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016-04-11 04:50李雅兴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多党合作民主党派政党

李雅兴

(湘潭大学,湘潭411105)

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李雅兴

(湘潭大学,湘潭411105)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政党理论,开创了我国政党协商的格局,提出了内涵丰富的政党协商思想,使这一思想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毛泽东;政党协商;多党合作;形成过程

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即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在党际之间直接进行的政治协商,协商的主体是政党,同时也包含无党派人士和工商联[1]。中共中央颁发的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 “政党协商”这一概念,将政党协商摆在协商民主的突出位置。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及其他社会力量的合作与协商经历了从 “联合革命”到 “协商建国”再到 “合作治国”的历史进程[2]。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创了我国政党协商的格局,提出了内涵丰富的政党协商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和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及其他社会力量的合作与协商同步发展,经历了萌芽、初步形成、成熟、发展、严重挫折和徘徊前进,以及新时期的深化发展和开拓创新等六个时期。

一、萌芽时期

中国共产党成立到遵义会议前夕是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的萌芽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即在1922年二大的 《宣言》中明确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出只有建立包括工人、贫农和小资产阶级在内的内部 “联合战线”,即让无产阶级革命势力和民主主义革命势力联合起来,“再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联合起来,才能迅速的打倒共同的压迫者——国际资本帝国主义”。二大还通过了 《关于 “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明确提出 “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志”[3],提出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联合。这种联合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思想的继承。同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就与国民党合作的方式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讨论。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要保持独立。这就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建立联合战线,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这实质上已经形成了政党之间的协商机制,以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重要任务。毛泽东是我们党内最早认识到建立民主的联合阵线重要性的人之一,他在1923年7月 《北京政变与商人》中就认识到:“军阀是全体商人以至全国国民的共同敌人,为推翻共同的敌人必须团结奋斗,唯有号召全国商人、工人、农人、学生、教职员,乃至各种各色凡属同受压迫的国民,建立严密的联合战线,这个革命才可以成功。”[4]到底如何与国民党合作,针对当时党内存在 “左”倾和右倾两种错误倾向,毛泽东于1925年12月发表名著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文章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从经济地位和对革命的态度方面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全面系统而又科学的分析,阐述了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为共产党联合其他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根据[5]。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给 “正在堕落中死亡”[6]的国民党补充了“新鲜的血液”,积极地与国民党进行合作。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了革命,革命统一战线最终破裂。大革命失败后,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与董必武、吴玉章、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联名发表通电讨蒋。之后,邓演达、宋庆龄等以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身份与中共领导人商讨合作反蒋事宜,国民党十九路军发动 “福建事变”,建立了福建人民政府,在毛泽东的提议和坚持下,曾以“党外合作”的形式与之实行过短暂的合作,但由于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犯 “左”倾关门主义错误,毛泽东被排挤,合作很快夭折。这一时期是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的萌芽时期。

二、初步形成时期

遵义会议召开到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确立,是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1935年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7],这就保证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得以在全党贯彻执行。毛泽东根据我国国情,总结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经验教训和我党历史上右倾投降主义和 “左”倾机会主义错误,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中国化,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同其他党派建立合作的关系。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制造了 “华北事变”。在中华民族生死危急的关键时刻,中国每个党派必须毫不含糊地对抗日与否作出回答,并就如何抗日发表声明。毛泽东从当时的国情出发,在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上强调:“我们的任务,是在不但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的基本力量,而且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同盟者,是在使全国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不使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不参加到反日的战线上去。这就是党的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8]中国共产党愿意与任何赞成反日、反卖国贼的军队、政党和派别合作。但由于国民党是当时中国的第一大党,并拥有最大规模的正规军队和比较先进的武器装备,统一战线的 “中心关键在国共两党的亲密合作”[9]。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经历了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的过程。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以战略家的眼光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为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巩固和平,争取民主,早日实现抗战,毛泽东于1937年5月,先后作了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和 《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的报告,阐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9月22-23日,国民党通讯社发表了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了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由此,毛泽东的政党协商思想也就初步形成了。

三、成熟时期

全民族抗战初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到新政协会议的召开,是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的成熟时期。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形成共同纲领和固定组织,采取党外合作、遇事协商的形式。这段时期,毛泽东发表了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论政策》《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论联合政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问题》《将革命进行到底》《论人民民主专政》等一系列文章,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多党合作和政党协商的基本理论问题,标志着毛泽东政党协商理论的成熟。在这些文章中,毛泽东进一步论证了多党合作及政党协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党派、民主人士合作、协商的具体方针和形式以及原则,明确了党与其他党派合作、协商的长期性,提出了党在与其他党派合作与协商中如何实现领导权的策略问题,向全国人民发出 “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10]的政治主张,发布 “五一”口号,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并具体领导了新政协会议的筹备工作,与各民主党派多方协商,共同建国。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召开,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确立。

