一计量单位,然后才能进行计算。计算牛奶的数量是这样,分数加减法也是这样,将分母化为一致才能够相加减,只有分母相同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计算,分母不同就需要先进行通分。”利用生动的实例进行类比,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概念,准确地掌握了概念,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小学生学数学要进行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能力,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适时进行归纳和总结。例如小学高段数学教学,这一阶段学生的数学知识已积累到了一定的量,教师需要不时地停下来,带领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梳理,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梳理,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归纳知识的方法和培养学生进行知识梳理的技能,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可以通过建立错题集、图标总结等方式,实现自我突破,促进自我提升。多进行归纳总结,学生可以发现更多数学概念之间的关联,进而学会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进一步理解知识理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圆柱与圆锥》的教学,我是这样积极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总结的:首先,带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复习,然后,将学生两两分成一组,让他们互相默写圆柱与圆锥相关的公式定理,如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等。最后,带领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让学生寻找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进行比较,学生发现同底等高圆柱与圆锥的联系与区别。通过这个活动,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发现了数学概念之间的关联,进而学会更好地运用各项公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知识理论,实现教学的高效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