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党的民族团结思想在新疆的发展与实践*

2016-04-11 10:09郭益海
实事求是 2016年4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新疆民族

郭益海

(中共新疆区委党校民族宗教理论教研部 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十八大以来党的民族团结思想在新疆的发展与实践*

郭益海

(中共新疆区委党校民族宗教理论教研部 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从新疆实际出发,对新疆民族团结的战略定位、工作性质、实现基础、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如何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和命题,其中有些在党的民族团结思想发展史上属于首次提出,极大地丰富了我党的民族团结思想,对促进新疆民族团结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十八大 民族团结 新疆 发展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民族团结工作,习近平同志对新疆工作做过多次重要批示,特别是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视察新疆期间,根据新形势、新变化和新挑战,从战略高度阐释了新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就如何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提出来一系列重要论断和命题。其中一些论断和命题在党的民族团结思想发展史上属首次提出,这为做好当前和今后新疆民族团结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自治区党委结合新疆及周边地区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当前新疆民族团结工作所处形势的新变化和新挑战,紧紧围绕改善民生为重点,突出问题导向,不断巩固和发展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各种基础,在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颇具突破意义的工作新思路和新举措。

一、战略定位

新疆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是我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核心区,是西北的战略屏障,是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基于新疆区位的战略重要性,习近平同志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必须从战略全局高度,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这是党中央首次从战略高度突出了新疆工作的重要性。做好新疆工作,确保新疆社会发展与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近些年来,新疆周边地区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活动猖獗,特别是极端组织对新疆地区的渗透破坏力度不断加大。美国等西方敌对势力一直以来都将新疆民族问题作为扰乱和分裂新疆、“分化”和“西化”中国的重要突破口。近些年多发频发的暴恐案件也在不断削弱新疆各民族之间正常交往交流交融基础。在这种形势下,巩固和发展新疆民族团结,是事关新疆长治久安、国家未来发展大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作。

2014年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民族团结是新疆各项工作的重点,首次从总体战略高度将促进民族团结在新疆各项工作中的重大意义明确概述为“团结稳疆”。2014年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把民族团结作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基,将“团结稳疆”确定为当前和今后新疆工作的总体战略之一。

2014年习近平同志在新疆考察时反复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新疆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1]这既凸显了民族团结在新疆各项工作中的基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从新疆工作在全党全国事业中的定位中又折射出做好新疆民族团结工作在全党全国事业中的重要性。2014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要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

此外,从对民族团结定位的变化中也能看出我党对民族团结的理解在不断地加深和拓展。2012年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将“加强民族团结作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2]而2014年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则是“把民族团结作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基”,[3]2015年12 月29日通过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其中第四条的表述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基,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4]从“根本保障”到“根基”,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后表述上的微小变化,反映出了我们对民族团结在价值取向和功能理解上的重大转变,即从过去一种工具思维向现今的价值理性的转变,民族团结不只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辅助性工具,而是其中一个根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看来,不管是对于哪一个地区、哪一个民族,还是全党全国和整个中华民族,促进各民族团结和谐已经成为影响事业大局发展的一件根基性大事。可以说,只有搞好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才能实现国家安定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工作定性

2014年习近平同志考察新疆时明确指出:“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1]习近平同志的这一论断,首次将民族团结工作的性质明确归纳为群众工作范畴,这是十八大以来党在民族团结思想上的一大创新,是习近平同志对我党民族团结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给新形势下做好新疆民族团结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工作方法。

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实质是群众工作。明确了新疆民族团结的工作性质,也就容易明确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应该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方式方法,即按照群众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工作思路去促进新疆民族团结发展。2015年张春贤同志在自治区群众工作现场会上强调,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作为最大的群众工作,要遵循群众工作规律,坚持群众工作思维。做好新疆民族团结工作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群众工作为统领,才能夯实民族团结所必需的群众基础和工作基础。[5]

民族团结的载体和对象就是人,它是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有着感情的,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非常形象地讲到,民族团结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团结。从逻辑结构上来看,促进民族团结需要从两个层面做起。

