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 元 琴
孩子成长需要父亲的陪伴
□ 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元 琴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本是由父亲和母亲共同承担的。那么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怎么样?父亲该如何有效地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我们又能做些什么,促进父亲对家庭教育的参与?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上海市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郁琴芳,她最近做了一项名为“小学生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的研究,还有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张帆,她研究的关注点是一群全职爸爸。另外,我们还采访了两位积极参与孩子教育过程的爸爸许杰、许阳。从他们的观点、建议和做法中,我们也许能找到让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那把钥匙。
父亲参与家庭教育(以下简称“父亲参与”),与母亲共同教育孩子,这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上海市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郁琴芳说:“从生理上来说,一个孩子是父亲的精子和母亲的卵子结合而成的,应该由父亲和母亲共同把他教育成人,完成社会化的过程。父亲与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就像阴阳两极一样缺一不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张帆认为,每个家庭里面,父亲和母亲就像一个圆的两半,缺了任何一半,都不是一个完整的圆。对于孩子来讲,父亲参与和母亲参与是同等重要的事情。
父亲参与,对孩子的智力、情感、个性等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父亲参与,有着与母亲参与不同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父亲参与会促进子女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父亲的情感温暖能促进子女人格的外向性、严谨性和宜人性,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的子女会感到自己更有价值、更重要也更自信。在家庭中,由于父亲与子女交往上的独特性,子女从父亲和母亲那里得到的认知收获不是完全相同的,父亲可以为子女提供更为丰富广泛的知识,并能通过各种游戏活动,逐步培养子女动手操作的能力,丰富子女的想象力,发展思考和创新意识,增强求知欲和好奇心。父亲通过展现给子女新的经验和新异刺激以激活子女的情感,构成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父亲在与子女的打闹游戏中通过不断地鼓励子女,可以使子女获得更多成就感和更好的社会性发展。父亲与母亲教育孩子的方式和侧重点也会不同,一般母亲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比较多,而父亲的爱是深层的,不容易外露。父亲教育孩子往往不是用情打动,而是摆事实、讲道理。相比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的陪伴与互动,父亲更愿意做孩子人生发展的领航者,给孩子制定各种教育规则,当孩子犯错时管教和惩戒孩子。父亲参与促进子女性别角色发展,豪爽、威严、豁达、自信、独立、远见、安全、勇敢等男性化的父性意象特征对青少年的性别角色学习至关重要。父亲参与还会影响孩子将来的恋爱和婚姻,女孩子将来的亲密关系如何,可能很大程度上与她和父亲的相处质量有关,而男孩子最初则透过父亲来了解自己将来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男人。
最近几年,父亲参与的话题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父亲缺席现象也被越来越多地展露于公众的视野之下。郁琴芳的调研报告一出炉,就接到许多媒体的采访,她的文章也被很多微信公众号转载。她说:“父亲参与原本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但为什么现在要讨论这个问题?因为父亲缺席的现象太严重了,所以我们要强调父亲参与很重要。这么多媒体的关注正说明大家都看到父亲的缺席。”
