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研究
——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

2016-04-11 10:08:09赵笑蕾程雅娟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教学方法政治

□赵笑蕾,程雅娟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0)

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研究
——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

□赵笑蕾,程雅娟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0)

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也是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四个维度的重要诉求。当前教学方法在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制约了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通过对跨学科探究法、研讨撰文法、热点专题法、实践体验法的运用来实现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教学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更新,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纷纷把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提上了日程,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抑制了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以思想教育专业为例,尝试提出几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1 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作为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一项以培养大学生基本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思想政治专业大学生是国家未来政治发展的主要生力军,培养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有着重大意义,主要体现为对社会、高校、专业、学生四个维度的重要诉求。

1.1 社会发展的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致力于为党和国家培养能够回答并解决当前以及今后面临的社会政治现实问题的专门性的实践型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我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日益密切,尤其是在文化方面的交流、交锋日趋频繁,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实现多样化,西方“自由主义”、“拜金主义”思想的恶意渗透,严重威胁到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就需要通过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使他们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认清并能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为将来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1.2 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法和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高等院校之间教学质量的竞争越发激烈,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高低也成为衡量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对促进学科建设,提升高等学校的综合实力、满足自身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创新思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科研成果的创新、科研质量的提高,从而带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吸引更多的大学生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形成良性循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整体水平。

1.3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的需求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它强调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把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广泛应用于社会实际。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将来主要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1]。培养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能让他们深入了解专业基础知识,并积极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实现培养实用性人才的目标。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具有时代性的学科的特点[2],它的内容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再到中国梦等一系列理论的诞生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能使他们在现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来产生新思想、新理论,这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理论创新。

1.4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大家庭的一员,面对充满变化和挑战的社会大环境,要想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就必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以及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还需要很好的协作、沟通能力,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所决定的。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他们创新、实践等多种能力,实现全面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提供积极的作用。

2 当前教学方法对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局限性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是实现教与学相统一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有效转化的关键环节[3]。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然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方法的运用并不是很理想,它存在的局限性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传统教学法占主导地位

“填鸭式”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堂教学中仍占主导地位。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大多数学生很难真正参与进去,只是作为被动的接收对象,导致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求知欲望不高;师生缺少双边互动,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思索受到限制,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得不到拓展;教师的权威地位使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深信不疑,由于缺乏对问题的质疑,学生的批判思维得不到训练,学生的创造性受到了压制。

2.2 新型教学方法效果不佳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方法较传统有所丰富,许多高校也尝试采用讨论式、多媒体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是课堂效果并不佳。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往往只是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目的。他们更多注重讨论的结果而忽视讨论的过程,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了讨论学习的兴趣,容易养成不做思考而依赖于网络引擎搜索的方式来搜寻答案的习惯。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势必会受到抑制;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法,相对来说是丰富了课堂教学,但过度依赖多媒体使课堂教学失去了创新的活力。多媒体在实践中仅仅是板书的替代品,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调动,创新思维也不能被充分激发。

2.3 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技能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内容的独特性,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更加侧重于对理论的讲授,容易轻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难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实用性,理论与实践形成不关联的两张皮,学生即便掌握了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也只能停留于理论层面。如此,他们就失去了在实践中探索科研创新的技能,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

总的来说,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当前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导致大学生知识面狭窄,缺乏质疑精神;主观能动性不强,思维受到抑制,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不足,创新意识淡薄等等,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受到了阻碍。除此之外,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渗透科研创新的相关知识时,由于缺乏全面、有效的引导,学生对科研创新的认识模糊,很难真正激发出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兴趣。虽然有少数大学生尝试参与到教师科研创新项目中,但是参与科研创新活动技术含量低,效果不佳。为了打破这种局限,更好地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就需要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来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3 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多种能力共同作用形成的整体合力,其中信息筛选能力、质疑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都是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因此,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就需要通过整体提高这些组成要素来实现。

相较其他专业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理论知识较为枯燥、抽象化内容较多,单纯依靠学生自主理解难以做到完全掌握。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来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要注重本专业的特色,以讲授法为基础,结合跨学科探究法、研讨撰文法、热点专题法、实践体验法的搭配,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优化运用,从而推进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3.1 跨学科探究法

