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动手实践活动 注重数学教学实效

2016-04-11 11:53:27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石集实验学校
数学大世界 2016年32期
关键词:动手数学知识分类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石集实验学校 许 浩

开展动手实践活动 注重数学教学实效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石集实验学校 许 浩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法,也是学生学习数学常用的学习方法。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把这一内容编入一年级上册中,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分类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掌握分类的标准,体会分类的重要思想。课前我通过调查了解到:95%的学生在家里或幼儿园有过把玩具、物品分类的经验,为此,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动手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感悟知识的内涵。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我创设了一个情境:“由于开发石集地区,我们班很多小朋友家里都搬入了新房。看石巍家今天也搬家了,(课件搬家情景)呀!工人叔叔一不小心把石巍家写字台的一个抽屉给打翻了,原本放的整整齐齐的东西落了一地,石巍伤心极了,小朋友们,你愿意帮助石巍把散落在地上的东西重新整理好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愿意。”

师:如果是你来帮石巍整理这些物品,你准备怎样放呢?

生:我把本子放成语文本一叠,数学本一叠。其他按文具和学具来分,把铅笔、橡皮、尺子等放在铅笔盒里,把三角形、纸片、花片等放在学具盒里。

师:你真是个能干的好孩子。

……

师:生活中像这样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叫分类。

师:石巍得到了大家的帮助,送来了一些水果表示谢意。(小组长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水果)小朋友一起说一下,有些什么水果呀?

生:有苹果、橘子、香蕉、梨、葡萄、草莓……

此时学生兴趣更足,我便提出要求:“在品尝之前让我们给这些水果分分类,同时说说你们都有哪些分法,好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教师巡视,适时评价。

有的小组按颜色分,有的按剥皮吃的和削皮吃的来分,有的按带叶子的和不带叶子的来分,有的按一串一串的和一个一个的来分,还有的按长在树上的和长在地上的来分。不知不觉,学生学会了分类。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呈现时采用不同的方式,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分一分”是小学低年级的一个教学内容,我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进行教学,首先改变教材中直接提出问题的方式,以现实生活进行情境导入,让学生感受到分类整理的必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二、选取贴近生活的事例,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之中

就上面的教学片断而言,学生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学过程中,我并不是简单地出示问题,而是把要解决的问题有机地融入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中。这样的设计,既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又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愿望和兴趣。在上面的教学片断中,我通过打翻了抽屉需要整理物品的情境,让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学好数学是非常有用的。

三、让学生动手实践,拓展求异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材编排了不少实践内容,教师要重视并利用好这部分内容。活动是认识的基础,由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比较好动,所以要重视每个环节的设计,创设充分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并与小组成员合作解决问题。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情绪放松,精神愉悦,体验充分。因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时,我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听讲、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畅所欲言,凭借生活经验深入思考,探究出不同的分类标准与方法。比如,让学生给这些水果分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想出了多种分类的方法,并且都是合理的。这种探究问题的过程是一种求异创新的过程,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四、培养合作探究能力,解决数学问题

当前,我们面对的孩子中部分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是多数孩子的共同特点。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其目的有三:第一,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从长远的观点看,未来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可能更注重团队精神。第二,合作可传递出各种信息,包括学生的各种想法,能帮助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以便有的放矢地施教。第三,合作能营造开放的交流氛围。学生的各种见解、想法,能够在交流中得到肯定或修正。有效地交流能培养学生虚心和求实的精神,能让学生在比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上面的教学片断表明,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也激发了小组群体的灵感。

把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教学加强了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动手分类实践体验教学,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科学的角度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既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同时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教学这一内容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数学能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教学中我设计了帮石巍同学分类整理散落在地上的文具、学具等活动,让学生凭借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品格。通过水果进行分类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获得了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猜你喜欢
动手数学知识分类
我也来动手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分类算一算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童话世界(2019年17期)2019-07-04 15:15:42
分类讨论求坐标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动手演示找错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