在郁琴芳的调查中,父亲参与被分成七个维度:间接支持、家校联系、教育规划、学业辅导、陪伴互动、教育约束、生活照料。调查结果显示:父亲参与结构性缺失比较明显。父亲参与程度从高到低排列顺序分别为:间接支持、教育规划、教育约束、陪伴互动、学业辅导、生活照料和家校联系。父亲在对孩子的直接生活照顾、有关学业的学习辅导、日常的亲子互动等内容缺席较多,日常照顾仍然是母亲的职责范围。父亲基本扮演的还是传统意义上的“供养者”的角色,为孩子、为工作努力打拼、认真工作。受“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的影响,教育孩子被自动归为母亲的职责范围。
郁琴芳认为,工作是阻碍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关键因素。社会发展和变迁对人在工作方面的需求比较大,父亲对工作的过多投入,使父亲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不断受到挤压,造成了自身与孩子的疏远。不仅陪伴孩子、陪伴家庭的时间被无形压缩,而且父亲也容易将职场上的压力传染、转移给家庭和孩子。社会飞速发展,对人的工作需求不断加大的话,父亲缺席的现象会不断持续下去,而且会越来越严重。
尽管母亲也面临工作上的压力,但传统习俗赋予母亲家庭的责任更大。所以,很多时候是母亲牺牲自己的职业,回家照顾孩子。随着二胎政策的实行,也会有更多的母亲回归家庭,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从某种程度上,母亲的回归无形中加剧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席现象。母亲全职在家,全心全意带孩子,做起相夫教子的工作。而父亲便可以安心在外面工作,赚钱养家,理所当然地认为带孩子不是自己的职责。家庭中,孩子与母亲朝夕相处,与母亲日益亲近,形成巩固的联盟,而父亲变成了游离在联盟之外的“第三者”。有孩子说,爸爸是“动物园的饲养员”,隔一段时间来投食,投好了就不见了。放眼望去,各中小学、幼儿园门口接送孩子的家长,学校家长会现场,父亲的身影都是屈指可数。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席将给孩子的成长产生系列不良影响。知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在他的《好好做父亲》一书中提出,缺失父亲的孩子终身缺钙。父亲的缺席是家庭教育的大患和孩子终身的遗憾。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的教育与陪伴。因此,我们急切呼唤父教回归,让父亲回归家庭教育的本位。
父亲尽可能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首先,父亲要尽可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孩子更多些高质量的陪伴。郁琴芳提出,父亲参与是父亲作为教养者,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养行动的结合体,它既需要父亲有参与的理念和意识,也需要父亲在实际生活中身体力行地投入家庭教育过程中去。尽管有些父亲工作很忙,压力很大,还有的父亲长期出差在外。但父亲依然可以找到时间、创造机会跟孩子在一起,给孩子力所能及的高质量的陪伴。张帆说,所谓的陪伴,并不是说孩子做孩子的事情,家长在一边做自己的事(看手机、看pad)就好;而是说,家长和孩子共享一个时空,共享一件事情,在这件事里,彼此都在对方的世界里,彼此看得到对方;也就是我们一起来完成一件事,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经历、共同享受这个过程。这个陪伴才是高质量的。这样的陪伴,哪怕时间很短,只有5-10分钟,但是孩子知道这5-10分钟里,爸爸跟我在一起,而不是跟他的手机、跟他的工作、跟他自己的想法在一起。这样的陪伴,有那么一小段时间就足够了。因为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自己的世界。但是他们跟父母的联结过程,就像是充电,没电了,孩子来父母这边充电,充够了,他们还会去玩他们的。孩子越小,充电时间越长,当孩子慢慢长大,爸爸妈妈们也要有足够的允许,允许他们不用家长陪。这样的陪伴,可以突破空间的界限,哪怕父亲不在孩子身边,也可以通过电话、手机做语音和视频的连接,倾听孩子,与孩子分享喜怒哀乐,让孩子感觉到那个时刻,爸爸其实和自己在一起。
母亲要“示弱”和“放权”
