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网络课堂教学结构探索
——鹿泉一中“互联网+自主课堂”五建路径

2016-04-11 04:37:21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一中学梁建和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鹿泉环节师生

■ 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一中学 梁建和

普通高中网络课堂教学结构探索
——鹿泉一中“互联网+自主课堂”五建路径

■ 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一中学 梁建和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新世纪教育现代化的必然发展趋势,然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不是简单的技术引进,它需要教育思想与理念、学习路径与方法、资源整合与供给,以及课堂教学结构、学校管理制度等要素的重新组合与创新,更需要在结构化思想的指导下协调推进。

从2012年开始,我校尝试将信息技术与学校的“八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进行了实践研究,简称“五建路径”,即建平台、建队伍、建资源、建模式、建制度。

一、建设“互联网+”技术平台

普通高中探索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全省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课题,可以借鉴的经验很有限。为了保证研究工作的科学、规范和深入,我们申请了省级课题“普通高中‘互联网+自主课堂’实践研究”,通过多种形式组织教师研究学习“云服务”“电子书包”“可汗学院”“翻转课堂”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可能对学生“学习态度”造成的影响。与此同时,我校与河北优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以满足师生课堂教学需求且操作简便为标准,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与管理,在设备运用上不断创新。经过三年努力,最终建成了能够基本满足师生需求的技术平台。现在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功能触控一体机或点阵白板,所有教室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师生人手一台移动终端,可以随时随地上网。

该平台主要分为“教师备授课系统端”和“学生学习端”两部分,教师借助平台可以实现“学习任务单的下发”“课前、课中、课后检测单的下发和学生答题情况统计”“微课的发布与观看”“学生在线情况及完成作业情况查看”“绿板的无限扩展和与电脑界面的即时切换”等;学生登录客户端之后,可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提交作业后即可查看成绩、利用个人安装的APP进行自主学习、观看任课教师制作的微课等。

二、培养“互联网+”智慧型教师

要顺利推进“互联网+自主课堂”,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关键。教师培训工作具有复杂性,既需要专家引领,也需要自主建构。传统方式是“走出去听报告、请进来搞讲座”,无论如何都是“专家主讲,老师主听”。这也使得教师很少有机会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另外,由于专家对教师们的“最近发展区”不是很清楚,不知道老师们最需要的是什么,能够学会什么,谈的内容“高大上”,教师们仍是“雾里看花”。当然,笔者绝对不是在否认专家的引领作用,只是想说传统培训方式,专家理念和老师实践中间还有一段距离,需要将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引入到教师培训领域,实现教师学习的自主建构,在专家理论与老师实践之间建起一座桥梁。

为了改变这种低效培训,我们采用“远近和尚都念经”的培训方式,即专家引领和校本自我培训相结合。我们按照“鹿泉一中校本培训模式”,即“明确目标、教师自学、小组探究、展示交流、实践提升”进行培训,改变了专家“主讲”,教师“主听”的传授式低效培训;随后又加入了“评价”这一环节,使得这一培训模式得到进一步完善。

三、建设“互联网+”校本化资源库

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就是丰富的信息资源,但这些海量资源(包括内容资源、工具资源等)内容太杂,必须整合,整合的过程就是资源校本化的过程。经过反复的研究论证,我们最终确定了“以用带建,以建促用”的资源整合思路。

1.对资源进行分类。资源建设包括三类:一是国家课程二次开发资源,科任教师依据教材、学情,将学科课程标准按照“学年——学期——学段——模块——单元——篇章——课时”次序逐级分解使之校本化,从而形成系列化课时目标,最后根据目标设计个性化导学问题及达标评价,形成数字化学案;二是互联网资源,包括网络能够提供的所有资源,如金太阳好教育、第二教育网、高考网等;三是师生按照学科内在逻辑关联共建的学生个性化复习使用的数字化资源。

2.确立资源建设方法。教师主要负责内容和学习方法,学生主要负责学习方法和工具资源;优质资源大家说了算,比方说工具,经过大家试用,大家推荐,方便、简单、有实效的,就会入选到我们的资源库。