1.加强广大党员干部与各族群众之间的联系是关键。做民族团结工作实际上就是做人心沟通、争取民心的工作。民族团结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在于各族干部是否忠实地履行党的宗旨和各项政策,密切联系群众,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对于新疆各族党员干部而言,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应坚持“重在交心、重在平时、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的基本原则,与各族群众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满怀真挚感情以实际行动去和各族群众交流,加强引导、讲究方法,不简单强迫、不激化矛盾,讲政策、重效果,在实际行动中去和各族群众交流、培养和融洽感情。

2.巩固和发展平等友爱、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是促进民族团结所需的群众基础。新疆各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特别是在近代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形成了互帮互助、爱国爱疆的优良传统,正是在此基础上凝聚出的爱国主义精神,才确保了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长期保持的团结与统一。

新疆作为全国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和主阵地,长期以来一直深受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与破坏。当前,境内外“三股势力”和国际敌对势力、反华势力等借助“双泛”思想等极端主义不断加强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先后制造了“7· 5”等多起暴力恐怖案件,致使新疆民族关系隔阂加深,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排斥性和不信任感加强,严重影响了新疆各民族之间正常的交往交流交融。面对新形势下国内外的种种新挑战,各族群众在沿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坚持把民族团结融入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形成各民族之间互尊、互敬、互信、互帮、互爱、互学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的群众基础。

三、目的归宿和主要功能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根据不同时期民族工作的特点和时代发展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民族团结工作的思想论述。毛泽东强调的是各民族人民“平等的联合”,邓小平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江泽民强调的是“中华各民族的稳定的大团结”,胡锦涛强调的则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5]

新世纪新阶段,结合国家发展大局和各族群众谋发展的强烈愿望,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将民族团结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这一梦想,就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6]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7]这个论断,第一次明确、完整地指出民族团结的目的归宿,或者是民族团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疆与祖国,就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新疆自公元前60年开始就已正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团结协作、维护祖国统一是新疆历史发展的主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包括新疆各族群众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而中国梦的实现,自然也就离不开新疆各族群众的团结拼搏和力量支撑。

从中国梦的实现步骤上来看,新疆民族团结的目的归宿由两部分组成。

1.从阶段性来看,就是到2020年新疆和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5年习近平同志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8]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治国理政方略。作为实现中国梦过程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阶段性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共享理念,体现在覆盖的人群、地域、领域都是全面的,是没有“掉队者”的小康。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

2.从长远来看,就是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基本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正如2015年习近平同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题写的贺词: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对于新疆各族人民而言,首要的任务就是团结一致,为新疆的发展积极贡献各自的智慧和力量,进而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基础。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个论断同时也蕴含了民族团结的主要社会功能,就是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必要的中国力量。这也是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主要职责所在。

近些年来,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复杂,国内社会正处在深刻的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和多元价值取向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权威认同带来的弱化,等等这些因素都在影响着实现中国梦所需的力量支撑和力量源泉。2013年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8]2015年习近平同志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再次强调,“实现这个心愿和目标,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民族大家的梦,也是我们各民族自己的梦。”[7]

由于历史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等原因,加上境内外“三股势力”等破坏因素的综合影响,致使新疆和东中部地区相比,长期以来处在相对落后的发展状态。要确保在“十三五”期间新疆同全国其他省市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关键的阶段性目标,实际状况更加凸显出民族团结的功能意义。民族团结既是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基,也是新疆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力量支撑。

四、实现基础

巩固和发展新疆民族团结,依靠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方面。

1.物质基础,实指社会发展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的基本理念,并进一步深化了发展与民族地区两者之间关系的认知: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2014年习近平同志在视察新疆时指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新疆问题的总钥匙。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坚定不移推动新疆更好更快发展,同时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9]着眼于长治久安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源泉,是民族团结的强大推力,是改善民生的根本保证。

