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劲
打通“最后一公里”
◎王劲
企业如果没有建立工会,职工想要入会怎么办?2015年7月,自上海市总工会推出《关于在企业体制外组织职工加入工会的试行办法》以后,职工只能眼望“娘家门”而入门无路的状况,在上海得到了扭转。从最初的上海自贸区工会利用微信开启职工“单体入会”创新模式,到上海各级工会纷纷探索体制外入会模式,难题初步破解。张江园区总工会探索实践运用人才公寓的平台,组织职工体制外入会,是本市各级工会探索职工体制外入会的典型之一。
说到工会工作,千言化为一句,根本在于服务职工群众。2016年2月底,在上海市总工会十三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洪浩提到基层组建工作,特别强调了“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工作;怎么有利于做好工会工作、就怎么建立工会组织”,这本质体现的,正是工会组建工作必须遵循的以职工群众为中心的原则。
张江园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区域内共有2118家企业,其中小微企业占到75%以上。区域广、小微企业多,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局面,如果单单依靠传统的企业建会模式是有诸多的困难。如何将众多的小微企业职工吸引到工会组织中,成为园区总工会一直思考的问题,这也是工会组建工作中的攻关难点。由此出发,园区总工会开拓创新,以帮助公寓物业管理处解决与职工的纠纷为契机,成立了张江汤臣人才公寓联合工会。在这过程中,园区总工会在职工方和物业方搭建起沟通桥梁,这既维护了职工权益,更赢得了职工的信任,也维护了物业方的合法权利。因此,在人才公寓联合工会成立初始,就有750名职工入会。这正反映了园区总工会在日常服务职工中的工作细致、到位,因而有了收获的回报。
组建人才公寓联合工会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要让职工意识到工会是职工群众的“娘家”,就需要让职工有获得感。联合工会虽已组建,更要活动支持。在园区总工会的指导、支持下,联合工会组织职工参与了定向赛、张江运动季等多项文体活动。除此之外,园区总工会还积极开展独具特色的各类劳动竞赛。比如一年一度的“创新达人赛”,得到了园区企业和职工们的积极响应。张江园区创新达人赛从2015年8月25日开始,2016年1月13日终评结束,历时5个月,共有45个集体、142个班组、180个人参加申报。经过竞赛组委会初步筛选,入围的集体、班组和个人再进行微信评选,由园区工会干部和职工投票,在20天时间内,累计收到59838票。最终经过终评,产生10个先进集体、20个先进班组和30个先进个人。如今,“创新达人赛”已经成为张江园区劳动竞赛的品牌活动。
同时,在互联网时代下,工会必须要借助现代科技带来的便捷,推进工会组建和职工入会。人才公寓联合工会的建立,随之而来的是入会职工日益增多,手工纸质登记已无法满足大批量的登记和数据整理。园区工会立足于高科技园区,利用园区内的专业人才,通过1个多月的时间,建立了独立的人才公寓数据库平台。通过信息汇总整理,批量导入管理平台,可以做到对会员的有效管理,以及发挥工会小组、职工文体俱乐部情况查询和积分统计等功能。这将对园区总工会今后工作的铺开和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江园区总工会利用人才公寓推进职工体制外入会,正是得人心之举。在职工的支持下,企业建会的难题也随之破解。在园区总工会的努力下,仅在下属的技术创新区,就已经有60%的企业建立了工会。园区总工会以探索、创新实践的行动证明:为职工服务,就要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努力打通工会和职工之间联系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