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千年的民俗文化
——灯笼
你能猜出以下谜语的谜底吗?1.奇怪事情多,纸里包着火。2.千窟窿,万窟窿,上下两个大窟窿。3.一个坛子两个口,日里不走夜里走。哈哈!相信聪明的小朋友已经猜出来了,这就是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灯笼,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便携式照明工具哟!
灯笼是集照明、观赏于一体的灯具,又叫彩灯、花灯,在西汉时就诞生了。唐朝时,每逢佳节,大街小巷挂满灯笼,上至皇亲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赏灯;南宋时,灯笼从工艺品变成了商品,在杭州还出现了专门用来交易灯笼的市场——灯市;明清时期,灯笼的品种和样式都有了新发展,不仅造型多样(方形、球形、柱形、锥形、多角形)、图案丰富(人物、山水、花鸟、书法、诗词)、种类繁多(宫灯、纱灯、走马灯),制作材料也丰富起来(料丝、彩珠、明角、镂画羊皮)。到了现代,每逢佳节、婚礼庆典这样的喜庆日子,灯笼仍是人们的首选,而制作灯笼的工艺也有了极大进步,造型也更具装饰意味。
别看灯笼只是一盏小小的灯具,每逢佳节,人们还根据灯笼开发了一系列有趣的娱乐活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灯笼民俗文化!不信?你瞧!
元宵节,人们最爱把谜语贴在灯笼上,让人猜,这叫猜灯谜。如“病名:火攻心;药方:淡竹、柴胡、故纸、灯芯适量;熟地可下可不下,生地非下不可。”这则民间流传最广、用中药方引申而成的灯谜,可谓独具匠心、别开生面。“火攻心”点明灯笼里面点火的特点,接着列举了灯笼制作的材料:淡竹、柴胡(才糊)、纸、灯芯。最有趣的是后两句,一语双关说明了灯笼的照明作用:“熟地”——熟悉的地方可用可不用,“生地”——陌生的地方就非用不可了。
(参考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e1c8eb01008you.html)