让父亲更多地参与家庭教育,从母亲的角度来说,示弱和放权是明智之举。如果一个母亲在家庭中样样事情都能做,从全面规划到具体实施,全部都包揽在自己身上。这样的母亲有时候就像养两个孩子,一个是自己的孩子,一个是自己的老公。母亲自己会很辛苦,同时父亲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往往落个“吃力不讨好”的结果。因此,母亲需要向后退一下,卸下肩头的一些责任,给父亲留出参与教育的机会和空间。比如,明确地告诉父亲:“有的事情是我做不到的”,“还有的事情我一个人不行”,多问问父亲“这个事情怎么办?”“那个问题怎么解决?” 家庭中可以有所分工。即便是有些全职妈妈,这种分工,也是需要的。不能说因为我全职了,你就不参与了。特别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母亲需要有意识地把自己参与教育的比例调低,增加父亲参与的比例。孩子从小到大的过程,母亲应该是一个逐渐与孩子分离的过程,而父亲则是一个逐渐与孩子靠近的过程,一直到母亲、父亲、孩子之间均处于一个较为合适的位置。母亲可以邀请父亲参与到照料、游戏、家务中来;而且无论参与比例多少、质量如何,都是值得鼓励和赞美的。母亲的赞许将会激励父亲持续参与,很多父亲可能在开始的时候笨手笨脚,母亲内心深处会升起一种“放着我来”的感觉。但是,请一定要忍住,所有事情都是从不会到会的一个过程。创造孩子与父亲相处的机会,如果父亲并不太会与孩子相处,母亲也可以传授经验,甚至可以安排一起参与的家庭集体活动,以及仪式化的活动(比如:郊游、种树、做物种观察日记)等等。父母的职责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只有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才能让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另外,即便父亲很忙,或不在孩子身边,母亲还是可以找到机会让孩子感受到父亲的影响,比如多给孩子讲讲父亲的事情,让孩子感受父亲担当、勇敢、负责的一面。总之,示弱、放权,带父亲回归家庭教育的本位,这应该是一个母亲持家和育儿最大的智慧。
少先队组织可以营造群体氛围,推进父亲参与
父亲参与,提升意识是第一步。在这方面,少先队组织可以有所作为,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把父亲吸引进来,营造一种氛围鼓励父亲参与,如有的学校开展爸爸运动会,专门开设针对爸爸的运动项目,创造机会让爸爸和孩子一起运动、一起玩耍。例如托举孩子奔跑50米,这样的项目是母亲无法完成的。还有的学校开设探究爸爸的活动“爸爸的运动鞋”,从一双运动鞋去发现爸爸喜欢什么运动,引导孩子了解爸爸,亲近爸爸。通过活动形成一种群体氛围,能把爸爸拉进来。郁琴芳说,在参与的过程中,有一个榜样效应,一些爸爸行动起来之后,可以带动其他爸爸,还会发现有的爸爸比自己做得好,向人家学习。所以,氛围的影响、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很大的。父亲参与,采取行动是第二步,但很多父亲可能在最初的时候觉得无法插足、无从下手。因此,在具体教育方法上,少先队组织也可以有所引导。例如,可以召开“爸爸家长会”,设立“爸爸俱乐部”,教爸爸和孩子沟通的方法、育儿的技巧,让更多的爸爸融入孩子的教育之中。
父亲参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是关键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对人们依然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全职带孩子的“奶爸”往往被冠以“没出息”的帽子。然而,在张帆的研究视野中,就有这样一群全职爸爸。他们知识面很广,其中不乏数理化,甚至汽车、足球、运动竞技、科技、模型、旅行、音乐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他们动手能力强,能够带孩子做科学小实验;他们喜欢体育运动,带着孩子们体验各种项目;他们更多的是带着孩子一起玩,一起参与,给孩子一个玩伴的感觉;他们更注意整体布局和方向,会为孩子的教育大方向有一些规划,也不乏细腻和关注细节的人。相比全职妈妈,他们不足之处在于人际互动方面,一般接送孩子、陪玩的大多是祖父母辈以及妈妈们,交流育儿以及培养孩子的讯息方面,往往是妈妈们比较积极参与;相对来说,全职爸爸彼此之间的交流比较少,甚至也很少参与到类似的这种讯息采集和讨论中去。因为传统价值观念根深蒂固,身处这一大环境中的全职爸爸还是会受到一些关于性别刻板印象、传统性别角色期待、失业与污名化等方面的冲击。张帆通过访谈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如果母亲很是认可和支持,那么全职爸爸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更加有自信;而一旦母亲对于全职爸爸的这种状态是不认可的,那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也会因此而受到一些负向的影响。所以,母亲的态度依旧重要!
