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几点思考

2016-04-11 04:28:13江苏省南通市文亮小学支红霞
数学大世界 2016年17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探究

江苏省南通市文亮小学 支红霞

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几点思考

江苏省南通市文亮小学支红霞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从这个意义出发,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都要有儿童立场、学生视野,要能站在学生的角度钻研课标和教材,设计、组织教学。要尽量创设条件,引导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交流、操作、探究等活动中来,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

一、建立良好关系,让学生愿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同一个班,有的教师一进教室,学生就热情兴奋;而有的教师一进教室,学生就沉默冷淡。这说明,学生是否会主动参与课堂不仅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关,更与师生间长久建立起的人际关系密切相关。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能产生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润物细无声”般的爱,会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也表现出对教师的尊敬和喜爱。由于对教师的热爱和喜欢,学生会喜欢教师所教的学科,愿意听讲,愿意参与,愿意配合老师完成相应的探究活动等。学生在课堂上感到轻松、愉快、自主,没有任何的压抑与强制,学生思维的火花就容易被点燃,学生的聪明和才智才容易被激发。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参与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所提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要表现在设计有矛盾、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教师出示两只钟面:时针都指着6,分针都指着12,但第一个钟面旁的小朋友在起床,而第二个钟面旁的小朋友在写作业。然后问:6点钟的时候,小明怎么能既在起床又在写作业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得出结论:一个是早上6∶00,另一个是晚上6∶00。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早上6∶00和晚上6∶00在钟面上看是一样的,容易混淆,有没有什么办法区分这两个时刻呢?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求,从而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并最终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沟通生活实际,让学生会参与

数学来源于生活。把数学学习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学起来更自然、更亲切。学生把数学中学到的知识再运用于生活,感觉到数学知识技能是切实有用的,有助于学生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念和信心。例如,教学“4的认识”,教师可以用四支粉笔,四只茶杯,四本数学书等学生熟悉的东西,让学生细致地观察实物数数。再通过让学生倒四杯水,听四下拍掌声等活动,让学生逐步领会“4”的意义,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用“4”说一句话。这样教学,既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又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兴趣盎然,参与热情很高。

四、加强操作训练,让学生爱参与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所创造的发生认识论中认为,认识起源于活动,认识从活动开始。动手操作既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途径,又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兴趣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小学阶段,学生活动的欲望很强烈,看到教师演示时,也很想自己动手摆一摆、量一量、拼一拼。因此,抓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几率。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让学生自己做装沙子或倒水的实验,学生能直接深刻地了解到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且这种认识保持得较持久,学生在进行相关计算时,也不容易把三分之一忘掉。这样教学,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扎实学习基础,让学生能参与

学生的学习基础是学好新知的前提和保障,否则无论教学设计多么新颖、教学手段多么先进、学生的探究欲望多么强烈,想要参与探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教学“比例的应用”时,学生就必须对比例、正比例、反比例有十分清楚的认识。而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之前,学生必须对基本的数量关系以及从条件出发、从问题出发等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深刻的认识,否则学生就不能主动参与到相关的问题解决中来。此外,教师的要求要适合大多数学生的认识水平。如在解决长方体、正方体的实际问题中,有些方法虽然简便,但对空间观念不够强的孩子来说理解却有很大的困难。而有些方法虽然复杂一些,但比较容易理解。教师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由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方法,而不应该一味强调最简便的方法。

六、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善参与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喜好,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练习,来维持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在进行计算练习时,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游戏,比如“找朋友”、“摘苹果”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在速度上作一些要求,开始要求可以低一些,以后逐步提高要求,鼓励算得快的同学进一步提高速度,还可以采用一些有利于提高计算速度的练习形式,如“几分钟内完成下面的练习”、“比一比谁的速度快”,这样引入竞争机制,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计算的速度也不断提高。

总之,教师应切实转变观念,改变以知识积累为价值取向的教学模式,深入了解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掌握学习方法,为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而努力!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探究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