张春贤同志在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动员大会上强调,发展是民族工作的立足点,是解决民族地区所有问题的关键。要把发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促进民族团结、改善民生、争取人心上,以发展促团结、以团结保障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改善民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首要任务。自治区连续6年开展民生建设年,7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在了民生上,解决了一大批积累多年的突出民生问题,为争取和凝聚人心、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自治区将继续实施第7个民生建设年,围绕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基础设施、扶贫开发等实施25类100项重点民生工程,重点向基层倾斜、向“访惠聚”倾斜、向促进民族团结倾斜,在凝聚人心上更加见到实效。“访惠聚”工作组把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作为重要职责,将自治区各项部署落到实处。[10]自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19个内地省市大力支持下,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迅猛,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这为民族团结打下来厚实的物质基础。

2.精神基础,这涉及到民族团结的核心层面,即各民族的认同。2014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所谓精神方面,是指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主要体现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度。国家认同,主要表现在对既有的国家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两个方面。在政治认同方面,分裂势力往往是妖魔化国家的政治领袖和国家基本制度,否定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并力图将国家基本制度排除在本地区之外,对国家意识形态持强烈的批判态度。在文化认同方面,分裂势力通过歪曲、虚构本民族的历史,突出本民族文化与国家主体文化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性,并排斥与抵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清末民国初期“双泛主义”思想传入新疆,美国等西方国家以新疆民族宗教作为切入点分化、西化中国,新疆周边国家借助伊斯兰教不断加强对新疆信教群众的渗透侵蚀,其意图非常明确,就是试图在意识形态方面构建一个新的身份认同以否定和排斥中国现有的国家认同。这三大因素在新疆地区的长期渗透,影响了新疆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同度,进而影响了新疆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政治认同是国家认同的核心。在现代社会,公民政治认同的核心问题就是对国家政权合法性的承认。习近平指出:“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11]与以往“四个认同”论述相比,“五个认同”在内容上增加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执政党,其执政的合法性来源于中国人民在历史和实践中的选择。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核心要素。但是,单纯依靠政治认同建立起来的国家认同缺乏稳固性,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认同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可以为政治认同提供道义合法性的必要支持。因此,习近平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2]2015年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同样强调:“促进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这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如何解决好文化认同问题,张春贤同志强调了四点:一要着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内心认同,强化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从小抓起,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孩子的心灵深处。二要发挥现代文化引领作用,通过“以文化人”把新疆引向现代化和现代文明,大力发展一体多元、融合开放、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文化。三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加大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加少数民族文化产品供给。四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强化阵地意识,整合力量,抓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契机开展成就宣传。五要积极主动开展“去极端化”,保持主动进攻态势,坚持疏堵结合,用好“五把钥匙”,强化正信挤压、文化对冲、法治约束。[13]

从1983年自治区连续每年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到今年的“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我党的民族团结思想在新疆的实践中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在自治区党委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动员大会上,张春贤同志将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基础进一步丰富为六个方面,即连续六年开展民生建设年,解决了许多多年积累的突出民生问题,赢得和凝聚了人心,巩固和发展了民族团结的民心基础;持续开展严打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稳定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可喜的变化,巩固和发展了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连续三年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服务了群众,增进了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和发展了民族团结的群众基础;颁布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巩固和发展了民族团结的法治基础;将少数民族重大节日作为全疆法定公众假期,稳步推进双语教育,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各族干部群众走动互动起来,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和发展了民族团结的情感基础;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涌现出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个人,巩固了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14]

五、新变化与新挑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水平的大幅提升,当前民族工作所处的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分配关系较为简单情况下的民族工作,更不同于改革开放以前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感情高于民族感情背景下的民族工作。习近平同志将当前民族工作出现的阶段性特征概括为“五个并存”,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15]

对于新疆地区而言,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民族团结工作面临的形势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1.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随着新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各民族人口跨区域、跨族际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城镇散杂居现象增多,由此带来的是民族团结工作由原先较为封闭的区域性事务逐渐向全国扩散,使得新疆民族团结工作呈现出全局性、联动性的新特点。

