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赣县沙地中学 范建平
初中数学常见问题探讨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沙地中学 范建平
数学的学习一直贯穿孩子教育的始终,它不仅是孩子中考、高考的制胜法宝,还对孩子整个的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笔者看来,这句话一点都没有夸张的成分,类似于武侠小说中的武功秘籍,是武者行走江湖的绝技。所以在孩子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是身为老师的我们的共同职责,在初中数学实践教学中,笔者总结出了一些常见的问题,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
数学;初中;教学;问题
数学学习在不同的阶段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很多学生在从小学升入初中的这个过程中,都会面对怎样把数学学好的问题,因为小学数学学习的问题大多比较直观,主要是一些计算和实际生活中一些小问题的解决,而初中数学会慢慢呈现出抽象的特点,需要学生在脑中建立起空间结构,学会转化抽象概念,学会分类归纳等数学方法,我国的数学学习相对于国外教学,在孩子升入大学阶段之前,一直存在拔高的特点,就是在孩子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提前灌输给孩子一些概念,而这些概念的吸收与融化往往是要靠孩子自身来领悟的,如果孩子没办法跟上教学的节奏,那么这部分孩子便会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被精英数学所淘汰。这无疑是让大多数老师感到头疼的问题,身为老师,总是希望班上的同学都能跟上教学的进度,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到属于自己的满意的成绩。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对以下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孩子在小学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往往有着极大的依赖性,老师是父母之外让他们从内心相信和敬畏的人,他们习惯于等待老师来发现自己的问题和督促自己的学习,他们往往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偶尔得到老师的表扬便欢欣鼓舞,大多数的孩子都缺乏学习的自主性,需要家长和老师不断地提醒和监督,只要稍加注意,孩子们在学习数学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进入初中之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开始发生变化,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渴望被认可和拥有自由空间的心理,而随着课程学科的增加和难度的加大,再加上很多孩子本身的学习自主性就差,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挫败感,而家长的希冀和监督干涉,更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状态,并帮助孩子们克服这一畏难心理,是老师需要时刻细心恪守的职责。老师针对这一现象,不应单单靠加强监督来解决,因为老师是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根除学生学习自主性差这一习惯的,要知道习惯一经养成是很难改变的,外在的强化和监督只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压迫感,只有学生从内心开始强化自己,才会让学生真正的强大起来,老师可以在适当的时间,针对数学学习的烦恼召开班会,多与学生沟通和表示自己对学生的关心,老师还可以适时地给予学生一些空间,并恳切的表达自己对他们的信任,相信学生有能力解决自己所面临的数学问题和困难,鼓励学生打倒数学这只纸老虎。初中教学阶段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老师不应每次把家长叫来,就头头是道地数落学生的过错,针对孩子数学学习的问题,老师应该客观分析,然后和家长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老师也应该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希望家长给予学生适当的空间,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家庭氛围,让学生在理解与父母的关爱中健康成长。
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孩子们在小学数学阶段时,习惯了跟着老师走,在老师的督促下完成自己的作业,进入初中阶段时,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更多是要求学生自己去理解数学概念,自己探索出一套学习方法,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很难适应老师对自己的撒手不管,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是用思维定式去解决问题,仍然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只要完成老师教给的作业便好,至于作业的质量好坏和成绩的高低,不是他们在乎的问题,因为这些事情老师总会来帮他们解决的。学生的这些想法无异于自掘坟墓,学生把老师想象成万能的,然而老师并不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学生一直都是张手要“鱼”,那么学生最后可能会被自己的愚蠢行为所饿死,这种情况下,老师必须要帮助学生转变这一思维定势,帮助学生建立一套自己的思维方法,不然学生永远无法在数学的学习上“断奶”,老师应该强制学生预习课题,自己领悟新的数学概念和教学目标,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向老师提问不懂之处,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和课题趣味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出学生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本课题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想法,在课题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针对问题想出不同的解决办法,对积极主动和大胆的学生给予不同形式的表扬,激励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都会存在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节奏的情况,这一情况下,不仅老师急,这些学生更是心情急躁,内心饱受打击,因为听天书的感觉自是不好受的,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应当引起老师的重视,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老师应该多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学生之间优对劣教学,鼓励学生私下多向老师提问,适当时可以给学生开小灶,尽量让大部分学生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一些学生在考试时,往往是对题目一扫而过便匆匆下笔,然后做到一半时,才发现自己完全理解错了,或者是直觉上觉得题目很难,便不再做深入思考,搁置一旁,这种情况下,学生不是在试卷上改来改去,把试卷弄得乌七八糟,就是空了一大片试卷留白。老师在发现学生这些问题时,应严厉要求学生改变这一习惯,因为这是考试大忌,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改变这一习惯,平时训练时,要求学生对一道题目的问题达到能复述一遍的程度,提示学生思考周全,不要盲目下笔,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观察,抓住问题的本质,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克服畏难心理。“Practice makes perfect”,用这句话来减少数学计算的失误是最合适不过的,学生在计算上频频失误,不是忘记小数点,就是犯1+1=3这种低级错误,究其根本还是运算练习不够,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失误,给学生安排适当的计算作业,鼓励学生自己私下多练习,从而增强运算的精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