引用:有些网络资源非常好,可以直接拿来,让学生用。如别人制作的优质微课、众多APP。

改造:有些资源非常好,但因为各种原因不适合,比方太长、不完善等,长的截取片断,不完善的补充。然后在合适时间推送给学生。

自制:如果从网上找不到适合自己学生的微课,那么就自制。

3.引入评价机制。评价标准是方便、简捷、结构合理、有实效;评价方法是试用,推荐,谁用谁作主;学生用的学生说了算,老师用的老师说了算。如有些APP内容与工具合二为一,我们就把评分高的推广到全校。

四、构建“互联网+自主课堂”

在“互联网+自主课堂”研究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互联网+八环节”的实践研究。

八个环节依次是“明确目标、转化问题、设计评价、完成预案,学生自学、展示交流、师生总结、巩固拓展”,前四环节是以教师为主的课前准备,后四环节是师生互动的课上实施;八个环节组成了学习目标达成的“周期”,周而复始。

八环节是为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学校根据新课程改革相关理论,在07年创建并全面实施的鹿泉一中课堂教学模式,一直用到现在,因其科学性、实效性、创新性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八环节加上互联网,教师备课的前四个环节可以借助网络的丰富资源,可以通过线上沟通获得学生反馈,使教师备课更有针对性;在师生互动的四个环节,又多了“线上”途径,可以获得更多学习资源和不受时空限制的“沟通渠道”。互联网只是增加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渠道,绝对不可能取代传统的渠道。传统沟通和网络沟通自有短长。

针对实践中出现的“怪象”,我们制定了技术平台使用的原则。部分课堂上,学生面对面坐着不说话,却在平台上进行“交流”;教师提前录制好微课,等到上课时,自己在旁边站着,让学生在课堂上看自己在课前辛辛苦苦录制的微课;还有的老师本来几句话能解决的问题,可是大量的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课件充斥课堂;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效果不好。

因此,我们提出要求,对“线上线下”两种沟通方式要“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沟通时,要充分利用技术平台不受时空限制的优点,拓宽师生互动空间;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内容时,要充分利用传统沟通方式的可视性、即时性,沟通信息丰富性的特点。这样,教师学生就可以“线上线下任选择,哪个方便用哪个”,使八环节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五、完善“互联网+”管理制度

互联网对于学生学习是“双刃剑”,成年人网瘾也难戒,“低头族”“拇指帮”等特定内涵的潮语足以说明这一点,对于学生而言,管理难度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有力的管理措施,那互联网课堂就难以推进。如何能够实现趋利避害,用长弃短,成为“绕不过的坎儿”。这也是许多学校的顾虑。

对于移动终端设备管理,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逐渐明确了“人、技并用,堵、疏结合”的管理思路。

通过技术手段,包括统一平板型号、锁屏、绑定、学生第二移动终端探测等手段,实现防止学生浏览不良网页的目的。这些是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与开发商合作不断完成平台系统功能实现的。

人防有三个关键词:一是约束,二是引导,三是民主。约束,就是通过各种检查制度和各种“组规班约”,防止学生在学习时间网游或携带第二终端。引导就是通过与家长合作,包括给家长的信、举办学生交流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培养学生的网络公德。民主的核心是让学生自主管理。制定班规组约不是老师的个人意志,一个人说了算;而是通过全体成员经过讨论自己的制定,老师审核之后生效的,让大家制定公约,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等。

在实践中,我们逐步建立了《移动终端管理制度》《充电设备管理制度》《网络维护制度》等,这些制度对于推进移动终端管理工作起到了巨大作用。

猜你喜欢
鹿泉环节师生
鹿泉区获鹿镇贺庄社区 党建引领促发展 乡村振兴展画卷
以山为骨 以水为魂 以文为脉 以人为本美丽新鹿泉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净土,鹿泉挥起法治利剑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2
河北省军民融合发展的“鹿泉方案”
军工文化(2017年12期)2017-07-17 06:08:14
麻辣师生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学习月刊(2015年10期)2015-07-09 03:35:18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