2.各民族间交往模式。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在我国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各民族间传统的交往模式。即使在偏远的新疆山区、牧区,各族农牧民也没有游离于这一趋势之外,特别是年轻群体之间通过QQ、微信等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的程度更高、更为广泛。互联网等新媒介的广泛使用,使得各民族之间交流范围无限扩大,交往频率增多增强。与改革开放初期及其以前相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初衷也产生了由政治性向经济性侧重、组织性向个人自主性侧重的变化变迁。

3.民族成员认同结构。在改革开放以前及其初期,各民族在认同上凸显出单一的阶级性特点。从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受国际民族分裂主义浪潮的影响,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利益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因素致使各民族成员的自我意识逐渐唤醒、加强,与之前较为单一的认同结构相比较,此时各民族成员在认同结构上呈现出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复杂化。对于新疆地区而言,自20世纪80年代起,境内外“三股势力”不断调整策略,加强渗透破坏,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表现得日益激烈尖锐,这直接影响了新疆各民族成员的国家认同度。

形势发生变化,自然给做好新疆民族团结工作带来新挑战。首先是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面对着新疆与其他省市之间日益扩大的人口流动规模,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和服务,这对于城市管理者而言是一个全新课题。随着新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断向内地省市进行转移,这对于当地城市管理者而言,面临着如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诸多差异和障碍性因素。如何积极有效地促进新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当地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这是一大挑战。其次,当前新疆正处在“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暴恐案件处于多发高发状态,这给新疆各民族关系撕开了一道难以弥合的心理裂痕。如何有效引导和帮助各族成员特别是受害家属消除心理隐患,这事关新疆民族团结心理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巩固和发展。再者,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在党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和内地19个省市的援建下,新疆经济社会各项指标大幅提升,但是新疆与东中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仍然存在,甚至还在不断拉大。长期发展滞后,也制约了新疆地方政府为各族群众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社会公共服务。若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新疆各族群众在心理上产生失衡失落,进而削弱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力量凝聚。

总之,从外部因素来看,新疆正处在“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境内外“三股势力”和“双泛”思想侵蚀加剧。从内部因素来看,社会经济长期发展滞后与各民族群众致富的强烈愿望之间的矛盾所诱发的心理上的失衡失落,“7·5”等一系列暴力恐怖案件对民族团结造成的内伤,在日益开放的格局下影响民族关系因素的复杂多样性等。这些新变化、新挑战,促使我们必须将新疆民族团结工作放置在全国化甚至是国际化中去综合考量,在准确把握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基础上,要求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须具有针对性、多样性和灵活性。

六、新理念和新举措

面临新形势新变化,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充分体现了民族团结工作的常态化、大众化、人文化、实体化和法制化等新特点。

1.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做出进一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相互尊重是基础,它体现了各民族平等;相互了解是前提,各民族只有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交往交流,才能知晓彼此各自的优势和长处,才能做到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包容是结果,它既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线,也是现实民族关系的主流。通过“六个相互”,达到的理想状态就是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体现了各民族之间“三个离不开”的内在联系。

2.明确指出新疆民族团结工作应坚持的道路与方向。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首次科学地阐释了“做好民族工作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个重要命题的基本内涵,即“八个坚持”。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新疆民族团结工作指明了正确的道路与方向。张春贤在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动员大会上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把握民族团结进步年的正确方向。

3.创新促进新疆民族团结的工作理念,就是运用好“五把钥匙”。民族团结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体系,问题的成因也是多样的,自然,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并非单一。从工作实践中总结的教训可知,往往是工作方式方法的简单,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会刺激矛盾升级甚至是矛盾性质的转变。从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上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到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五把钥匙”新理念,既体现了我党在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团结上对立统一看问题的哲学辩证思维,又体现了化解矛盾方式方法的针对性、多样性和灵活性。