跨学科探究法是以探究式教学法为基础,从学科之间的交叉点入手,使学生从其他学科角度思考问题,全面理解、掌握探究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所学知识理论性较强,学生并不能真正完全掌握,选用跨学科教学法,能从其他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又便于理解的学科知识引出本专业知识,这种由易到难的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因势利导,学生主动参与,这能使得他们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促进思维的发散,激发参与深入研究的兴趣,从而为提高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从学科间交叉的角度出发也拓宽了学生今后从事研究本专业知识的视角。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在跨学科探究法中问题的提出往往是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例如:教师对群众路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阐述可以采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红高粱》,从文学的角度出发,提出“抗战主人公为何选择普通民众而不是革命理想英雄?主人公的农民武装缺乏革命目标却为何在面对敌人入侵时集体英勇抗暴?”的问题。由于《红高粱》是热播剧,学生对该剧的故事梗概、中心内容都有所了解,因此在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中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在思维的碰撞中,能强化学生的创造思维意识,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迁移。

3.2 研讨撰文法

研讨撰文法,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议题进行独立思考,再通过集体讨论,相互启发后以文章形式呈现出来,最终达到弄清问题、加深理解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4]。这种把科研贯穿于教学的教学方法打破了教学与科研相脱节的局面,使学生广泛参与到科研活动中,通过自主建构知识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填补已有知识结构的空白。可以说,它的每一个步骤都在强化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讨撰文法把教学与研究合二为一,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科研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对研究的欲望。其中学生自选主题,通过检索文献、收集资料、快速阅读、归纳分析总结来阐明自身理论可以锻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就学术方面来讲可以培养敏锐的思维能力、独特的视角[5]。撰文的过程可以使学生通过文字记录的方式,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认识,锻炼表述文字的能力。例如:教师《以×××现代化》为中心议题让学生自选主题,学生自分小组在搜索、整理资料的基础上从生活方式、交通方式等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随后的集体讨论调动所有人的参与,使他们也关注其他团队的主题,最后大家在质疑、批判中达到对其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3.3 热点专题法

热点专题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立足于教材和学科要点,将社会热点与课程的主要内容整合、提炼、归纳为若干个既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专题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作为一门与时事结合紧密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既可以使本专业理论知识传授更加系统,在结合实际透析时事热点、社会焦点,传递最新社会资讯来引导学生不断创新思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说这一方法以社会实际、学生思想实际为切入点,能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每一专题都是现实的活生生的社会一个侧面的浓缩[6]。

热点专题法打破原有教材的章节体系,把社会热点与学生休戚相关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这使得教材内容实现直观化、生活化、社会化,从而能增强学生的新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围绕的主题既是社会热点又是课本知识,能使学生的知识量、信息量在理论与实际双方面拓展的基础上得以丰富。例如:针对网络带来的消极作用对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选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第十一和十二章中关于大众传媒的相关知识作为专题《网络时代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进行教学。该专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衔接紧密,重点突出,针对性强,能够促进学生分析问题更加深入、解决问题更加全面。

3.4 实践体验法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实践体验法是指教师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在现实环境中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和原理进行实践活动以获取感性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法能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解决当今具体实际问题,不仅能把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结合得更加紧密,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自我理论素养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深化。

社会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课程,其内容社会性强,需要在不断的社会实践调查中得以深化。教师运用实践体验法,指导学生在开放的现实环境中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探索欲望得到挖掘,学习热情被激发,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在调查过程中通过不断搜集资料能提升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在筛选、归类、整理、分析、比较、归纳调查内容并以书面形式呈现成果的这一系列过程中,学生们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得到历练,创新能力能得到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也能得到提升。该教学法对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作用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

总之,上述四种教学法对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应把讲授法与跨学科探究法、研讨撰文法、热点专题法、实践体验法合理的结合起来,通过对它们的优化整合、综合运用来满足各种要素的全面提高,从而开拓创新思维,激发科研热情,为培养思想政治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1] 邱柏生.试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有关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2012(9).

[2] 刘建军,朱建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

[3] 马 文.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5(10).

[4] 杨 雪.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5).

[5] 王春美.任职教育研讨式教学探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4).

[6] 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2.

[责任编辑:杨春艳]

On Teaching Methods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Tak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jor as an Example

ZHAO Xiao-lei, CHENG Ya-juan

(ShanxiNormalUniversity,Linfen041000,China)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s a hot topic in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demand of society,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jor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current teaching methods have certain limitations in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which restricts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This article tak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jor as an example, uses th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method, the method of research on writing paper, hot topics and practice experience method to realize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eaching metho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jor

2016-09-25

2016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软实力研究”;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SD2015JGKT-04)

赵笑蕾(1977-),女,山西曲沃人,博士,现工作于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发展; 程雅娟(1990-),女,山西岚县人,现为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42

A

1008-9101(2016)04-0001-04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教学方法政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4:44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8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