四、发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是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的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已经由革命的党上升为执政的党,党内一部分人滋长了骄傲情绪,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存在 “左”倾关门主义倾向:有的认为革命胜利了,民主党派的任务也已经完成了;有的认为民主党派的功劳微乎其微,是“一根头发”,可有可无。毛泽东对这种不重视民主党派的现象进行了批评,并指出手掌手背都是肉,对民主党派不能有厚薄,民主党派不是 “一根头发”,而是 “一把头发”,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长期存在。为此,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基本方针和 “共产党万岁”“民主党派万岁”的 “两个万岁”的思想。1954年9月,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后,毛泽东阐述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国家领导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了一定的比例,充分体现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原则。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经常与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人士召开协商讨论会、双周座谈会等,就国民经济的恢复、土地改革、“三反”“五反”和社会主义改造等重大政治、经济和民生问题的决策,开展协商和广泛征求意见。1957年毛泽东发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进一步阐明了多党团结合作与协商的方针,说明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得到发展。

五、严重挫折和徘徊前进时期

1957年的反右斗争扩大化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是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遭受挫折时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其徘徊前进时期。1957年,在整风运动中,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鼓吹所谓 “大鸣”“大放”“大民主”,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发动进攻。为巩固新型的人民政权,坚持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对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进行坚决的反击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在反右斗争中把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当作了敌我矛盾,把一些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包括一些民主党派人士也被错划为 “右派分子”,这场反右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造成了不幸的后果。思想上严重的 “左”倾错误和对形势的错误估计,导致了长达十年的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全盘否定建国以来多党合作与协商工作的巨大成绩,对广大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妄加罪名,肆意迫害,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各民主党派被迫停止活动,人民政协陷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民主党派的工作和多党合作受到严重削弱,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也遭受了严重挫折。但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和各界人士同中国共产党一道,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共同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绝大多数都没有动摇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共产党的拥护。1976年10月,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由于 “两个凡是”的影响,各项工作在徘徊中前进,多党合作和政党协商也在徘徊前进。

六、继续发展和开拓创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是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深化发展和开拓创新时期。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抛弃了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 “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拨乱反正。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恢复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各级组织,在总结多党合作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将政党协商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发展为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明确提出多党合作 “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首次把多党合作上升到我国政治制度的高度来认识,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多党合作和政党协商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苏东剧变和国内政治风波的教训,制定颁发《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首次提出了 “参政党”的概念,即 “各民主党派是接受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制定一系列新政策,系统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如何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巩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继往开来、与时俱进,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特征,先后制定颁发了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和 《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开创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化建设的新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制定颁发了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 “政党协商”概念,强调要完善政党协商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健全知情和反馈机制,增加讨论交流的平台和机会,使协商对凝聚共识、优化决策起到作用;制定颁发了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试行)》,明确了统一战线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方向原则,全面规范了各领域各方面统战工作,是推进统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在党的统一战线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可见,政党协商逐渐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并不断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这说明毛泽东的政党协商思想在新时期得到深化发展,进入了开拓创新时期。

政党协商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体现,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他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特别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使之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虽然曾历经曲折,各民主党派也曾遭受冲击,政党合作与协商也曾脱离正确的轨道,但我们 “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11]“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12],毛泽东的政党协商思想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今天,“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13]。与各方面人民群众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凝聚共识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也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的力量。

[1]袁廷华.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中的政党协商[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02):5-9.

[2]陈延武.伟大的实践——关于协商民主中的政党协商[J].中国统一战线,2014(04):9-11.

[3]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96.

[4]姚植传.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探析[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70.

[5]陈朋.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的系统化分析[J].学习与实践,2007(11):79-86.

[6]宋庆龄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109.

[7]杨河,赵军.遵义会议研究——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

[8]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9册)(1934-1935)[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610.

[9]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48.

[10]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37.

[11]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02).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7-338.

[1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 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2(02).

(责任编辑:张迦寓)

10.3969/J.ISSN.1672-0911.2016.02.036

D627

A

1672-0911(2016)02-0036-04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奇迹的政治软实力研究”(10YJA71002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疑难问题研究”(14JJD710009)、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政治软实力对后三十年的影响研究”(14YBA370)、湖南省教育厅开放基金项目“毛泽东的政党协商思想研究”(15K117)的阶段性成果。

2015-11-18

李雅兴 (1966-),女,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教授。

猜你喜欢
多党合作民主党派政党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年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发展70年的三维认识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发挥民主党派作用 多献务实良策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
论多党合作视角下的“同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