两位亲力亲为的“模范老爸”
许杰和许阳是我们本次采访的两位“模范老爸”。他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许多事情都亲力亲为,辛苦着并快乐着。
许杰是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有一个10岁的女儿。他认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再完美、再专业的父亲或母亲,都会有不足之处,都会受到情绪、时间、精力等条件的限制而做不到完美。只有父母互补,才能使孩子学习双方父母的优点,避免各自的不足,让孩子更加全面地发展。他说:“我是那类放不开的人,对任何事情要求都比较高,尽量尽善尽美,导致事事亲为才好。同时,我又特别喜欢孩子,从孩子出生第一天,我就参与孩子的管理(这也是一种权利、乐趣和享受吧),陪她玩、喂她吃饭、陪她看书和识字……孩子上学后,不管再忙,孩子的事情总是我优先考虑的,比如周末一天陪孩子游戏、晚上7点到9点陪孩子学习、打球、游泳……有了孩子后,我们基本上没有二人世界了,都是三人世界。”
作为爸爸,许杰的主要任务是让孩子“吃好、玩好、睡好、心情好”,最后才是“学好”。因此,他会花心思考虑孩子吃什么才愿意吃?吃什么才健康?怎么把孩子拉出去运动或玩(孩子有些宅,喜欢在家看书)?怎么解决孩子的不高兴、排解孩子的压力?怎么培养孩子的自信、勇敢等品质?怎么控制孩子游戏的时间?怎样保证孩子睡眠的时间?等等;在学习上,他和妈妈有合作、有分工,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妈妈负责语文(作文、写字、阅读)和英语(听、读、写),他负责数学(计算、巧算、逻辑训练等)和科技(参加课外兴趣培养);在生活上,妈妈和奶奶全负责,各方有矛盾时候,许杰还要出来调解,他自己说:“那个时候,又要安慰大的,又要哄小的,也不容易呀!”
谈到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困难,许杰说:“其实并没有多大困难,关键是父母的重视度,只要父母有参与教育的意识和了解其重要性,时间、方式等等都是次要的。对于大多数父母而言,双方都参与家庭教育,主要困难可能就是两个人处理某些事情时,因为性格和性别差异,或多或少会有些不同,造成父母之间的矛盾和孩子的迷惑。因此,父母之间要先协调好,互相弥补不足,要有包容之心,避免父母之间的相互攻击和矛盾。这样,才能给孩子更好的建议。实在不行的话,把父母的建议都告知她,让孩子自己选择。另外,要倾听和了解孩子的想法、看法,很多情况下,孩子们的认知是合理的,只是我们看不到而已。因此,我们要想和孩子好好沟通,学会换位思考(包括配偶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
许阳是某公司的业务经理,一位11岁男孩的爸爸。妈妈的工作很忙,早出晚归,早上6点多出门,晚上7点多才回到家。许阳说:“教育孩子这个事情,最初我也是‘逼上梁山’的,但做起来,这个过程带给我许多的快乐,因为孩子带给我很多东西,我自己也在成长。所以很感谢老婆给了我这个机会。”
因为要带孩子,许阳不仅考了“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还义务做起了家庭教育志愿者。他喜欢写文章,把自己带孩子碰到的问题,以及怎么跟孩子沟通、怎么解决问题都写出来,跟大家分享。他认为,现在家庭教育类的文章、书籍很多,我们也看了很多,但是怎么能把书中的东西用起来,这是一门学问。
现在做家长,最重要的是情绪问题。如果家长情绪很稳定,孩子就没什么问题,家长自己很淡定,孩子就会越来越好。许阳说:“我平时工作压力也大,原来的时候容易发脾气。我就努力平衡工作和生活,尽量不把工作的烦恼带回家里。”为了控制情绪,他给自己做了一个“21天不发火”的表格。他请孩子一起监督自己,做到一格就贴一颗星星,争取养成不发火的好习惯。
尽管孩子的妈妈下班很晚,但许阳坚持,再晚也要等她回来一家人一起吃饭。夫妻两人约定:在饭桌上,不要谈学习谈工作,而是聊孩子一天在学校有什么开心的事情。晚饭后,许阳收拾碗筷,妈妈和孩子一起读书、讲故事。他觉得,尽管妈妈没有太多时间带孩子,但还是要让妈妈参与进来,因为母亲性格的东西,爸爸不可能面面俱到,让孩子和妈妈在一起,可以把妈妈性格中柔软的一面也吸收进来。
许阳说:“男孩跟爸爸接触多,会更阳光,做事更果敢。现在这么多男孩子娘娘腔,主要是因为在家里妈妈带得多,上了幼儿园、小学,又是女教师多。”他鼓励孩子多交朋友,每周五都让孩子带朋友来家里吃饭,他亲自下厨给孩子做好吃的。他对儿子说:“你邀请别人,别人到家里来玩是你的荣幸,也是一个人交际能力的体现。” “从出生到现在,儿子最大的变化就是:更阳光了,更自信了,更开朗了。” 说到这里,许阳一脸的自豪和快乐。
(本栏责任编辑杨江丁)
海外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