4.突出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战略重点。民族团结工作重心在改善民生,切实解决各族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不只是数据的变化、利润的增长,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障各族群众利益上、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在维护社会稳定上。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群众利益的保障、民生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民族团结所必需的民心基础和工作基础。因此,新疆从2010年实施民生建设年活动,2016年计划投入1 100多亿元,比去年增加近400亿元,实施25 类100项重点民生工程。民生建设年的连续开展,不断夯实了民族团结的各项基础。

5.促进新疆民族团结的根本路径,就是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所谓交融,不是融合,而是求同尊异、包容多样。在具体路径上,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提出的新思路、新举措主要有: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进“双语”教育;有序扩大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接受教育、就业、居住的规模;创新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载体和形式;民族团结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中;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从每一个微小动作做起;特别是自治区开展访惠聚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是促进新疆民族团结的两项新的重大工作举措。

与以往相比,民族团结从我做起,突出强调“微行动”,体现了民族团结的主体化和具体化,“访惠聚”工作进一步体现了民族团结工作的大众化和实体化特点,而从“民族团结教育月”到“民族团结进步年”的变化,其中更加反映了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常态化和工作内容上的广泛深入细致。

6.加强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法制保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推动新疆民族团结工作提供了必备的法制保障,体现了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法治化,其意义和功能在于,一是有利于实践中的“脱敏”,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境内外“三股势力”往往利用这一区情大做文章,把各种社会焦点、难点问题统统打上“民族”“宗教”的标签,试图通过给社会问题增加敏感性,使其能脱离法治框架凸显出它的特殊性。我们要做的工作恰恰就是要依据法律法规给它“脱敏”,明确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将一般社会问题与民族、宗教问题明确区分。二是有助于在全社会树立法律观念和底线思维。在新疆反分裂斗争的实践中,不难发现暴力恐怖分子的一个共性就是法律观念薄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有助于在新疆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和底线思维,使每一个公民知晓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降低涉暴参暴风险,净化社会空气。三是有利于增强依法管理民族事务的能力。依法管理的前提是要有法可依。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愿管、不会管、不敢管”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制约了处理民族事务的积极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7.强调做好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两个关键。

一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新疆反分裂斗争的实践证明,暴恐活动爆发的重点区域往往是基层党组织涣散的地方,这里也往往是民族团结基础脆弱的地方。基层党组织是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性因素。

二是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从新疆反分裂斗争、促进民族团结的实际出发,自治区党委提出要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即做坚持“四强干部”标准的具有新疆特色的好干部、做有历史责任感、为人师表、立德树人、专业过硬的“四好”老师和做爱国爱教好、解经讲经好、民族团结好、文明教风好、发挥作用好的“五好宗教人士”。“三支队伍”建设的提出,实质就是界定了做好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三个主要层面及其相应的主体责任,反映出了新形势下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迫切需要,是新疆民族团结工作上的一大理念创新。

[1]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习近平总书记新疆考察纪实[N].人民日报,2014-05-04.

[2]张春贤在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新疆日报,2011-11-03.

[3]张春贤在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N].新疆日报,2014-06-20.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EB/OL]. http://xj.people.com.cn/n2/2016/0104/c188514-27459328. html,2016-01-04.

[5]于潜驰.民族团结理论新解——学习胡锦涛同志民族团结思想[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02).

[6]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30.

[7]习近平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01.

[8]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9]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30.

[10]张春贤在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动员大会上的讲话[N].新疆日报,2016-03-30.

[11]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8-26.

[12]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30.

[13]张春贤在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暨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新疆日报,2015-05-09.

[14]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EB/OL].http://news. ts.cn/content//content_12076695.htm,2016-03-30.

[15]深刻把握民族工作“五个并存”的新特征[N].中国民族报,2014-11-28.

责任编辑:曹李海

D633.45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6.04.16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0XKS010)、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新疆社会意识整合中的身份构建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A710082)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新疆民族
我们的民族
民族团结之歌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新疆多怪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创民族团结和谐之先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